那些在美国生活的苗族人
迪丽瓦拉
2024-11-02 03:37:16
0

原标题:那些在美国生活的苗族人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

苗族的服饰多姿多彩,这些绚烂的色彩象征着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变迁,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今生活的浓缩,被史学家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这部“史书”内容曲折,展示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迁徙流散至世界各地的情况。苗族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区域,祖先是蚩尤,后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因战争原因逐渐向西南大迁徙,的有一部分苗族近代又远迁欧美。

这样的变故使得苗族在全国各地七零八落,逐渐成为其他国家的一部分。

如今散落的苗族部落,仍然对古老的西方以崇敬,怀念华夏生活,并对生命报以热忱,体现了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管何时何地,都将凝聚成一家。

苗族

受战乱困扰被迫不停迁居的苗族人

苗族这个历史悠久的名族,早在炎黄时期,居住于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当时炎帝与黄帝、蚩尤形成三方势力,最终蚩尤被击杀,天下大乱。黄帝为了安定天下,便画了一幅蚩尤震慑,天下太平。如今,苗族一带依然流传这样的传说。

但蚩尤的败落,使得小部分民族不得不选择南迁,而苗族也正是这时候开始了迁居苦难史。但苗族始终将蚩尤奉为始祖。

据专家研究的,苗族历史上经历五次大迁徙,导致苗族人散落各地。

第一次大迁徙。受到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人不得不沿着长江向东迁徙,逐渐定居,生产力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人口也密集起来。声势浩大的苗族先人,号称“九黎”。

这段时期,逐渐强大的黎族并不满足于现状,建造大量的兵器,不断与周围的地区人发生冲突。蚩尤骁勇善战成为九黎族的首领,带领族人与黄河上游的黄帝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后来炎帝联合黄帝将蚩尤消灭。

蚩尤的战败预示着九黎族的落寞,之后虽然与黄帝多次交锋,却再也回不到往昔辉煌。节节败退之后,九黎族长途跋涉退回南方,这是由北向南的第三次迁徙。之后又经历了第四次、第五次迁徙,最终被迫迁散。

受到朝廷的管制

经过多次的迁居,还是未能逃脱朝廷的管制。当时绝大部分的苗族人生活在中国南方,朝廷并没有制定正规的管理方式,而一些地方官员手握实权,滥用职权不断征收赋税,无疑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

苗族同样是受到了压迫,迫于无奈,苗族人只能选择开始向东南亚迁移,东南亚和中国的西南部临近,在文化、饮食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所以苗族人能够快速适应环境。

居住下来后,由于苗族人是外来族群,受到当地人歧视,被称为难民。所以,苗族在当地受到不公待遇,不能够与当地人享受相同的条件,他们只能不断地忍耐,适应着、等待着。终于他们等到了离开老挝的机会。

苗族

苗族人如何从老挝又到了美国

苗族人想要翻身当主人,迫切想要改变生存现状。终于他们等来了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契机就是越南战争。

美国为了能够尽早结束战争,不得不在老挝当地招收大量雇佣军,而这些雇佣军中大多数都是移民到老挝的苗族人。毕竟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不愿意卖命给美国人,所以时常受到军队的冷遇。

对于身处老挝的苗族人而言是个机会,但是残酷的战争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希望,而是将他们推进无尽的深渊。老挝的苗族人期望落空,因为美国人战败了,美国人即将撤兵,不能再对老挝进行管控。

这对于初期站在美国队伍的苗族人致命一击,如果美国人离开老挝,那么当地人很可能将帮助美国的苗族人“生吞活剥”,代价无疑是惨痛的。苗族人十分焦虑。

后来,美国出于人道主义选择将这些苗族雇佣军接到美国,由美国政府进行转分配,提供给他们一个居住且工作的地方,所以这些苗族人就顺利从老挝达到大洋彼岸梦幻的美国,开启了有一段“流浪”生活。

苗族雇佣军

通过这种方式,大批苗族人站在美国的土地上,开始“美国人”生活,将这里当做未来的住所,落地生根。现在,居住在美国的苗族人越来越多,人数已达30余万。如此,庞大的数字受其传统观念影响。

虽然生处美国,但是苗族人还是保持传统思想观念,将传宗接代进行到底。美国人崇尚自由、开放、洒脱奔放,孩子并不能够成为牵绊,某种程度上孩子的出现阻碍了自由的步伐,所以很多美国家庭选择不生孩子。

但是苗族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喜欢孩子,也希望通过孩子让家庭变得更加完整,体验孩子带来的人生改变,这也是苗族移民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苗族

在美国的苗族人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吗?

经过不断的迁徙、历经万难的苗族人,像是荒野里的小草,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迎着希望肆意生长。

初来乍到的苗族人最大的困难就是听不懂英语,无法和当地的美国人沟通,更难以获得工作,只能够依赖政府发放的救济金勉强度日。一度陷入无助的恐慌。

好在,当地政府为了能够解决苗族人就业问题,特意请来语言老师教他们学习英语,向他们讲述了美国的法律法规与生活习俗等,让他们对美国不再那么陌生。

掌握英语之后,再由当地的苗族协会帮助寻找工作机会。虽然能够勉强沟通,但苗族人的学历普遍不高,所以大多数人只能从事苦力工作。例如,妇女搞搞收录机装备、扫地、洗衣服、烧水、打扫卫生,男人则修车、开车、开饭馆、卖鱼、拉货等,这些工作虽然解决温饱,但不能够提升苗族人的社会地位,处境依然艰难。

如今,在美国的苗族人,除了极少部分老年人依靠政府救济金度日,其余的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虽然收入远不比其他美国人,好在已经适应美国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在美国的苗族人

生活上稳定,苗族人开始寻求出路,孩子便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而饱受困苦的苗族人,意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学校,考上大学,成为社会中的上等人,才能够改变命运。

到1988年,苗族子女中已经有10个人荣获博士学位,26个在攻读博士生,50人在攻读硕士学位。

同时,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苗族学生不仅要学习日常课程,还要学习苗族文化。苗族文都英文并用,他们还创办了苗文刊物,每年出两期,为加强各地苗族人信息流动而创办,介绍科学知识。此外,还有三个苗族人创办了出版社,出版发布多部苗族文献。

现代的苗族青年,历经几十代人的迭代,早就不见当年的困顿。现在的美国苗族青年已经适用美国的生活方式,老一辈人担心最终会丧失本族传统文化,他们正在寻求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走过大半个地球,历经半世纪的洗礼,美国的苗族人依然记得自己的根在中国,并多次到中国的贵州云南寻根,参加民族节日庆典。现在他们说着老挝苗语与云南一代的苗族人能够直接沟通,彼此交往也毫无违和感,十分亲切。

苗族

苗族人对美国的特殊情感

如今,苗族人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生活,他们对于美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美国他们获得了不一样的生活,孩子享受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很多苗族人在美国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这都要归功于美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

相比较于东南亚生活,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机会像海浪般澎涌而出,对于想要改变命运的苗族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他们可以通过双手传召价值、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走向人生的巅峰,甚至改变以后三代苗族人的命运。但对于少部分苗族人而言要适应美国并不容易,美国的极度开放的国家,同样存在遗留很久的社会问题。

美国的种族偏紧与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很多苗族人受到当地美国人压迫,开始怀念东南亚的国家,这样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更加不适。巨大的经济压力,对应巨大的社会压力,在美国生活的苗族人无法得到美国人的认可,社会地位低下,在社会生活中经常面临不公待遇。

但这些伤害都抵不过想要留下来的决心,苗族人定居后,为后代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如今在美国出生的苗族孩子们可以享受到美国先进的教育资源,走进世界著名顶尖学府,如果孩子们有能力,甚至不用出国便能够站在学术学府的顶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