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第一碑,思韩世忠晚年进退(上)
迪丽瓦拉
2024-11-03 08:38:27
0

原标题:读天下第一碑,思韩世忠晚年进退(上)

苏州灵岩山脚下有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墓园,墓前神道碑有“天下第一碑”的美称,碑文记载了韩将军一生功业。此碑树立的前因后果,更是见证了老将军晚年隐居苏州,推动家族转型的掌故。一碑之间,写尽了盖世英雄后半生的荣辱进退。

中兴佐命定国元勋:碑文里的韩世忠

此碑全称“韩蕲王神道碑”,高约10米,宽2.1米,厚0.3米,共88行,每行150多字,约有14000字。高度与字数在古今碑刻中极为少见,加之韩世忠的影响力,故有天下第一碑的美称。

周梅谷拓《韩蕲王神道碑》拓片 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神道碑一般是在主人下葬时所立,此碑却别有曲折。韩世忠去世于公元1151年,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宋高宗,神道碑却要到高宗儿子宋孝宗时才树立。倒不是宋高宗没有为功臣树立神道碑的习惯。恰恰相反,他曾经为权臣秦桧赐亲手书写“决策元公精忠全德”碑文,武将中的张俊去世后也曾亲书“安民保泰翊戴元勋之碑”。

韩世忠的功劳并非不如秦桧、张俊之辈,关键在此二人都是坚定的主和派,而韩世忠为坚定的主战派,为高宗不喜,其去世后的待遇低于前者。宋孝宗年轻气盛,高举主战旗帜,发誓收复失地。韩世忠的评价瞬间上扬,追封其为“蕲王”,并获得“忠武”谥号,可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相媲美。

韩世忠家人趁势请求为其树碑,宋孝宗立即答允,并亲笔题写“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十字碑额。碑额中间刻有“选德殿书”四小字,选德殿是南宋临安宫殿名,此处代指宋孝宗,相当于笔名。神道碑两边装饰云纹意喻韩家世代荣华富贵,碑额处刻有夔龙纹极尽华美。

碑文由右丞相赵雄草拟,枢密使周必大手书。赵雄以直白的语调叙述韩世忠光辉灿烂的一生。著名的“莫须有”事件也留在碑文上:

岳飞之狱,王不平,以问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王艴然变色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于时举朝惮桧权力,皆附离为自全计,独王于班列一揖之外,不复与亲。

寥寥数十字写尽韩世忠的急公好义,也让“莫须有”三字流传后世,成为秦桧永不能清洗的污点,更令人惋惜岳飞的冤屈。除了“莫须有”事件外,碑文还记载韩世忠反对秦桧议和的事迹:

秦桧还自沙漠,力劝太上屈己和戎,销兵罢将。朝廷遣使交割河南境土,虏亦遣使来议,而使名不逊。时桧主议甚力,自大臣宿将,万口和附,王独慷慨泣涕,章上以十数,为太上开陈和议不可之状。

“独慷慨泣涕”“章上以十数”,表明主和派势大主战派式微。韩世忠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向高宗上书,希望北伐中原。

神道碑历经坎坷。1939年,碑身被飓风吹倒,断裂成十数块。幸得灵岩山妙真和尚多方奔走,邀请各方人士以及韩家后人出钱出力,将断块用混凝土连接固定,重现昔日雄姿。

从碑文记载的韩世忠质问秦桧,以及反对议和,隐约能看到高宗对韩世忠的猜忌。难怪韩世忠晚年被迫退隐苏州,转而为家族子弟谋取后路,退中有进。

《致运使直阁侍史尺牍》韩世忠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又上表乞骸骨:时势使然下的隐退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韩世忠被提拔为枢密使,官阶又往前进一级,实则已身处悬崖边。枢密使掌管军事,相当于副宰相,属于武臣的最高荣誉。宋朝统治者吸取五代教训,执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枢密使一向由文官掌控,名将狄青担任枢密副使,就被逼迫到郁郁而终。

宋高宗把韩世忠放到枢密使位置,就是在提醒对方可以退休。宋朝官场惯例,有功之臣在致仕之前官位再进一步,以高官厚禄退出政治舞台。韩世忠心知肚明,神道碑详细记载韩世忠力辞枢密使一职:

王上表乞觧枢务,避宠丐闲,时论高之。时绍兴十一年也,又上表乞骸骨,不许。除太傅,依前三镇节钺,充醴泉观使,进封福国公,赐第都城奉朝请。

“觧”通“解”,“乞觧枢务”表明韩世忠不敢担任枢密使。“时论高之”则表明韩世忠的态度得到世人的赞同,彰显政治智慧。“又上表乞骸骨”则是韩世忠配合高宗皇帝,两人君臣一场,好合好散。“赐第都城奉朝请”,暗含高宗对世忠仍不放心,在都城给他安家。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十八岁从军,五十二岁退休,一生转战乎南北,奔波于东西,安定福建,清剿江西,巡定两湖,平定苗刘叛乱,黄天荡大破金兀术,扬威大仪,声震敌国。韩彦古总结道:

臣之先臣世忠,发身戎行,逮事徽宗、钦宗,皆着显效。暨委质太上皇帝,自大元帅霸府,洪济于中兴,始终实备大任。仰凭宗社威灵与太上皇帝庙谟神算,摧勍敌如拉朽,芟剧盗如刈菅。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丰功盛烈,光照古今。

“摧勍敌如拉朽,芟剧盗如刈菅”“大战数十,小战数百”,韩世忠杀巨盗强贼如割草,战绩太盛,光芒炫人耳目,不得不退隐了。韩世忠征战大半生,留下一身伤痕,可能已经厌倦刀头舔血的日子。此乃常情,毕竟人不能一直生活在厮杀里,以战场为家。何况韩世忠此时坐拥高官厚禄良田美宅,身边娇妻美妾歌儿舞女,家中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应该没有遗憾了。

绍兴十一年,宋金两国局势缓和。此时宋逐渐务实,认为国力疲敝,无法北上收复失地。金国也明白南国多川泽,骑兵难到,灭宋不过幻想。双方的和谈进入实质阶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宋高宗开始收拾中兴四将,亦即刘光世、张俊、岳飞与韩世忠。

刘光世打仗败多胜少,早早交出兵权回家享福。张俊热心政治转身当文官。岳飞含冤下狱,惨死风波亭。作为有政治嗅觉的大将,韩世忠只能乖乖致仕退隐。

韩世忠交出军权退出官场,却仍未得闲。他与部下长期同生死、共患难结下的关系,对皇权构成威胁。为了消除皇家的猜疑,韩世忠选择采取闭门谢客,不与部下往来,以此保全家人。吴君神

校对 王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清银币:清朝末期的货币瑰宝 大清银币,作为清朝末期的一种重要货币,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更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
原创 历... 历史上的张辽,文武双全,是一员厉害的猛将。张辽原本跟着吕布,最后在曹操阵营大放异彩。 在白狼山之战,...
原创 李... 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了北京城,他的事业也走上了巅峰,统一全国指日可待。但是一个月后,他却在山海关惨...
太荒唐了!粉丝10分钟充了90... ‍‍ 来源:绝望的老爹 这到底是韭菜收割还是为会员谋求福利,仁者见仁。 昨天,知名财经自媒体唐书院恢...
原创 一... 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逝在归国的路上,终年65岁。成吉思汗死后关于他的墓地所在...
原创 综... 综合能力,同为“武庙十哲”,乐毅比白起强很多。白起有乐毅一半的智慧,也不会落得杜邮自刎的下场,乐毅的...
原创 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内城接管明政权,四月二十九日称帝,第二天逃...
北京古城结构的“数学之美”(博... 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息聚落类型,城市容纳了最为众多的人类居住空间。居所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既是城市历史、社...
千年之前:穿越中世纪欧洲 教堂执事的梦境;圣科斯马斯与达米安,1495年 / 惠康图书馆 揭示中世纪的现实是杰克·哈特内尔(J...
原创 朱... 提起中国古代的强盛,许多人都言必称汉唐。其实本来还有一个朝代是绝对有能力和汉唐并驾齐驱的,只不过因为...
原创 八... 长生口与长乐村 ,一个地处河北一个位于山西相隔数百里地,分别矗立了一座冰冷的石碑,纪念八十多年前八路...
原创 魏... 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的国家,据说商朝的时候国都里面的人就特别喜欢喝酒,常常通宵达旦的饮酒作...
原创 盘... 第一位:齐静春 人物原型是战国时期法家著名代表韩非子,同样都是受到同窗陷害,英年早逝。 第二位:崔瀺...
原创 赵... 公元961年8月22日晚朝结束时,宋太祖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时,...
殷墟博物馆新馆周年记 殷墟博物馆新馆甲骨展陈。  李玉兰摄 安阳洹水之滨,和风吹拂,草色正在返青,宽阔的水面映衬着蓝天。土...
原创 朝... 说起朝鲜,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的邻国,朝鲜和我国关系一直不错,双方也有着比较频繁的贸易往来,两个国...
贺兰山东麓的西夏官窑(考古中国... 苏峪口窑址出土的精细白瓷瓶、罐、炉。  柴平平供图 宁夏贺兰山与江西景德镇,一东一西,相距2000公...
原创 蒙... 窝阔台汗国 ,是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 及其子孙建立的国家。其领土范围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
原创 弱... 弱小的燕国为何敢对强大的齐国开战,不仅仅只是胆量问题,而是燕国有必胜的理由,曹操打袁绍的时候郭嘉给他...
原创 日... 当一群男人和一个女人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时会发生什么? 这个看似只有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