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到底有何区别?
迪丽瓦拉
2024-11-03 14:12:05
0

原标题:古代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到底有何区别?

左都御史这个职位,最早诞生于明朝时期,当时专门用来行使监督权,清朝沿用了明朝这项制度,早在皇太极还未入关前就用它来监察文武百官,只不过顺治时期“左都御史”这一名字才正式确立起来。

而要了解左都御史,就必须先弄清楚都察院是干什么的。清朝的都察院与历朝历代的检察机关都有所不同,它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因此对于帝王几乎没有约束力,仅仅是用来监督文武百官。

不过清朝都察院的监督范围很广,上至宗人府、内务府、皇权贵族,下至六部九卿、京都官员、地方官员全都归属他管辖。

而都察院的职能还远远不止是检举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情况,官员的礼仪问题同样由他们负责,上至祭祀天地、祖先这样隆重的典例,下至日常朝见皇帝,只要有官员的言行举止不符合礼仪规范就会遭到都察院之人的弹劾。

除此之外,钱粮赋税、官员选拔、军政民生、司法刑事、科举吏治等事务,这些都是都察院的职权范围。就连文官的政绩考核、武将的评定,都察院同样必须参与其中,甚至于是否按时上班干活、干活是否有效率也需要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为了达到监察的效率,都察院的人在常规监察的基础上,还会不定期临时进行突击抽查,内容包括文书档案的监察与实地处理。一旦发现猫腻,他们就有权直接处罚官员,将他们逮捕入狱,清朝还规定除了重大刑事案件以外的案件,监察人员可以直接审查卷宗亦或是参与审理的整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小事自理,大事请奏”,这充分体现出都察院官员的权力有大。

然而最终的boss还是左都御史,都察院所做这么多事最后都要经历左都御史的考核,这也就是其监督职权的体现。与此同时,左都御史还位列九卿之一,这使得它拥有参与“九卿议”和“廷议”的资格。

所谓“九卿议”,就是指由左都御史、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使司这些人一起对皇帝下达的重大政事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后送交给皇帝审定的会议。而“廷议”则是涉及边患军务事宜,相较之下更具有分量,很显然,左都御史这一职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再来看看右都御史是什么。右都御史是明代及清代前期都察院的职官,在明朝时期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并且品级均为正二品;到了清代前期,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的事情,下手左副都御史起协助的作用,而此时右都御史变成外省总督、巡抚的加封头衔,也就是说某个官员成为一省的总督或者巡抚,他就会自动增加右都御史的头衔。

总结一下,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的区别如下:

定义区别:左都御史是封建社会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的长官;右都御史则为明清两代的官职。

品级区别:起初左都御史的品级是正二品,但是经过一系列升级降级,最后确定为从一品;而右都御史一直都是正二品。

职能区别:左都御史除了负责考核都察院的各项工作以外,还负责参与“九卿议”和“廷议”;而右都御史起先相当于都察院的直系副领导(仅仅比左都御史小一级),后来演变为外省总督、巡抚的加封头衔。

综上所述,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前者一直都是监察机构——都察院的直系boss,后者在发展过程中更多是变成一种荣誉职位,而受古代“以左为尊”思想的影响,左都御史的品级是要高于右都御史的!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发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似乎在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压中国。然而,很多人可...
原创 朱... 朱允炆没听懂朱元璋的警告,否则死的会是朱棣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从草根起家的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但也有许多人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遇到明主,导致他们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读到这...
原创 南... 《宋史》里写突火枪 “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数儿我以前真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根粗竹子塞火药嘛,能响两声吓...
原创 西... 上期的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洛阳方面伪造历史资料的拙劣手段。在无法反驳这些证据的情况下,洛阳...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中,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卓越...
原创 孙... 战国时期,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好奇,屈原是否有后代,并且这...
原创 慈... 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凭借着非凡的权力,牢牢掌控了大清的政局。她的保守政策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加速清...
原创 此... 在我军第三野战军中,粟司令是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尽管当时他只是副司令员,并暂时代理司令员职务,...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
【文史英华】翦伯赞:为“百家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翦伯赞:为“百家争鸣”振铎 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 1959年4月23日,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