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没秦国压倒性优势,王翦还能横扫天下吗?以他的战术,不可能
迪丽瓦拉
2025-07-29 16:32:57
0

秦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王翦就好似开挂般无敌的存在。

他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因其战功而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他用反间计战胜了传奇名将李牧。尤其在灭楚的过程中,当李信称20万军队可灭楚时,他坚持需要60万。在李信战败后,他率60万大军出发前,又与秦王为了田宅一番讨价还价,将其深沉的城府展露无遗。有人认为,王翦对人性洞若观火,是足智多谋的完美战神。

但细读史书,你会发现王翦的另一面:他的作战策略平平无奇,几次胜招都实属“抄作业”,毫无新意可言。

王翦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他和李牧比,谁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他是否真的那么完美,不可战胜?

老谋深算?其实时刻都有火力不足焦虑

王翦最广为人知的,是其在灭楚过程中与嬴政的君臣博弈。史书上记载的这段博弈,将其老谋深算表现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提出非得要60万人才能搞定,李信则认为二十万人就够了。秦王嬴政大喜,直接拍板李信中标。王翦一气之下返乡度假去了。

楚军诱敌深入,埋伏精兵从后方突袭李信,大破秦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

秦王嬴政收到战报后,立马向王翦致歉,调拨给王翦六十万士兵。大军临出征时,王翦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部下对此疑惑不解,王翦才解释:秦王生性多疑,通过向其提出诸多要求,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之外别无他求,才能打消秦王担心他会拥兵自立的疑心。

王翦的这番应对,被后世认为充满了人情世故,是教科书式的职场操作。

那么问题就来了,秦王在王翦灭燕灭赵时不怀疑,单单这次灭楚时疑心这么重?

因为这次灭楚,王翦要的兵最多,这是秦国倾全国之力所能拿出来的最大兵力。与之相比,灭赵时王翦才仅要了三十万兵力。

为什么兵力会相差这么多?因为灭赵时,赵军兵力仅为十五万,王翦用两倍的兵力前去攻打自然绰绰有余。

灭楚时,楚国的兵力在45万-50万人之间。王翦提出要60万人,符合他一贯的作战风格。

有人说要这么多兵力,是为了示弱显老,以免功高震主。要知道如果仅是为了示弱,他完全可以少要一些人,何必因为带空了全国所有兵力,而招来嬴政最大程度的怀疑,给自己未来平添不可预料的风险。

这说明王翦有严重的火力不足焦虑症。他对胜利的把握需要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

而后来在楚国的作战,也印证了他对绝对实力的依赖。

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抵达楚国,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原地玩起了户外,闲极无聊了就比赛投石头,看谁甩得远。项燕的四十万楚军一看自己兵力相对较少,也不敢上前强攻,只能远远地陪着玩户外,直到一年后粮草吃光玩不起了,才被迫向东撤离。王翦趁机出击大破楚军,杀死项燕,而后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有人说这是王翦为了鼓足士气,以逸待劳,从而出奇制胜。但事实并非如此。让六十万士兵坚守不出,连步步为营都比这种战法要积极得多。

王翦之所以这样作战,是利用了秦国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楚国消耗国力。秦国的六十万士兵在楚国作战,粮草会从巴蜀和关中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但楚国为了抵挡秦国,征召了国内大部分的青壮劳力,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这样跟秦国耗上几年,楚人就算不会战死,也会慢慢饿死。项燕后来之所以撤离,估计多半跟粮草青黄不接有关,可以想象楚军当时是多么饥饿疲惫,士兵心情是多么沮丧。王翦恰好此时出兵,趁你病要你命。

不从军事上战胜,而是要从后勤补给上拖垮楚国,这才是王翦坚守不出的用意所在。

这种作战方式,跟单纯的平推没多大区别,在军事指挥水平上没有丝毫出奇之处。

足智多谋?灭赵,其实只是抄作业

战胜李牧,被当做王翦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要知道,在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的一束光,以一人之力支撑着危局。李牧在一系列作战中,多次重创敌军而未尝一败,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最终,李牧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王翦用了反间计,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既然李牧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那王翦用计杀了李牧,是不是就可以被称为战国兵神了?答案未必如此。

因为王翦的反间计,并非是其神来之笔,而是照抄了前人的作业而已。

这个作业,便是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战略决战。秦见赵国老不打,感觉有点浪费表情,便派间谍到赵王那造谣,说廉颇撑不下去就要投降了。这老东西秦人根本没放眼里,秦人怕的只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到前线任帅后,果然一改廉颇的防守之势,积极进攻。秦国统帅白起看明白赵括急于出成绩,就先诱敌深入,然后切断赵括粮道,将其包了饺子。最终全歼了几十万赵军。

这一次,王翦差不多是如法炮制。

但这一次,王翦依然是靠着绝对优势而非战术取胜。

秦军三十万,对阵赵军十五万,兵力悬殊。

并且赵国国力接近枯竭。赵国天灾不断,到处都是饥民,哪还有多少精力来打仗呢。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

在这种情况下,李牧能够阻挡王翦一年多。对于拥有绝对优势的王翦而言,这可以说是失败而非平手。

本想利用绝对优势在战场上打败李牧,奈何难以如愿,为了找回面子,王翦开始动歪心思。之后,利用赵国朝堂黑暗,君主昏庸,佞臣横行的现状,王翦给李牧来了个背刺。

秦国间谍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郭开诬陷李牧勾结秦军,意欲跳槽到秦国。赵王一听急了眼,也不听解释,就下令干掉了李牧。

李牧一死,只过了三个月,赵军就被击溃,赵国遂被灭。

王翦之后灭楚,之所以带兵多多益善,很可能就跟灭赵受阻带来的挫败感有关。

抛开国力优势,未必能胜李牧

看到这个小标题。可有人会不服气,难道就不存在各方面都突出的六边形战士吗?王翦军事上四平八稳,恰恰说明其每战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特点。

何况三十六计里面,也包含反间计,这也是兵法的一种。

但显然,王翦的打法比较单一,他有点像美丽国,全靠国力取胜。

教员曾经说过: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实际上,要是抛开国力、兵力不谈,王翦的战略战术便乏善可陈。在局部实力旗鼓相当时,王翦可能还被李牧多次打败过。

因为秦史讳败,对于秦国败于六国的战例少见于史料,有些就是一笔带过,叙述极为隐晦,甚至不标注年月,双方统帅,己方出兵人数,以及自身的伤亡情况。

但结合《战国策》和《史记》,依然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1、王翦在李牧死前被重创过一次

奸臣韩仓向赵王诋毁李牧,赵王派人代替李牧任主帅,并令其速返邯郸。并随后派韩仓训斥并欲杀害李牧。

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

韩仓说:“将军得胜归来,大王向你敬酒贺功,可将军回敬大王时,双手紧握匕首,其心叵测,其罪当诛!”武安君急忙分辩说:“臣胳膊患了曲挛之疾,伸不直,而我的身躯高大,跪拜之时不能双手够地,臣深恐对大王不敬而触犯死罪,便叫木工做了一个假臂,大王若是不信,臣可示之于王。”……

《战国策》中的这一段,记载了李牧在被杀前,曾战胜过一次秦军。李牧当时对手没有别人,就是王翦。

并且,赵王在李牧获胜后还专门接见过李牧,可见这次胜利,其规模肯定小不了,其战略意义非同一般。

2、宜安之战王翦败于李牧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

秦派王翦进攻赵国,被李牧一下给挡住了。李牧几次击溃秦军,注意这不是打败,是将秦军击溃打散了黄,并且还杀掉了王翦手下的秦将桓齮。

桓齮,乃是秦朝统一六国中的主要将领,曾经在赵国武遂袭杀赵将扈辄,并将其手下10万赵军全部斩首。大大削弱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如此重要的左膀右臂被杀,可想而知王翦当时受到的挫折得有多大。

3、番吾之战王翦或被李牧击败

这次,是王翦和李牧的正面对决。

三年(秦王政十四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卻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卻之。

由《秦始皇本纪》可得知,从秦王政十一年开始,王翦、桓齮、杨端和三人便开始组队进攻赵国。十四年,桓齮在宜安兵败被杀,十五年的番吾之战,显然是作为主帅的王翦率兵所打的。

这样看来,灭赵的过程中,王翦打得很不顺利,多次惨败于李牧。或者,正是这多次惨败,让王翦意识到,在战场上,他可能再也没有战胜李牧的机会,于是最终采用阴谋干掉了李牧。

由此可见,王翦之所以如此无敌,只是秦人在编写史书时开启了特效,只留下辉煌战绩,而将败绩统统模糊化。

所以,王翦得以一再获胜,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都有赖于秦国在国力、兵力、后勤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基础。若在实力均等的情况下,王翦有很大概率会被李牧所击败,无敌战将的传说会被一举击碎。

所谓时势造英雄,借助了秦朝这架超级强大的军事机器,王翦和其子王贲才得以取得攻灭五国的光辉战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力人韩海安:拨开隋代州府园林... 运城11月1日电 题:电力人韩海安:拨开隋代州府园林影壁“神字”“涩”雾 记者 陆祁国 62年前,时...
原创 王... 说到王莽,有些朋友对历史了解不多,他们认为当年王莽杀了自己所有的儿子,真的是这样吗?非也。其实当年王...
在西安,与百余座博物馆不期而遇 新华社西安10月31日电(记者姜辰蓉、李亚楠)每到旅游旺季,地处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
65名知青60年后相聚酉阳→ “60年前的今天,我们胸戴大红花,意气风发,满怀理想到农村开辟新天地。” “今天我们再度欢聚一堂,见...
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几乎未出... 记者近日注意到,日本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笠原十九司在2024年第三期《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上发表...
原创 彭... 彭城之战相当于打群架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出力,只想着逃命,战斗力自然消减一大半。再加上项羽是骑兵突袭...
原创 谁... 俄罗斯有一句话流传非常广泛,叫“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就没有良心;谁要想恢复过去,就没有头脑”。这句...
海贼王1131话:果然,战国击... 大家好,我是老陈。 草帽海贼团在神秘的巨人家园艾尔巴夫篇章中,揭开了埋藏超过二十年的秘密。这章节很有...
原创 水... 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位手持大刀的将军奉命带兵围剿梁山,却稀里糊涂的成了梁山英雄排行榜第五名的...
解码唐诗故事 《宗师列传·大唐... 唐诗,是儿时语文课本里的必背篇目,是闲谈间不经意地脱口而出,是编写进中华民族基因的文学代码,是人类文...
原创 孝... 清朝野史中记载,孝庄皇后是真的下嫁给多尔衮了。但是在正史《清史稿》中并未有明确的记载,对顺治如何登基...
原创 明...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过去...
原创 李... 提起李治,世人往往将他与懦弱等词挂钩。甚至还有人认为,李治纵容武媚娘成为一代女皇,十分无能,是个典型...
原创 神... 关于刘邦的神话传说不少,毕竟作为开国皇帝,不是谁都能成功的。传说他的母亲梦见一条蛟龙冲撞进她的身体,...
原创 实...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朝鲜半岛上,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帮助朝鲜抗击美国军队和联合国军...
原创 苏... 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和美国渐渐走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二的超级大国。但这两个超级大国因...
原创 中... 宋朝诗人汪洙所著《神童诗》中有载:“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纪虽然小,文章...
原创 中... 1948年5月8日,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方便统一指挥中原地区各支部队,组织上重建中原军区,并将原晋...
原创 纸... 当今我们不能脱离很多日用品,但是最值得一说的就是纸张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改变了整个世界,...
原创 山... 在山东银雀山,有两座古墓在无意间被人发现,等到考古专家来到这里后,发现这两座汉墓里,有着大量的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