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撼山易,憾薛将军难!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
冈村宁次
留下的一句感慨。此句引用出自我国南宋历史上,金国元帅金兀术对我国的抗金名将
岳飞
、以及他所带领的岳家军的一句流传千古的评价!
当时的金兀术统帅几十万大军,前期未尝敌手后来被岳家军杀的节节败退。
如今的岗村宁次同样也是作为一方统帅,
遇到了他一生的对手——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神薛岳将军
。
提起薛岳将军,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薛岳将军指挥的
四次长沙会战
,四次战役中,前三次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歼灭日军十余万人
,薛岳将军也是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有人说长沙会战让薛岳一战成名,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长沙会战之前,薛岳将军已经打了一场成名之战了,那就是我们称为
万家岭大捷
的万家岭战斗!
今天主要从战役细节上聊一聊万家岭大捷我军是如何战胜日军的?
战前形式
抗日战争初期,中日进行了几场大型会战。不过,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武器装备、兵员素质等方面与日军差距较大,即使打出了像
台儿庄大捷
这样的胜仗,但是我方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双方
战损比例
达到了1比5.5,也就是说,将近6个中国军人才能对抗1个日军,几场会战下来,
我军一路败退,华北地区几乎全部沦陷,日军一路南进,剑指武汉!
武汉
地处江汉平原,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此汇入长江。又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汇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1937年南京政府迁都重庆时,部分党政机构也是率先迁到了武汉,可以说,武汉当时的地位相当于首都
。
此时的日军虽然已经占领了我国大量土地,但是渐渐也暴露出来了自己的问题。日本本来就是个小国,随着战线越拉越长,每占领一地就需要分兵守卫,日军的可用机动兵力也开始捉襟见肘。
为了快速从中国战场抽身,日军迫切需要一场大胜仗来逼迫国民政府投降!
1938年6月,国民政府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
蒋介石调兵遣将,组织了两个战区的110余万部队保卫武汉!
日军也集结了第2军第11军共计11个师团,以及海军第三舰队。总兵力约25万余人,战役后期日军又不断增兵,整个武汉会战期间日军总兵力大约有30余万人。
双方厉兵秣马,1938年6月11日,
武汉会战打响
。
万家岭大捷
,就是发生在武汉会战期间。
今天主要从细节上说一说中国军队是如何一举差点全歼日军106师团的。
日军不得天时!
武汉会战前夕,日本陆军本计划九月份入秋以后再发动武汉会战。
因为七八月份正值酷暑时节,江西地区本来就是山地作战,机械化部队行军困难,顶着30几度的高温在山沟沟里行军打仗,部队战斗力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可是日本海军却表示不同意!海军认为夏季长江水位高,更利于海军军舰行驶,到了秋季长江水位下降,海军舰船无法在长江高速行驶,极易被中国军队伏击,就这个问题,双方一直争论不下!
最后海军使出杀手锏,表示如果不在夏季发起进攻,那么海军将不会在秋季为陆军提供帮助!
日本陆军无奈只得同意在六月份发起攻势。
战役初期,日军仗着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的优势向我九江进攻,中国军队虽誓死抵抗,但是还是被日军击败,1938年7月26日,
日军攻占九江,随后兵分三路,准备切断粤汉线,包围中国军队
。
中国军队自九江失守以后就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蒋介石将赣北方面的中国守军全部交给了当时的第一兵团司令
薛岳
指挥!
此时的
薛岳
全权指挥第一第二两个兵团7个军的部队。接到任命后,薛岳立即做出部署,将部队依托地形摆出了一个反八字剪刀阵,轻重火力交错配置,覆盖整个阵地。
准备十足,严阵以待日军来攻!
血战金官桥
1938年8月一日,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下令106师团对我军进攻,金官桥成了日军第一个目标!
金官桥
是南浔路的一个咽喉之地,正面防守的是李觉蒋军的第70军和李玉堂蒋军的第八军。这个第八军也就是后来的泰山军第十军!
而在这两个军后面,薛岳还布置了李汉魂的第64军和欧震的第4军作为预备队交替防守。
从8月1日开始,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派麾下两个旅团分别进攻正面的第70军和第8军。
第70军与敌战斗五昼夜后被撤下休整,由第64军接替防务,第8军乃中央军嫡系部队,装备兵员比第70军要强上很多,与日军战斗至第九日后因为伤亡过大,不得不撤下休整!
金官桥战役双方都伤亡惨重,106师团更是战斗减员超过了半数,岗村宁次无奈只能将106师团暂时撤下休整。
9月3日,中国军队从金官桥撤退,至此金官桥战役结束!
闯入万家岭
9月下旬,冈村宁次通过侦查到薛岳主力部队正在两线与日军作战。中间正好空出一个防守薄弱的真空地带。
冈村宁次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于是下令调动正在休整的106师团停止修整,穿插进万家岭地区,企图切断两线中国军队的联系!
考虑到106师团之前战斗减员严重,冈村宁次还给106师团加急补充了部分兵员。补充过后整个106师团将近拥有16000名作战人员。勉强有了作战的底气。
接到命令的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为了报金官桥之战被中国军队重创的一箭之仇。9月23日,106师团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匆忙行军,一股脑的就扎进了万家岭的深山里。
没想到却是带着自己的部队走进了绝路
!
包围106师团
万家岭
地区地势崎岖,沟壑纵横,敌人的飞机大炮在这里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里是一个绝佳的歼敌之处。
薛岳得知106师团孤军深入万家岭地区以后,意识到这是一场全歼敌人的契机,马上向武汉的蒋介石报告情况,
请求调重兵围歼106师团
。
蒋介石得知后直接同意了薛岳的计划,并将自己的中央军嫡系74军和187师调拨给薛岳使用。
薛岳随即调动手下所属11万大军向万家岭方向运动,意图将106师团包围起来。
10月2日,此时大难临头的106师团也是出现了谜之操作。
他们竟然在万家岭山区迷路了,原来日军所使用的地图,是从我国军阀割据时期大军阀孙传芳那里偷来的地图,如今过去这么多年了,地图上的内容早就不准了。不仅如此,日军随身携带的指北针也因为万家岭周边的磁山影响而失去了作用。
日军所携带的军粮也早已耗尽,只能通过呼叫飞机空投给养,但万家岭的山区地形给空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日军获得给养只能勉强维持部队。
10月4日,中国军队逐渐收紧包围圈,1
06师团方才醒悟,知道自己被包围了
。
血战万家岭
106师团被包围的情况传到日军大本营后可以说是举国震惊,日本天皇更是亲自下令,一定要将106师团救出来。
岗村宁次立刻下令106师团向北推进。与右翼的27师团抱团。同时调集重兵向万家岭地区集结,救援106师团。
106师团为了突围逃命,拼命向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多处险要阵地几次被日军攻占,但是都被我中国军队夺回。
153旅副旅长
张灵甫
,亲自带领400余敢死队员与日军争夺张古山的战役,也让张灵甫一战成名!
经过几天的激战,日军伤亡惨重,一线指挥员阵亡近八成。这个时候冈村宁次却玩起了骚操作。竟然从其他联队抽调了两百余名下级军官,空投至万家岭主战场。妄图填补106师团一线指战员的空缺。重新组织力量突围。
结果就是当这些人从飞机上被投放下来时一个一个都成了我军的活靶子,直接在空中被打成了筛子
。
当时我军的情况其实也并不乐观。106师团毕竟是日军的一个精锐师团,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我军部队伤亡也很惨重,最重要的是内线迟迟无法歼灭106师团,外线敌人增援部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薛岳想要快速吃下106师团,但是奈何手下确实已经没有可用的兵力去围歼日军了。
神兵天降
正当薛岳犯难时,突然想起来了附近庐山上还有一支负责防守的部队——
叶肇蒋军
的66军。可是这支部队薛岳无权调动,薛岳只能一边请示战区长官,一边亲自与66军军长叶肇打电话请他来支援万家岭!
66军此时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这是一只已经被打残了的杂牌军,全军目前只有一万余兵力,战斗力非常低,随时有可能被撤销番号。所以只能做做守卫的工作。
也正是这么一支杂牌军却在万家岭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叶肇军长在民族大义前没有退缩,果断带领部队投入了万家岭战役。
事后薛岳在战后总结会上直言,没有66军的增援,万家岭战役不会有如此大的战果。
至10月11日,我军全歼日军106师团大部,106师团残部被我军压缩在一个不足五公里的地带负隅顽抗。
但是由于我军连续作战也已经人困马乏,伤亡也比较惨重。加之外围日军救援部队也已经陆续离我围歼部队越来越近。薛岳将军下达了撤退命令,106师团2000余残部狼狈逃窜,算是捡回来一条小命!
战后我军统计歼灭日军106师团一万余人。自身伤亡2.2万余人,战损比例1:2.2。以当时的中日实力来说,这确实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胜仗。
事后日方竟公开报道说106师团只死伤了一千余人?
但是在万家岭战役结束后,106师团被调回日本国内。一年多以后被取消了番号,所以事实如何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万家岭大捷是我国抗日战争中第一次成建制的消灭日本一个
师团大部
的经典战役!影响力足以媲美我党的平型关大捷!
此战极大的鼓舞了我抗日军民的士气,打出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