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灭亡诱因:开国时的上层分歧未消除,杨广的人才选拔激发矛盾
迪丽瓦拉
2024-11-02 08:45:20
0

原标题:隋朝灭亡诱因:开国时的上层分歧未消除,杨广的人才选拔激发矛盾

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正月,刚登基不过几个月的隋炀帝杨广,正式告别了隋文帝时代,进入到了属于自己的年号的执政时期。

随即,杨广就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动作,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关于人才选拔。

根据《隋书·炀帝本纪》中的记载,大业元年的正月和七月,杨广连下两道诏书,要求尽快从民间选拔新人进入官场:

下诏曰:若有名行显著,操履修洁,及学业才能,一艺可取,咸宜访采,将身入朝。所在州县,以礼发遣……诏曰:诸在家及见入学者,若有笃志好古,耽悦典坟,学行优敏,堪膺时务,所在采访,具以名闻,即当随其器能,擢以不次。

同时,杨广还下诏恢复于隋文帝杨坚执政时被废除的官办学校,要求恢复后的学校尽快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

其国子等学,亦宜申明旧制,教习生徒,具为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

随后,杨广又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和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两次下诏,要求尽快通过考试选拔新的人才进入官场。

杨广还特别规定,已经有官身的低级官员不得参与选拔:“其见任九品已上官者,不在举送之限。”

短短五年时间,杨广四次下诏选拔人才,其急迫感可见而知,他又把现有的已经进入体制的低级官员摒弃于外,显然,他需要的人才,是需要跟当时的隋朝统治上层纠葛较少的。

杨广这么做,不是因为可怜民间底层人士没有上进渠道,也不是真的为了做到科举普惠,想以平民阶层取代贵族阶层来治理国家,而是一种无奈之举。

隋朝没有人才可用吗?隋朝的主导执政集团,即关陇贵族集团,随时可以为杨广提供大把的由他们培养的人才,但杨广却不敢用。

因为在杨广登基之时,皇族跟关陇贵族之间的裂痕已经相当大了,大到杨广要赶紧用新的人才进入官场来平衡或取代关陇贵族。

大业元年时,杨广才刚登基没多久,他后来的一系列引起关陇贵族反感的大动作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为何就跟关陇贵族开始有了极深的隔阂?

这口锅除了杨广自己要背一口外,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也要背一口,而且,这个裂痕是从隋朝建国之始就开始了。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年仅9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禅让,建朝称帝。

杨坚是北周外戚兼权臣,他趁着宇文阐年幼,发动宫廷政变,夺取北周江山,这是得位不正。

另外,北周的主导执政团体是关陇贵族,而杨坚家族在关陇贵族集团内部,并非排在前列的家族,威望不足,杨坚突然上位,关陇贵族集团内部有很多人并不服气。

关陇贵族之间互相联姻,互相配合,织就了一张笼罩整个国家权力上层的网,包括北周皇室宇文家族也在这张大网中,很多关陇家族跟北周皇室同样关系密切。

杨坚折腾出一个新国家出来,在他们看来没必要,本来大家就在同一口锅里吃饭,没事换个锅盖干啥?他们自然看杨坚不爽。

比如唐高祖李渊的发妻窦氏,她的生母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祖父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从小就被宇文邕养于皇宫中,深受宠爱,跟北周皇室的关系特别亲密。

当窦氏得知杨坚篡周建隋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大哭,并很气愤的表示:若自己是男儿身,肯定会起兵帮宇文氏复国的。

如窦氏这样的反应,在当时的关陇贵族内部有很多,所以,隋朝从建立之时起,内部就裂痕重重。

隋朝取代北周,其实就是换了皇族,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一模一样,杨坚如想关陇贵族支持自己的家族坐稳皇位,无非是多许给一些利益或权力给他们罢了。

可杨坚自己就是关陇贵族家族出身,对关陇贵族的危害也很清楚,他又得位不正,总会担心别的关陇家族也有样学样,因此,杨坚不但无法用利益换取关陇贵族对他篡周的谅解,还需要打压他们。

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隋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完成了自西晋之后,数百年的再一次国家统一,因此,杨坚在皇帝目录里,是个地位相当高的皇帝。

但杨坚的政绩是剥夺了关陇贵族的利益而获得的,举个例子,杨坚执政二十多年,隋朝纳入到官方管理的人口户数从四百多万户,增加到九百多万户,官方粮仓积攒的粮食能供全天下人吃五、六十年,这些粮食,经过隋末战乱的消耗,到唐朝建国之初都还剩下不少。

人口户数的增加有一部分是隋朝平南陈时获取的,剩下的是把一些贵族隐匿的人口纳入到了官方管理中来。

而粮食就更不用说了,隋朝时还是农业社会,在生产力没有得到大发展时,国家产出的粮食和财富不会大幅度增加,是有定数的,隋朝官方积攒的粮食和财富多了,关陇贵族们得到的就比以往少了。

所以,杨坚把隋朝搞得富强了,可关陇贵族想推翻杨氏皇族的想法却越来越深刻了,取代北周,只要不动大家的利益,还能勉强和睦相处,夺取大家的财富,那就只能反抗了。

这份对抗也延续到杨坚执政晚期的储君之争上,杨坚早先册封的皇太子是长子杨勇,关陇贵族内部大多数家族,对杨勇还是很支持的。

关陇贵族觉得杨坚太强势,在不想采用武力颠覆隋朝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在杨勇身上也不错,等到杨勇上位,可以利用杨勇改变杨坚生前的决策,把利益从杨家那夺回来。

但杨勇被废掉了,最后上位的是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因为以主帅的身份平定江南,且长期以扬州总管的身份和南方的家族们打交道,和南方家族的关系更密切,他的正妻萧氏就是南梁皇族。

杨广上位,帮助他的执政团体中,就会有很多南方家族加入,减少关陇贵族的存在感,这再次让关陇贵族感到不满。

而且,因为杨广和杨勇争夺储君之位,进而和其余几个兄弟产生隔阂,以至于杨坚幼子杨谅在杨广登基后,还曾起兵造反。

这一系列的权力争斗,把很多关陇贵族一系的元老重臣及家族都卷入了进去,导致杨广延续了杨坚那般对关陇贵族深深的警惕心,杨广因此杀掉的关陇贵族都有不少。

由此,影响到了杨广登基后的用人方式和策略,他首先是重用南方人,其次就是要把不服从他的关陇贵族中人从朝廷替换出去。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所讲述的,杨广从大业元年开始,连续下诏从民间选拔人才,还严防这些人才跟关陇贵族有纠葛。

杨广登基后,急切的人才任用和选拔方式,其实才是隋末战乱的起源,他修大运河,三征高句丽,这些行为损耗了当时隋朝的国力,但只要是关陇贵族主导朝政,损耗和得利总归是烂在一口锅里,一朝不行,后来再变回来就是,关陇贵族掌控北方时局一百多年,不会去争一朝一夕。

但杨广想把关陇贵族在官方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大部分替换掉,这就不能容忍了,没有了官方掌控力,关陇贵族的衰败是必然的,于是,反杨广的浪潮很快就掀起来了,隋朝最终二世而亡。

参考文献:《隋书》《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中南海宣布继位,称帝。这一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原创 江... 朱元璋,本是社会底层的一个放牛娃,生活困苦,几乎没有未来。但命运之神似乎特别眷顾他,让他从低谷翻身,...
古丝路上新生代“文物医生”:在... 清洗除锈、整形焊接、补配做旧……经过7个多小时量身定制的“治疗手术”,破损的小型青铜器在26岁“文物...
原创 河... 1946年,一个普通的清晨,阳光未曾完全照亮大地,南召县高庄村外的空气中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村民孙邦...
原创 项... 秦朝末年,陈胜以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反秦之潮,四方诸侯纷纷起义,六国遗民也趁机而...
黄冈推介4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线... 把红色地标串珠成链 黄冈推介4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线路 湖北日报讯 (记者柯利华、通讯员徐友恩、张祺...
原创 从... 在三国乱世的背景下,中国的土地被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势力范围,其中刘备则成为了其中一块领土的“掌门人”。...
原创 陈... 在风雨动荡的年代,陈昌浩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名字一度如雷贯耳,响彻云霄。然而,在经历了...
原创 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日本是紧密的盟友,但在四年的苏德血战中,日本却与苏联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静。...
原创 西... 1937年3月,两个红军干部来到一户农民家里乞讨。一开门,他们便看到三个威武的汉子站在屋里,脸上横肉...
原创 平... 平江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领导的一次重要工农武装起义,发生在1928年7月22日,地点在湖南省...
龙和凤都是公的,为啥结婚时却称... 最近有小伙伴问:龙和凤明明都是公的,为啥结婚却要说"龙凤呈祥"? 这事儿其实得从汉字的老底子说起。 ...
原创 白... 在民国时期,时势往往能塑造英雄。虽然这个时代充满了动荡和困苦,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英雄人物涌...
三国杀:聚气舞剑,控水化蝶,明... 享受生活,热爱桌游,大家好,我是小扩。 今天介绍《三国杀OL》的皮肤。OL这边不够意思啊,移动版和新...
原创 血... 周恩溥与周恩寿兄弟的抗战与奉献 本文所引用内容均来源于权威资料,文末已标明文献来源及相关截图,敬请...
原创 最... 1933年3月的一个清晨,红军在四川大巴山的木门场举办了扩红招兵活动。连长站在一群人面前,慷慨激昂地...
原创 他... 我国的开国将军们,大多数人常常被认为是战场上英勇作战的英雄。然而,事实上,许多开国将领并没有亲自上过...
原创 “... 赵氏家族的“孤儿”事件让他们在一度遭受灭顶之灾后,迅速从低谷中走出,最终崛起为晋国的诸侯。那么,是什...
原创 苏... 苏联都解体30多年了,俄罗斯怎么突然说它"还没死透"?最近普京的顾问在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上抛出一颗...
原创 蒋...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便于随时查阅我们发布的优质文章,并与我们共同讨论、分享。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