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的本身,其实就是管理。因此用现代管理学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历史,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从管理学来说,管理一家大公司,尚且需要考虑设立一些职能部门,同时委派专门的经理人、负责人,来分管这些部门。而管理一个朝廷也是如此。在古代,皇帝把官僚集团分成若干个等级,而后通过官僚体系设计,来间接管理一个帝国。秦汉是如此,明清也是如此。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态度可谓纠结,所谓纠结可以理解成一方面慈禧太后需要依赖李鸿章来维持清廷的统治,但同时慈禧太后又不能让李鸿章的势力野蛮生长,否则很可能因为李鸿章的权势做大,对清廷的安全造成隐患。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后来的袁世凯,就是李鸿章的2.0版本。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无力节制袁世凯,导致了清廷的崩盘。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让慈禧太后如此矛盾?
因为个人觉得,李鸿章掌握了晚清三大命脉,所以才会让慈禧太后如此纠结。
1、军事命脉
清朝的军事发展,可以理解成一个不断打补丁的过程。
起初清朝的军事依靠的是八旗军。但是随着清军入关以后,面对人口基数巨大的南明军,八旗军那点兵马无疑不够往里填的,所以清朝鼓捣出一个绿营兵出来,作为八旗军的补充。并且随着清朝消灭南明的残余势力以后,八旗军也逐渐开始腐化,因此清廷的军事支柱力量,也从八旗军转换成绿营兵——尤其是乾隆初期。
到了乾隆后期,绿营兵也开始腐化,这导致八旗军和绿营兵都成了一样的军队。所以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爆发以后,嘉庆朝廷前后耗费四年时间才把起义镇压下去,而镇压过程中,八旗军和绿营兵面对白莲教武装,几乎一触即溃。好在嘉庆帝及时动员地主武装参与辅助剿灭白莲教义军,才得以完成对白莲教起义的镇压。到了道光时代,清廷面对太平天国的武装,更是把希望寄托在湘军、淮军这样的武装身上。
李鸿章是淮军的领导者。而慈禧太后当家时期,北方的防务主要是淮军负责,所以,慈禧太后对李鸿章当然要重用。当然慈禧太后也不敢让李鸿章一家独大。
2、外务
晚清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道光帝和咸丰帝认为这不过是运气因素而已,清朝的实力不输给英法。所以鸦片战争以后,清朝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毕竟清朝觉得,刘邦被匈奴人包围过,李渊也向突厥人称臣过,因此偶尔吃一次败仗也不算什么。即便是清朝历史上,清军在讨伐准噶尔蒙古的时候,也被准噶尔蒙古重创过。这英国人,顶多也就是一群蛮夷,偶尔打一次胜仗不稀奇。
而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这才意识到,清朝和洋人的差距是很大的。于是在慈禧太后的力挺下,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而办洋务少不得和洋人打交道。李鸿章在负责洋务的过程中,也在东西洋各国发展了不少关系。所以很多洋人在和清廷办事儿的时候,往往专门表示要和李鸿章谈判。而为此,李鸿章垄断了外交权,因此慈禧太后也只能默认李鸿章掌权的现实。
3、工业命脉
晚清的洋务,其实很大程度就是近代工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国防工业,同时也包括一些可以起到利税作用。这些其实也都掌握在李鸿章手里。这意味着,不论是军事工业还是经济大权,也都被李鸿章控制很多。
对于晚清来说,没有李鸿章积极经营工业,原本就国力孱弱的晚清,会进一步处于衰败状态。所以即便慈禧太后猜忌李鸿章,也只能继续依靠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