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第一碑,思韩世忠晚年进退(上)
迪丽瓦拉
2024-11-03 08:38:27
0

原标题:读天下第一碑,思韩世忠晚年进退(上)

苏州灵岩山脚下有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墓园,墓前神道碑有“天下第一碑”的美称,碑文记载了韩将军一生功业。此碑树立的前因后果,更是见证了老将军晚年隐居苏州,推动家族转型的掌故。一碑之间,写尽了盖世英雄后半生的荣辱进退。

中兴佐命定国元勋:碑文里的韩世忠

此碑全称“韩蕲王神道碑”,高约10米,宽2.1米,厚0.3米,共88行,每行150多字,约有14000字。高度与字数在古今碑刻中极为少见,加之韩世忠的影响力,故有天下第一碑的美称。

周梅谷拓《韩蕲王神道碑》拓片 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神道碑一般是在主人下葬时所立,此碑却别有曲折。韩世忠去世于公元1151年,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宋高宗,神道碑却要到高宗儿子宋孝宗时才树立。倒不是宋高宗没有为功臣树立神道碑的习惯。恰恰相反,他曾经为权臣秦桧赐亲手书写“决策元公精忠全德”碑文,武将中的张俊去世后也曾亲书“安民保泰翊戴元勋之碑”。

韩世忠的功劳并非不如秦桧、张俊之辈,关键在此二人都是坚定的主和派,而韩世忠为坚定的主战派,为高宗不喜,其去世后的待遇低于前者。宋孝宗年轻气盛,高举主战旗帜,发誓收复失地。韩世忠的评价瞬间上扬,追封其为“蕲王”,并获得“忠武”谥号,可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相媲美。

韩世忠家人趁势请求为其树碑,宋孝宗立即答允,并亲笔题写“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十字碑额。碑额中间刻有“选德殿书”四小字,选德殿是南宋临安宫殿名,此处代指宋孝宗,相当于笔名。神道碑两边装饰云纹意喻韩家世代荣华富贵,碑额处刻有夔龙纹极尽华美。

碑文由右丞相赵雄草拟,枢密使周必大手书。赵雄以直白的语调叙述韩世忠光辉灿烂的一生。著名的“莫须有”事件也留在碑文上:

岳飞之狱,王不平,以问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王艴然变色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于时举朝惮桧权力,皆附离为自全计,独王于班列一揖之外,不复与亲。

寥寥数十字写尽韩世忠的急公好义,也让“莫须有”三字流传后世,成为秦桧永不能清洗的污点,更令人惋惜岳飞的冤屈。除了“莫须有”事件外,碑文还记载韩世忠反对秦桧议和的事迹:

秦桧还自沙漠,力劝太上屈己和戎,销兵罢将。朝廷遣使交割河南境土,虏亦遣使来议,而使名不逊。时桧主议甚力,自大臣宿将,万口和附,王独慷慨泣涕,章上以十数,为太上开陈和议不可之状。

“独慷慨泣涕”“章上以十数”,表明主和派势大主战派式微。韩世忠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向高宗上书,希望北伐中原。

神道碑历经坎坷。1939年,碑身被飓风吹倒,断裂成十数块。幸得灵岩山妙真和尚多方奔走,邀请各方人士以及韩家后人出钱出力,将断块用混凝土连接固定,重现昔日雄姿。

从碑文记载的韩世忠质问秦桧,以及反对议和,隐约能看到高宗对韩世忠的猜忌。难怪韩世忠晚年被迫退隐苏州,转而为家族子弟谋取后路,退中有进。

《致运使直阁侍史尺牍》韩世忠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又上表乞骸骨:时势使然下的隐退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韩世忠被提拔为枢密使,官阶又往前进一级,实则已身处悬崖边。枢密使掌管军事,相当于副宰相,属于武臣的最高荣誉。宋朝统治者吸取五代教训,执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枢密使一向由文官掌控,名将狄青担任枢密副使,就被逼迫到郁郁而终。

宋高宗把韩世忠放到枢密使位置,就是在提醒对方可以退休。宋朝官场惯例,有功之臣在致仕之前官位再进一步,以高官厚禄退出政治舞台。韩世忠心知肚明,神道碑详细记载韩世忠力辞枢密使一职:

王上表乞觧枢务,避宠丐闲,时论高之。时绍兴十一年也,又上表乞骸骨,不许。除太傅,依前三镇节钺,充醴泉观使,进封福国公,赐第都城奉朝请。

“觧”通“解”,“乞觧枢务”表明韩世忠不敢担任枢密使。“时论高之”则表明韩世忠的态度得到世人的赞同,彰显政治智慧。“又上表乞骸骨”则是韩世忠配合高宗皇帝,两人君臣一场,好合好散。“赐第都城奉朝请”,暗含高宗对世忠仍不放心,在都城给他安家。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十八岁从军,五十二岁退休,一生转战乎南北,奔波于东西,安定福建,清剿江西,巡定两湖,平定苗刘叛乱,黄天荡大破金兀术,扬威大仪,声震敌国。韩彦古总结道:

臣之先臣世忠,发身戎行,逮事徽宗、钦宗,皆着显效。暨委质太上皇帝,自大元帅霸府,洪济于中兴,始终实备大任。仰凭宗社威灵与太上皇帝庙谟神算,摧勍敌如拉朽,芟剧盗如刈菅。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丰功盛烈,光照古今。

“摧勍敌如拉朽,芟剧盗如刈菅”“大战数十,小战数百”,韩世忠杀巨盗强贼如割草,战绩太盛,光芒炫人耳目,不得不退隐了。韩世忠征战大半生,留下一身伤痕,可能已经厌倦刀头舔血的日子。此乃常情,毕竟人不能一直生活在厮杀里,以战场为家。何况韩世忠此时坐拥高官厚禄良田美宅,身边娇妻美妾歌儿舞女,家中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应该没有遗憾了。

绍兴十一年,宋金两国局势缓和。此时宋逐渐务实,认为国力疲敝,无法北上收复失地。金国也明白南国多川泽,骑兵难到,灭宋不过幻想。双方的和谈进入实质阶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宋高宗开始收拾中兴四将,亦即刘光世、张俊、岳飞与韩世忠。

刘光世打仗败多胜少,早早交出兵权回家享福。张俊热心政治转身当文官。岳飞含冤下狱,惨死风波亭。作为有政治嗅觉的大将,韩世忠只能乖乖致仕退隐。

韩世忠交出军权退出官场,却仍未得闲。他与部下长期同生死、共患难结下的关系,对皇权构成威胁。为了消除皇家的猜疑,韩世忠选择采取闭门谢客,不与部下往来,以此保全家人。吴君神

校对 王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通鉴外纪》一书中,北宋的刘恕曾这样描述:姓氏象征着家族祖先的延续,而氏则是用来区分家族中各个分支子...
红色帝王蟹:前苏联的产业革新与... 通常来说,帝王蟹总被视为小资轻奢食材,总是和牛、三文鱼并列。 当然,正如bistro菜单里的黑松露,...
原创 这... 在世界历史上,许多国家曾经合并,形成了联邦,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并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南斯拉夫和捷...
原创 1... 抗日战争进入第二年,1938年3月,115师的林师长不幸负伤,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前线。军队中不可缺少指...
原创 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底蕴深厚,堪称世界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凝结了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的...
原创 他...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
原创 东...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写了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涉及董卓、袁绍、吕布、公孙瓒、刘表、孙...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长期处于非常低下的位置。某些时期甚至流传着“稚草换女”这样的说法,...
原创 日... 哈啰大家好,我是小格!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渗透。其实,日本的间谍活...
原创 为... 权谋与仁政的博弈:李世民与朱元璋功臣政策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
原创 郑... 台北马场町的秋风卷起落叶,郑丽文俯身献花的瞬间,历史仿佛在此刻重叠。这位新任国民党主席在吴石将军就义...
原创 霸... 关于项羽手下的五虎将,历代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根据蔡东藩在《历朝通俗演义》中的描述,项羽的五大将分...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大都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职位,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作为东吴政权的核...
原创 扫... 《——·前言·——》 在清朝历史上,乌雅兆惠曾经扫平准噶尔,收复新疆,但他的名声却远不如左宗棠。这到...
原创 齐...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当属春秋五霸,而在这五霸中,齐桓公无疑是最为传奇、最为卓越的一位...
原创 八... 开国将军里,能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战功赫赫,又能在书桌前笔耕不辍、拿下茅盾文学奖的,怕是只有萧克一人了...
原创 他... 在秦昭王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名叫白起,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还以出色的军事才能闻名。他曾多...
原创 特... 1938年4月的一个夜晚,皖南岩寺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潺潺流水环绕,景色宁静、宜人。然而,就在岩寺...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许褚被称为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他的战斗力十分强悍。然而,如果放眼整个三国天下,能够...
江西吉安:百年书院藏秋韵 赣江如练,环抱吉安城中的白鹭洲。这座形似白鹭浮水的江心洲上,藏着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