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愿意停止索要庚子赔款,让中国建立清华大学专门培养赴美留学生?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又阻止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的回国?
为什么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允许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是真的想让中国强大?不怕中国强大后影响日本的扩张计划吗?
其实,不管是美国停止庚子赔款鼓励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生还是日本允许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军校学习,是主观目的都不是让中国真正的强大起来,而是其自身利益的考虑。
其一:影响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为其将来扩张打基础。
记得第一次听说美国停止索要庚子赔款,并让这些钱用于赴美留学生时,是上中学的时候,认为美国还算是列强中比较“温柔”的一个,当知道清华大学的前身也与此有关时,更是感到欣慰。
后来上了大学,翻阅了大量历史史料才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的,人家美国政府可不是搞慈善,而是更“阴狠”的目的。
那就是通过培养中国留学生的方式,让中国这些未来的精英阶层注入美国元素,从而影响中国的一代人,让其潜移默化中学习美国、形成亲美的政府。
显然,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让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学习,甚至进入军校学习,也是出于此目的。
从历史的事实发展来看,他们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
当清末民初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浪潮,而学习西方中大致分为学习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两种派别,而这两派人员中,有不少人离不开他们在美国或日本留学的经历。
比如,民国时期国民党亲日派的何应钦,就有留学日本的经历;而蒋介石虽然本人是去日本留学,但其夫人家族却是深受美国影响,宋美龄在美国上层的人际关系,更是为蒋介石亲美并得到美国扶持加持了不少推力,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合,被人一语双关的说是“中美合作”。
日本出于此目的,愿意让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留学,灌输日本的文化和模式,为将来建立亲日政府或派别打基础,这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个值得的长远投资。
其二:搞乱现有社会统治秩序,好从中渔利。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急转直下,一方面地方大员越来越不受控制,以至于八国联军侵华时东南数省发起“东南互保”;另一方面,以推翻清政府为目的的革命政党迅速发展,革命起义风起云涌。
而日本允许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军校学习,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反清人士,为反清培养军事人员。
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几次起义,背后几乎都有日本人的身影。比如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不少军火都是通过日本购买和运输的;而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成立地点也是在东京。
有人说,日本支持中国的革命,难道不对吗?不是挺好的吗?从侧面来讲,有利于中国的进步,而日本方面主要的主观目的,却并不是希望中国的进步。
虽然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又战败,但清政府毕竟还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在日本眼里仍然是个庞然大物,并不能一击毙命。
所以,日本当时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的革命政党,就是为了让清政府国内四处着火,应顾不暇,甚至革命后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日本各个击破,实现其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如果中国近代北洋政府后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持续不已,也不能形成抗日统一战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肯定会更糟、很艰难。
如果外国列强真的想让中国进步和强大,新中国建立后为何又要阻止钱学森等人的回国?
清末民初的时代,留学生对中国的改造是旧有秩序的打破,是乱局的开始,有利于列强,所以他们支持了;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基本上完成了整合,是新秩序的建立,是稳定局面的开始,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开始,不利于列强,所以他们不支持。
好在,我们的先辈们并没有让列强的目的最终如愿,他们不畏牺牲、不畏艰难困苦,前赴后继的和帝国主义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国非但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那样四分五裂,反而造成了因的整合。
这次整合是脱胎换骨的改变,是全新的开始,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开始,是外国列强始料未及的。
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复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中国已不再是外国列强有机可乘的中国,未来的中国将更加强盛,谁也无法阻挡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曾经,我们引领世界上千年,以后,我们仍然是世界的引领者。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国事如家事,历史也是现实,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参考文献:
《清史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