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废太子大多没有好的下场,比如秦始皇的太子扶苏、汉武帝的太子刘据,隋文帝的太子杨勇,面对皇权的激烈斗争,这些废太子别说保住荣华富贵,甚至还遭到了杀身之祸。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东汉和明朝历史上,各有一位废太子,这两位废太子不仅没有被杀,还逆袭当上了皇帝!
一、东汉:刘保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东汉第八位皇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刘保是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永宁元年(120年),刘保被邓太后立为太子,当时刘保还不到六岁。后来,因为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诬陷刘保,于是,延光三年(124年),刘保被汉安帝废为济阴王。当然,因为刘保比较年幼,成为废太子后,他也没有遭到进一步的迫害。
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驾崩,其皇后阎姬拥立北乡侯刘懿即位,旋卒。在此背景下,刘保的乳母宋娥联合宦官孙程等人发动“西钟兵变”,诛杀阎太后手下的宦官群体,迎立刘保为帝。由此,刘保摇身一变,逆袭当上了皇帝。并且,刘保即位后,发动夺宫之变,诛杀阎氏外戚,夺回天子玺绶,继而为邓氏家族与杨震平反昭雪。
刘保在位期间勤理朝政,纪纲四方,使天下获安。而且,刘保注重削弱宦官势力,将宦官十九侯集体革职并逐出洛阳,并处死多个干预朝政的宦官。对外方面,汉顺帝收复西域,击败鲜卑,首次与南洋群岛的叶调国建立联系。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刘保后期任用皇后梁妠家族,为后来的梁氏外戚篡权埋下伏笔。建康元年(144年),刘保去世,享年三十岁,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庙号敬宗(后被废除)。
二、明朝:朱见深
和刘保比起来,朱见深显然更加被人们所熟悉。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后更名朱见濡,年号成化,世称成化帝。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母为孝肃周皇后,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从小由祖母孝恭孙皇后抚养成人,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被瓦剌掳去。明朝存亡之际,兵部侍郎于谦等大臣拥立朱祁钰为景帝,改元景泰,同时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是父亲被瓦剌俘获,朱见深显然不会成为废太子。毕竟,现在的皇帝朱祁钰也有自己的儿子。于是,公元1452年,景帝废朱见深为沂王,改立己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公元1457年,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朱见深这位废太子又被复立为太子。
公元1464年,明英宗驾崩,朱见深继位。朱见深即位之初,顺应人心,平反于谦冤狱,又恢复景帝帝号,虽然朱祁钰废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但是,朱见深还是以德报怨,这赢得了天下的支持,也确保了自己皇位的稳定。
朱见深在位初期倚重李贤、商辂等阁臣,斥逐佞幸,体谅民情,考察官吏,这促使朝堂可谓是人次积极。但是,朱见深和刘保一样,也没有做到善始善终。朱见深在位后期逐渐怠于政事,习学方术,沉溺后宫,极度宠信万贵妃,内廷诸事多倚其统领。
当然,因为前期打下的基础,成化时期还是称得上朝政平静,社会整体仍“幸称小康”,太平无事。到了公元1487年,朱见深驾崩,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于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