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说岳全传》中,金兀术被打得痛不欲生,《金史》:别吹牛了!
迪丽瓦拉
2025-07-29 17:03:55
0

对于金兀术我们可算是如雷贯耳了,只要是听过评书《岳飞传》的,都知道这个金国的大将,他之所以被人熟记,那就是因为打仗打得太水了,根据评书中的记载,金兀术指挥的战役大概是多次率领十万大军被人打得是落花流水,最惨的一次是,金兀术是率领十万大军被岳飞率领五百岳家军打得是魂不附体。

评书《岳飞传》取材于清人小说《说岳全传》,观众长期受这些文学作品的耳濡目染,彻底将金兀术的历史形象来了一个艺术化认知,甚至将金兀术的艺术形象历史化,认为金兀术就是一个打了一辈子败仗的人。

金兀术应该是历史上,被文人墨客黑得最惨的一个,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是个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大将,而不是常败将军。

金兀术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阿骨打去世后将皇位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完颜吴乞买,吴乞买死后将皇位直接传给了阿骨打的长孙,结果就是完颜阿骨打儿子这一辈的人没有做过皇帝。

其实,要说金国草创时期,功劳最大的三位还就是阿骨打的三个儿子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宗弼(金兀术)哥仨。

金兀术年龄最小,也是最能打的一位,金兀术在少年时就随阿骨打起兵反辽,公元1121年12月,金太祖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反辽战争,金兀术初次披甲,在一次偷袭辽天祚帝的行动中,金兀术弓箭用尽,顺势夺过辽兵刀枪,独杀8人,生擒5人,显示出了过人的本领,为自己赢得了“少年勇锐,冠绝古今”的美誉。

此后,在对北宋作战中,金兀术都表现出自己英勇善战的一面,当然,真正到独当一面的时候,是在“搜山检海”中抓赵构,当时金太宗派遣金兀术率部攻打赵构,金兀术制定了一条对赵构的斩首计划,从河北直接以骑兵进攻扬州。

吓得赵构弃扬州而逃到长江以南的临安,金兀术直接追击临安,赵构在逃无可逃的情况下,不得已乘船而亡命海上,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少有的事情,要不是金兵不善水战,赵构这小命早一命呜呼了。

由于金兀术这次作战计划是一次针对赵构的军事斩首行动,简直就像是搜查大山,检查大海来抓赵构,因此而威名远扬,为金国朝野所器重,为南宋官民所忌惮。

当然,提金兀术必须提激战黄天荡,按照宋朝的野史记载,韩世忠以一己之力困守金兀术10万人马达48天之久,差点要了金兀术的命,其实,在正史中并不是这样的。

在《宋史》中记载是:金军欲返回北方,韩世忠率兵堵截,困守48天后,金军火攻突破后成功返北。虽然没有达到战略意图,但是却被认为是能够以八千人困守金兵十万达48天之久,因此被称为“黄天荡大捷”。

然而在,《金史》中记载,金兵只有四千,两军相持30天,最后金军火攻后,宋军是“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几乎全歼宋军,大获全胜。

如果从《杨国夫人传》这个记载梁红玉的事迹,并且不是官方史料中,为了彰显梁红玉的爱国思想,在黄天荡之战后,梁红玉“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个就比较诡异了,假如韩世忠真的以八千兵马困守金兵十万达48天,梁红玉还要实名举报自己的丈夫“失机纵敌”,那一看这个娘们也不是个好人呀!

真实的历史,十分有可能真如《金史》中所书,金兵人数不如宋兵,结果还是被击败宋军,从容而去。

为什么南宋还要对韩世忠进行褒奖呢?不是因为他打了胜仗,而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韩世忠即使是率领八千宋兵困守金兵四千已经是难得的局面,所以才称之为大捷,也从侧面反映出,从北宋到南宋初年对金国作战是有多被动了。

关于金人有多猛,估计是契丹人最有发言权,同样是游牧民族的契丹人在和金人交手后,最后总结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经验教训。

金兀术作为金人中最杰出的将领,曾经指挥多次对宋朝的掠夺,在去世后,被放到金太宗的庙中供奉,享受皇帝一样的待遇。

除此之外,金兀术在大局观上也有一定的想法,后期南宋立稳脚跟,在岳飞等名将的率领下,南宋不仅能够抵挡住金军的进攻,甚至可以进行北伐的时候,金兀术在自知军事上并无完胜把握的情况下,策划了与南宋议和,而将以岳飞为主战派的将领全部拉下马。

这是很有预见性的,能够以这样的条件与南宋议和,相当于让南宋朝廷自断臂膀,如果金国后续做好准备,还可以继续南下。

可以说,在对宋战争中,金兀术是胜多败少,没能一统中国,实在是女真人数太少,即便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政治统治,因此在金兀术掌权后期,致力于融合金国各族势力。

大概由于金兀术属于中原王朝天生的敌人,打不过咱可以骂得过,几百年前的“键盘侠”开始编造各种狂虐金兀术的段子,致使现在人对金兀术,乃至对《金史》都缺乏一定的了解,而《宋史》的史学地位,一直都是二十四史中权威性最差的,究其原因就是“谎话连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走近丝路文化长廊|千年简牍勾画... 在纸张面世、普及以前,竹木材质的简牍是最有“重量级”的文字载体。从先秦到魏晋的一两千年里,中华先民的...
原创 清...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对于皇室都是非常惨烈的,与皇室有连带的人物也是厄运连连,惨不忍睹。 清王朝的徒子徒...
原创 历... 初中历史课本里有一道题,为什么说农民起义是无法推翻封建制度的?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原创 抗... 抗清名士,被誉为“大明最后的长城”,兵部尚书袁崇焕于崇祯三年八月,在京城西市被凌迟处死。上万名京城百...
原创 刘... “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当上皇上以后,按照承诺封韩信为楚王,以下邳为都城。 曾经有...
原创 宋... 宋朝军队在许多人心中的印象中似乎是历朝历代中实力最孱弱的,以往的游牧民族在王朝军队面前总是俯首称臣,...
原创 已... 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时期,铜镜就已经诞生了。铜镜的制作工艺在历朝历代的打磨下越发精进。产生了诸...
原创 刘... 在历史上能被称之为神人的不出六位,他们跟常人不一样,有着未卜先知,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些人在历史上或多...
三国曹魏、后周柴家,谁才是“史... 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最佳”的前朝皇室少之又少。大多数朝代更迭,不是血雨腥风的政权倾覆,就是疲弱不堪...
原创 淞... 1937年8月13日,日军再一次来找茬。这一次中国没有退缩,而是立刻和日军对抗了。这就是著名的淞沪会...
原创 2... 赵匡胤,一个普通的军二代,22岁自称受到一名高僧指点,投奔一生最大的贵人,10年后成为国家最大军权的...
原创 古...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是有着比男性低的地位。男人在那个时期拥有三妻四妾是合法的,有些大户人家甚至...
读于胜老师《争鸣》有感—— 历... 《争鸣》是一部将春秋战国时代的策略智慧与现代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展示了古代智者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
原创 朝... 1962年,周总理率领我国代表团抵达朝鲜平壤, 与朝鲜签订了《中朝边界条约》 ,这项边境条约中规定,...
原创 他... 他是大唐第一灭国战神,战功卓著,但是他不仅没有在凌烟阁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在后世却成了一个大反派,真...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官制里,有这样一个机构,总管只能由满人担当,从没能有汉人做过。 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年希尧、...
原创 湖... 汉川地处湖北省中部,与武汉毗邻,早在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便已建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
原创 清... 古代长期实行皇权至上的治国模式,皇帝一人独掌天下大权,一身系天下安危,一人生死往往会关系到一个国家、...
原创 梁... 1949年初,叶剑英被任命为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此后,他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为促进北平和平...
原创 康... 这康熙想要胤禛做一个孤臣,而这个“孤臣”可不单单是我们所理解的孤臣这么简单的,要说这孤臣,那是康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