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明祖康熙,治国理政谁更胜一筹?
迪丽瓦拉
2025-08-04 11:04:10
0

可以说这七位皇帝在古代的皇帝中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在开拓疆土方面七个人都很有建树,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秦朝,汉武帝北击匈奴,收复南越,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统一过程中打下半壁江山,后面消灭东突厥、高昌、吐谷浑、薛延陀,重创高句丽,宋太祖赵匡胤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明太祖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和蒙元政权,康熙的话平三藩、收台湾、败噶尔丹等等,可见几人在武功方面绝对是古代皇帝中的佼佼者,但是治国能力谁更胜一筹呢?下面我们就分别分析一下各自治国理政的能力吧!

秦始皇在治国理政方面主要集中在制度建设,在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以及车同轨,修建长城抵御匈奴,修建灵渠出兵百越,重用法家思想治国难免给人暴政的感觉,尤其是杀害几百读书人以及方士留下了“焚书坑儒”的污点,总体而言,在治理国家方面,秦始皇算是一位好皇帝,而且秦朝的崩盘并不是秦始皇的错误,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接班人的问题没有做好安排,导致了权臣的出现以及秦朝的灭亡。

汉武帝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就是重用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重创匈奴,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采用“推恩令”彻底解决诸侯王的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刺史制度的确定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推行“察举制”完善选官制度,并且一直沿用到三国时期,在经济方面推出五铢钱解决了西汉金融问题,以及实行盐铁专营,不过因为限制宰相的权力,经常借口杀死丞相,以及不断出兵匈奴,造成了国内矛盾尖锐,经济发展受损,差一点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都很有建树,在国家制度方面创造性的举措不多,基本上都是延续前朝或者李渊时期的政策,比如实行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等等,虽然不是李世民首创,但是在李世民时期不断完善并且发展起来,在三省六部制度上通过设置政事堂扩大宰相人数;而在人才使用方面任用大量寒门子弟,选拔了大量人才,抛开我们熟悉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他如马周、褚遂良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最重要的就是李世民善于纳谏,魏征和马周等人都是进谏的大臣,可以说正是李世民和功臣们的努力,让唐朝在极短时间内国力快速恢复,能够在几年内就完成消灭东突厥的壮举,足以证明李世民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在民族关系处理方面采取仁和宽厚的态度,最终为唐朝皇帝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宋太祖赵匡胤可以说奠定了宋朝的制度,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解决了武将的问题,树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同时在中央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权力,地方上设置通判牵制知州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转运中央,削弱地方割据的财政基础,在科举制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锁院制、弥封制、誊录制度以及别试等等,当然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等。

成吉思汗铁木真最大的功绩其实就是建立大蒙古国,这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这也是他武功的表现,而在治国理政方面其实乏善可陈,主要就是颁布《成吉思汗法典》,实行领户分封的制度,再就是创建文字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后面彻底废除丞相,在地方上废除行省制度,设置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防止地方权力过重,最重要的就是设置特务制度,在经济上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鼓励开垦荒地,甚至实行军屯政策,同时兴修水利,同时对于贪污问题朱元璋也是大力整顿,制定了最严苛的惩罚标准,当政三十一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最后来说说康熙,“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当然这里面吹嘘的成分太大了,在政治制度方面,康熙选拔官员进入南书房,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在经济上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年限,同时在漕运方面也加大了政治力度,不过清朝在康熙时期远远达不到盛世的标准,而且康熙为了思想上控制民众,大兴文字狱,牵连甚众,而在晚年问题更大,国库空虚贪污问题严重,要不是选择了一个好的接班人雍正,可能清朝在康熙后期就走上了下坡路了。

综合分析了七位皇帝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就,我们能够看到在开创性制度建设方面,无疑是秦始皇第一,其次是汉武帝、朱元璋和赵匡胤,李世民和康熙半斤八两,而成吉思汗最差,当然治国理政并不仅仅是制度建设一个方面,综合来分析的话,秦始皇重用法家思想,而且滥用民力,尤其是“焚书坑儒”影响深远,汉武帝的话,穷兵黩武,拖垮了汉朝的国力,“罪己诏”后休养生息,直到汉宣帝时期才让汉朝国力再次恢复,李世民后期也有懈怠和滥用民力的情况,但是没有导致严重的问题,国力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在唐高宗时期能够让唐朝疆域达到极致。

赵匡胤制度建设方面确实很有一套,但是治国理政方面确实成就不高,朱元璋的话,国家治理的太严苛,并且实行特务制度算是污点,康熙的话吹捧的成分太高,至于成吉思汗在治国理政方面基本没有什么表现,不要说与以上这些皇帝比较,就是古达所有皇帝中都是基本垫底的存在了,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无疑李世民治国理政能力更强,其次汉武帝和朱元璋不分伯仲,秦始皇和宋太祖赵匡胤次之,康熙位列第六位,而成吉思汗无疑是垫底的存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黄河文化焕发新活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大力保护...
原创 什... 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一块约9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藏南——一个淡漠在公众视野的中国固有领土。 有...
原创 原... 唐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逼迫唐高宗李渊禅位,李世民造了李渊的反,以...
原创 《... 作者:安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一部《越女剑》,这便是陪伴众多70、80、90后...
《黄埔军校史(1924-192...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广东...
让更多文物“浮出水面”(编辑手...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工作时间受限等原因,相较陆地考古,水下考古对能力和技术的要求更高。 要掌握潜水等基...
忽必烈有位非常贤德的皇后察必 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元世祖忽必烈的后宫中,有一位温柔贤淑的皇后,她的名字叫察必。察必皇后来自弘吉剌部...
原创 吾... 现代人都崇拜韩信,说他是兵仙战神,历史前三的名将,对于他的谋反更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他是功高震主,被刘...
原创 嬴... 前言 嬴姓,源远流长,其后代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将领,而其中白起和李牧更是堪称战功赫赫的良将。然而,这两...
冬夜围炉,慢酌温酒 | 节气博...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从古籍《月令...
秦始皇暴毙之谜:千古一帝究竟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去世。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他的死亡至今仍...
原创 圆... 圆明园:“十二兽”已回归8尊,剩余的在什么地方? 说起圆明园,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最早之前我...
原创 八... 八路军旅长下令处死政委,警卫员擅自抗命:你快走吧,我不杀你 “把他拉到后院枪毙了!” 1945年4月...
辽宁“三阳开泰”话朝阳 | 宝... 编者按 近期,辽宁沈阳、辽阳、朝阳三座名为“阳”的城市在网上“刷屏”,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原创 他... 在革命年代,我军有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早年间曾就读于黄埔军校。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一位,他毕业于黄埔军...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国军在天津仅仅坚持29个小...
雍正帝的登基之谜:篡位还是合法... 雍正帝的即位历来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围绕着他是否篡改康熙遗诏的问题,学界和民间流传着诸多说法。康熙帝...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皇帝见多识广,可第一次接触巧克力时却被搞懵了。 这份从西方传来的“稀罕...
原创 原... 顺治帝:清军入关第一个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一种说法是得天花死了,一种说法是出家当和尚了,还有最近一...
原创 他... 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曾泽生将军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回顾那段激荡的岁月,人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