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军档案披露:实施“壁虱战术”追杀杨靖宇,当地一村民立了功劳
迪丽瓦拉
2025-08-05 15:34:16
0

1940年3月底,也就是杨靖宇将军牺牲的一个月后,伪满日文《协和》杂志奉命召开了“讨伐杨靖宇座谈会”,并对参与追杀杨靖宇将军的几个当事人进行了逐一采访。

采访完成后,座谈会内容以对话方式汇编成文章,而在这篇文章中,披露了许多杨靖宇将军牺牲前后的细节,而将军殉国前的一言一行,时至今日再看,依旧令人震撼。

搜捕

在日军的心中,杨靖宇将军到底是个什么地位呢?

曾任伪通化省警务厅警尉补益子理雄,参加过最后阶段围捕杨靖宇的行动,并亲眼见证了杨靖宇牺牲,在他的印象中,杨靖宇“

武艺高强,很有头脑,拥有使部下效服能力

”。

而作为益子理雄的直属上司,时任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的岸谷隆一郎,对杨靖宇的评价则只有一句话,“

他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

”。

这些评价,无一不证明了日军对杨靖宇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堵截和搜捕杨靖宇以及其队伍时,日军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

益子理雄后来就承认,为了找到杨靖宇,日军可谓是“

拼上性命,紧追不舍

”。

但饶是如此,日军始终摸不准杨靖宇以及他所带领的抗联队伍到底在哪里,哪怕是加大了搜山队的数量,还是没找到,只知道当时杨靖宇身边大概还有两百多人。

无奈之下,日军一边继续加大搜山力度和频次,另一边不惜出动飞机协助搜捕。。

同样在当时担任伪通化省警务厅警尉补的绪方忠雄,就对采访的记者说,

幸亏是有了飞机的加入和协助,才让他们终于找到了杨靖宇所部的准确位置

由于日军利用飞机指引,导致抗联队伍位置极容易暴露,日军也会迅速围堵而来,所以,从1940年的1月下旬至2月初,杨靖宇部每天都处在不断转移之中,可能上一秒还在休息,下一秒听到飞机声音,就得赶紧转移。

但即便如此,队伍还是损失惨重,牺牲每天都有发生。

到了2月5日前后,原本两百多人的队伍,包括杨靖宇在内,就只剩下16人了,并且,在一次转移中,杨靖宇还受了伤。

据伪通化省警务厅的报告记载,在当年的2月6日,日军将杨靖宇等人追至濛江县大北山村东三公里处,并且在追击中,打伤了杨靖宇,这就导致,在杨靖宇甩开敌人的贪沿途,能看到滴在白雪上点点滴滴的血迹。

滴滴英雄血,此时却成了敌人的“指路牌”。

顺着这血迹,日军一路追赶,但在追了几公里后,血迹突然没了,同时雪地上出现了大量杂乱的脚印,分辨许久,也判断不出杨靖宇带着仅有的几个部下朝哪个方向去了。

无奈之下,日军只得折返。

这次跟丢,让带队的益子理雄十分沮丧,原本他觉得这次几乎十拿九稳了,但没想到,还是让杨靖宇逃了出去。

但沮丧归沮丧,搜捕任务还在继续,日军也知道杨靖宇身边没几个人了,并且根据投降者的报告显示,杨靖宇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武器弹药,都早已告罄。

其实不仅是杨靖宇,当时整个抗联面临的处境,都极为糟糕。

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日军为巩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基地,开始在原有兵力基础上不断增兵,最终整体兵力达到了惊人的70万人。

而这还只是日本关东军,还没有包含大量的伪军。

拥有如此数量的兵力后,日军对抗联加大了军事“讨伐”力度,大量的“讨伐队”、“搜山队”开始从各个方向“围剿”抗联。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切断抗联的物资供应渠道,以便达到彻困死抗联的目的,日军又实施了“集团部落”、“保甲连座法”等手段,以隔离抗联与群众的联系,压缩抗联的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抗联处境就到了极端艰难的地步,武器弹药、吃穿用度,以及医药物品,根本就没有着落。

也正是因为如此,抗联队伍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中既有牺牲的,也有叛变的,到了1940年前后时,曾经三万人的抗联队伍,只剩下不到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中,杨靖宇部是敌人重点追击对象,也是重点防范对象,所以,对他的围捕力度在与日俱增,这就导致杨靖宇的处境更是艰难无比。

总之就是,到了1940年的2月中旬时,杨靖宇不仅深陷重重包围之中,同时也弹尽粮绝了。

壁虱战术

“壁虱战术”这个名字,还是时任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的岸谷隆一郎给起的。

壁虱,就是蜱虫,这种虫子以吸血为生,一旦被其咬住,口器就会牢牢咬在宿主的皮肤上,哪怕是对其惊吓也不肯撒口离去。

并且,这种虫子的嗅觉极为灵敏,一般在几米外就能闻到宿主气息,然后躲在树枝上或是草丛里,等到宿主经过时突然跳至宿主身上后开始吸血。

而这种特性,恰恰是岸谷隆一郎想要的,他要求搜山队和讨伐队,务必要做到“嗅觉灵敏”,一旦有发现,就要“咬住不放,不得放松,直到抓到为止”。

在这种“壁虱战术”的搜捕下,杨靖宇的处境更加艰难,而在当年2月15日,杨靖宇差一点被敌人追上。

据参与追捕的益子理雄讲述,在2月15日当天,接连追踪了几十里的他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就当他准备带队返回之际,一个士兵发现了雪地上的几行脚印。

附近没有居住人家,且这一片也人迹罕至,不用说,肯定是杨靖宇的。

这个发现,让益子理雄极为振奋,于是赶紧喝令士兵顺着脚印赶紧往前追,务必发挥出“壁虱战术”的优势,找到杨靖宇。

不过,益子理雄忽视了一点,他面对的不是普通人,而是杨靖宇。

作为在东北深山里与敌人周旋多年的杨靖宇,不仅对大山熟悉,同时头脑极为冷静与灵活,在意识到自己被敌人穷追不舍后,杨靖宇迅速制定出一个计划,那就是带着敌人兜圈子,最好让这些敌人在深山迷路。

而一旦迷路,那东北深山晚上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会让这些敌人知道大自然的厉害。

果然,在时不时的留下点痕迹之后,急于求成的敌人很快上当,追来追去,原本有小一百人的队伍,掉队的越来越多,到了后半夜时,只剩下三十多个了。

当时益子理雄几乎都绝望了,毕竟在那种低温之下,一旦倒下就再也站不起来,到了最后,是一股求生的意志在支撑着他继续走。

好在,到了拂晓时分,一辆前来接应的汽车救了他的命。

虽说益子理雄侥幸活了下来,但搜捕杨靖宇却再次陷入困境,不得已之下,日军考虑到杨靖宇部缺乏粮食,就在濛江县下达命令,要求任何村民不得进山,防止村民给杨靖宇提供补给。

如此一来,在大山里与敌人苦苦周旋的杨靖宇就更艰难了。

进入2月下旬,杨靖宇身边仅剩下2名战士,三人也已经好几天滴米未进了,不得已之下,两名战士决定冒险出山,采购一些粮食。

结果,他们刚走到濛江县东的大东沟附近时,就被敌人发现。

随后,日军迅速出动,包围了这两名战士,在喊话迫使两人投降无果之后,日军残忍的将这两名战士包围并杀害。

而从两名战士身上,敌人搜到了杨靖宇的印章,消息上报后,岸谷隆一郎判断,杨靖宇现在应该是只身一身了,并且,他也应该就在附近不远。

于是,岸谷隆一郎迅速下令,断绝大东沟附近一带的所有交通,并增派兵力,地毯式进行搜寻,务必找到杨靖宇。

由于等不到两名战士归来,杨靖宇便猜到一定发生了意外,而这就意味着,他将要独自一人在严寒无比的东北大山里,与敌人继续周旋了。

牺牲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孤身一人冒险出山,想找当地村民买一点粮食,正是这次冒险,让杨靖宇的行踪被暴露。

在伪通化省警务厅《关于枪杀杨靖宇经过情况的报告》里,记载了这一过程。

“二月二十三日,濛江县第一区保安村居民赵廷喜、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四人,在保安村西南约五华里打柴时,发现一名匪贼,向四人购买粮食,根据体貌特征,可能是杨靖宇,之后四人到濛江县城警察署报告了这一情况。”

实际上,这个报告里关于谁报告了杨靖宇行踪的人是有错误的,真正报告的只有一人,那就是赵廷喜。

四人在遇到杨靖宇后,是由赵廷喜与杨靖宇进行沟通的,期间,赵廷喜曾出言相劝让杨靖宇投降,但杨靖宇予以了拒绝。

之后,赵廷喜与杨靖宇约定,可以回去弄一点粮食给他送过来,并确定了交付粮食的地点。

回去之后,在其他三人还未报告时,赵廷喜担心若是自己不报告,那若是日军盘问起来,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不等其他三人,而是自己主动报告了此事。

接到报告后,日军随即迅速集结,并与赵廷喜一起,赶往约定的粮食交付地点。

但等一帮人急匆匆的赶到约定地点后,却并没有发现杨靖宇,地上只有一行脚印走向了远处的深山之中。

很显然,杨靖宇意识到了危险,所以忍着饥饿离开了。

事实上,杨靖宇确实是离开了,当时他的身体状况极为糟糕,不仅发着高烧,同时严重的关节炎使两腿麻木的失去了知觉。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饥饿。

早在那两名外出找粮食的战士牺牲前,杨靖宇就已经连续好几天一粒粮食都没进肚了,这几天他饿了就吃点枯叶或者草皮,渴了就抓一捧雪。

实在是饿的狠时,他就从棉衣上扯下棉花揉成小球,裹着雪吞咽下去。

正是因为实在是没办法,杨靖宇才会冒险出山找粮食,但等赵廷喜走了之后,他马上就意识到,极有可能会被出卖,为了避免被敌人围捕,他只能先行离开。

但他的体力已经明显不支了,毕竟一连几天都没有一粒粮食进肚,加上高烧不止,让他行走的速度越来越慢。

因此,敌人很快追了上来。

现存于日本国际善邻协会的《东边道治安肃正工作》,极为详细的记录了日军从发现杨靖宇到最终杀害杨靖宇的整个过程。

最开始,日军是在距离用杨靖宇只剩下五十米的时候发现了他。

……看来他已经完全丧失了逃跑的力气,再次利用山脚下的地物拼命的开始应战。他双手拿着两支手枪向我方乱射,双方的距离只有50米。

之后在火力压制下,日军又前进了二十米,此时,日军中的指挥官西谷喜代人(时任警察佐)曾试图对杨靖宇进行劝降,而杨靖宇与他之间的对话,也成了将军留在世间的最后言语。

西谷:“君是杨司令吗?”

杨靖宇:“是的,我就是。”

西谷:“我们是通化的警察队。.....若是君能归顺,岸谷厅长必会热切相迎。现在这个地方,要逃脱是不可能的了,何必急着去死呢?考虑一下归顺可好?”

杨靖宇:“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愿。很多(我的)部下都牺牲了,如今只剩了我一个人。虽临难,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

西谷:“好吧,没有办法了,这是你死我活,射击!”

随着西谷的命令下达,日军开始分成两个小队,一队由西谷带领,一队则由

益子理雄带领,

各队开始了猛攻。

兵分两路后,日军对杨靖宇开始包抄,10几分钟之后,登上高处的益子理雄亲眼看到,杨靖宇先是左手被子弹打穿,但杨靖宇不顾鲜血流淌,依旧持续还击,最终,杨靖宇被另一队日军击中,高大的身躯重重的跌落在了雪地之上。

看到杨靖宇倒地,益子理雄激动的高喊:‘打死了!前进!’。

随后,日军围了上来,当益子理雄一路小跑到跟前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身中数弹的大汉,仰面朝天的躺在雪地之上,而根据自己掌握的线索,益子理雄当时的第一直觉,“这就是杨靖宇”。

至此,一直令日军胆战心惊、夜不能寐的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杨靖宇将军的牺牲,无疑是抗联队伍的一大损失,但也正是他的牺牲,激励着幸存的抗联战士继续战斗,在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后,最终迎来了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给... 据说关注我的人,最近都发了横财!想要财运upupup,赶紧关注我吧! 当咱们回忆起中国历史上那些风风...
原创 盘...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而谋士们的智谋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在众多计谋中,有四个尤为突出,它们不仅改变了历史...
原创 明... 明宣宗朱瞻基,号长春真人,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 朱瞻基情富才...
原创 看... 历史记载孙策是被许贡门客刺杀死亡,这真的是一场意外吗?恐怕未必吧。 公元200年,当刘备还在为了生计...
原创 明... 明朝是一个奇特的王朝,出了很多奇特的皇帝。有职业道士,还有职业木匠,一个比一个荒唐。 但这与明朝的宗...
扬州:清风相伴 一路廉行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非物质载体。扬州具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来文人荟萃、...
原创 乱...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南平文献王高从诲 形象) 荆南第二...
原创 徐... 1955年粟裕被授予开国第一大将,他指挥领导打出的孟良崮、莱芜、济南和淮海等战役,为全国解放作出突出...
原创 李...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我们经常看思密达韩剧,韩国家族企业,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为了上位,斗得你死我活...
原创 若... 第一部分:革命火种的汇聚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群怀揣着理想的人在动荡年代会有怎样的命运交织?1928年...
原创 他... 他是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死得太冤,张治中到他的墓前站了很久 1932年,蒋介石授意心腹,仿照意大利...
原创 一... 非洲人烧毁象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及看法: 表明打击非法象牙贸易的决心: 传递明确信号:大...
原创 岳... 岳飞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岳飞的后代究竟如何了。 当时那个年代,岳飞被害,他的家...
原创 红... 1937年9月,陕西三原县9000名身着崭新军装的红军战士整齐列队,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原创 老... 这是清末的临沂东城门,因临沂东临大海,故此门名曰镇海门。该城门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建有二层大楼一座,...
原创 李... 公元626年,李世民弹劾李建成和李元吉,与李渊的两位后妃有染。不久,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射死,妻子...
原创 罕... 19世纪的清朝,到底是什么样子? 电影、纪录片,当时还没有发明,让我们无缘得见当时的情景。虽然也有大...
原创 湖... 大学辅导员的华丽转身:周志红的仕途轨迹 一个大学辅导员,居然能在短短二十年里,摇身一变成为手握大权...
原创 李... 李自成兵败的悲歌:刘宗敏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让人难以忘怀。今天,咱们就...
原创 朝... 朝鲜战争,那是一场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的冲突。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恰似一阵迅猛的风暴,以排山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