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晚年离不开香烟,为了不损害身体健康,烟厂为他特制一种烟
迪丽瓦拉
2025-08-06 00:32:16
0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个“老烟民”了。从青年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旁人吸烟都是因为克制不住对香烟的渴望,但在毛主席这,吸烟却与他的革命事业相关联。

到了晚年的时候,多年来的抽烟习惯让主席离不开香烟,每次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主席都会习惯性的来上一根。只是在那时,主席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不损害主席的身体健康,烟厂还为他特制了一种烟。

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尚不明显,一直到1968年之后,香烟对主席身体的危害就逐渐显露了出来。

在那年冬天的时候,毛主席意外患了重感冒。医务人员劝主席休息,奈何桌案上的工作实在太多,主席实在是停不下来工作的步伐。为了打起精神,主席便通过香烟来提神。

只是一抽烟,哪怕只是轻轻的一口,主席都会咳嗽很久,显得难受极了。这样一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身体还受到了损害,身边的工作人员着急不已。

大家开始劝说毛主席戒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这注定是个不切实际的事。毕竟主席是个几十年的老烟民了,说戒就戒略微有点不太现实。而且主席需要处理许多工作,如果没有烟来提神,那显然对工作的开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中央办公厅在得知此事后,为了确保主席的身体健康,决定为主席研制一款特别的烟。这件事由中央办公厅的孟景云所一手负责,他带着北京烟草的两位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了四川考察。

考察的过程是辛苦的,学习的过程是崎岖的。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里,他们三人和四川的师父努力学习着。只是一个月过去了,制烟技术没有丝毫的进展。

但主席抽烟一事却不能就此停止,基于此,中央办公厅立即召开了会议。会议上大家作出了最后的决定:“请四川师傅来京做烟!”

得到通知,孟景云再一次南下四川。经过严格的政审后,他邀请了四川烟厂的几位技术骨干前来北京参与毛主席特制香烟的制造工作。

既然是为毛主席特制一款烟,那主席的需求自然是最重要的。在对主席进行询问后,大家终于找到了方向,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研制工作。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反复试验后,大家终于研制出了一款专供毛泽东个人吸用的“123雪茄卷烟”。

这一款雪茄不仅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危害,甚至还在里面添加了对身体有好处的中草药。这完全符合了毛主席的身体健康要求,在呈到主席的面前时,主席就显得很是高兴,常常在接待外宾的时候抽。

说是为主席特供,实际上毛主席并没有抽多久这个烟。因为从1972年开始,毛主席的病情就愈发严重了。虽然这款雪茄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危害,但主席一抽它仍然会有着轻微的咳嗽。迫于无奈,主席只好选择了戒烟。

这款烟也没有因为主席的戒烟而停止生产,反而它还开始出现在了一些更高级的外事场合,承担着一项特殊的任务。

出于这个原因,北京烟卷厂还特意为这款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南海。就这样,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这款烟便作为专用烟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如此一来,这款烟的价值早已突破了当初研发它的意义,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其实对于毛主席本人来说,抽什么样的烟他是不挑的。例如在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曾到长沙等地考察湖南农民运动,那个时候他抽的就是一种简陋的叶子烟。

主席抽这个烟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当时湖南地区的农村老百姓大多都抽这个烟。主席为了能够拉近群众们的距离,便一边提问一边抽着这种烟。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拉进了主席与老乡之间的距离,让老乡们产生亲切感。

到了后面的战争年代,主席抽的烟大多是来自所缴获的国民党战利品。战场风云莫辩,所缴获的物资自然也是如此。因此在那时毛主席抽过各种各样的烟,他自己还曾取笑自己道:“我是吃百家饭,抽百家烟的。”

有时候条件艰苦,连缴获得杂牌烟也抽不上。主席烟瘾来了就干脆用纸卷成筒,在里面放一点烟丝,直接就抽了起来。这些简陋的烟陪伴主席一同度过了当初艰苦的革命岁月,是主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搭子”。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主席需要处理的工作更多了,这也意味着他所抽的烟也更多了。幸好这个时候国内条件基本稳定,香烟的来源也更加的稳定。

在那时,主席常常一边抽着烟一边陷入沉思,他的许多重要理论便是在抽烟中得来的。

因为主席的烟瘾很大,因此工作人员每次总会一次性购买很多。香烟容易受潮,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主席本人并不介意,但身边的工作人员很是贴心。直接为主席定制了一个特别的烤烟箱,常常将受潮的香烟烤一烤再给主席抽。

主席本人也对此感到很满意,常常夸赞工作人员办事细心,注意节约,避免了浪费。

常年来的抽烟终究还是对主席的身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不在晚年的时候,主席只要一接触咽,就会咳嗽不止。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也知道无法劝主席戒烟,便动了其他的想法。

就拿李先念来说,他便向主席推荐的伤害更小的13号特供雪茄烟。只要一吸过后,既能解了瘾,还能够缓解咳嗽呢!只是这款烟的后劲太小,实在不能满足主席的需求,这才逐渐被主席所放弃。幸好在中央办公厅的研制下,一款专门为主席精致的“132雪茄卷烟”生产成功了。

它的出现完全满足了主席对香烟的需求,并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这款烟出现在了更多的外事场合,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毛主席不平凡的一生中,香烟总是特别的存在。早年的时候,主席通过香烟拉近与老乡之间的距离,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情谊。晚年的时候,主席则是通过香烟提神醒脑,是他工作时不可或缺的“帮手”。

参考资料:

毛主席专用特供烟解密,发布时间:2009-07-2909:00来源: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棣63岁那年,半夜召见一位大臣,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永乐二十一年的一个深夜,皇宫内灯火通明。年届花...
原创 5... “我要留在朝鲜,和你在一起。”这是一位中国志愿军王兴复对朝鲜姑娘吴玉实说出的表白,也是一个勇敢追求爱...
原创 豫... 1.在豫东战役中的开封会战中,国民党的守将是李仲辛,他当时担任整编六十六师的师长和开封城城防司令。结...
原创 萧...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贡献被后人铭记。西汉初期的萧何,便是这样一位举足轻...
原创 假... 这种假设是不切实际且不应该被提倡的,从多个角度来看,用钱买回外东北故土的想法是不可行的: 1. **...
原创 最... 最令人心疼的十位历史人物。 1.赢政。很多人说他是暴君,但他从来没有杀过功臣,一统六国,结束了数百年...
原创 张... 在毛主席晚年的秘书中,张玉凤占了重要一环。她不仅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还兼带着“翻译”等杂务,是毛主席...
原创 徐... 徐福东渡:历史之谜与中日文化交流 前言 在东方大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传奇人物和神秘事件,他们的...
原创 新... 你知道在我们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将北京定为我国的首都吗?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北京自元、明、清三个朝代以...
华野猛将如云,为何只有叶飞陶勇... 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该部队是在1947年成立的,是由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而成的,司令员是开国元...
原创 这... 人们看《三国演义》,都知道刘备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吾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虽然他这句话...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传奇与智慧的时代。其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更是成为了...
原创 朱... 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他就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也就是我们...
原创 唯... 文|淡泊明志 编辑|淡泊明志 末代皇帝溥仪的户籍故事:身份与现实的碰撞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
海昏侯墓考古,有新推断! 海昏侯考古推断:刘贺有条件喝上20多度的芋头酒! 12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
原创 王... 王近山职务越来越低,葬礼只按军级干部办理,二野老政委出马解决 王近山将军从战场猛将到晚节不保,一代英...
“李雪山教授,重磅成果,打破校...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12月13日,河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重磅成果!顶刊发表!历史性突破!...
原创 叙... 前言: 1900年,慈禧太后利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把臣民对大清的不满引向欺压中国的西方洋人。在她...
原创 我... 华夏大地,历史的长河几经沧桑,曾经的辉煌如星辰般璀璨,却也难逃逐渐褪色的命运,唐朝,那个曾经让无数文...
原创 朱... 导语 朱元璋将他儿子分封到各地的这种行为,遭到无数后人的诟病。 因为分封制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