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隆祈雨认识王朝的另一面
迪丽瓦拉
2024-11-03 14:37:20
0

原标题:从乾隆祈雨认识王朝的另一面

说起求雨,张宗昌炮轰龙王庙的故事不得不提,鉴于彼时民间对于神明的敬畏,粗人的不按常理出牌既吸睛又令人发笑,但读过吴十洲的著作《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得知,诚心供奉祈雨的古人会因得不到回应而威胁龙王,比起张宗昌这个大老粗来说尚显得文雅克制。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多旱没雨所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对王朝统治来说是致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古代皇帝以亲自参与祈雨祭祀来表达重视,乾隆皇帝可以说是其中最“虔诚”且“积极”的皇帝,从他的诗和文章中能感受到久等雨不来的烦躁和风调雨顺时的狂喜得意,他作为承接天意之人,在祈雨这件事上宛如患上PTSD,下罪己诏,对祭祀仪式不上心的臣子予以惩治,严格实施能得天意垂青的各项祈雨措施。

而透过乾隆的勤恳,我们看到了从“祈雨”两个字上所延展出来的丰富知识点,如雩帝神祗的由来、皇家祈雨用器及祭祀仪式、道佛两教于祈雨发挥的作用,民间祈雨文化活动、与祈雨相关的文学作品戏剧等。而此时西方传教士带来了另一种思路,清王朝对此虽然认可但怀有警惕心,为此错过了进入工业时代的机会。这是一次回望历史、感受近代变局、以现代科学来解析气候与地理现象,将这一条时光脉络印刻在脑海中。

旱灾给一个数千年以农业为主的大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乾隆时期已然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救灾体系,也以此考核官员的赈灾工作是否到位,大力惩治不仁官吏,惩贪除弊,然而即使如此严厉,依旧挡不住贪弊案,以甘肃布政使为首的地方集团式贪污被称为“清朝第一大贪污案”。清朝安置受灾流民除发放银米,还会煮粥赈济,工赈、移民到大西北屯垦也是积极的安置方式。

除自然灾害以外,清廷面对的是人口增长压力、土地兼并、贫富对立问题最终引发的秩序破坏,而这时西方先进的思想大量涌入,追求“新”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开始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庆余年》中,有六位实力接近大宗师的人物,他们的境界几乎触及顶峰,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一位能够突破...
原创 关... 《三国演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小说,其中的英雄人物关羽更是家喻户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广为...
原创 明... 明朝自开国之君朱元璋到覆亡之帝朱由检,共有16位皇帝。然而,位于北京的明皇陵却只埋葬了其中的十三位,...
原创 石... 942年,契丹的皇帝耶律德光派遣使者前来后晋,质问关于后晋招纳吐谷浑一事的情况。面对契丹方面的强大压...
原创 刘...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历史片段,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不仅仅源自于徐庶的推荐,还有众多诸葛亮...
原创 刘...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长时间的纷争与争霸,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三...
原创 李... 引言: 铠甲在身,气吞万里,胸中暗藏着难以言喻的曲折。那熟悉的“秋畦私窃谷”的小偷,寂寞的夜晚下,他...
原创 朱... 历史上有位名人曾说过:“明朝没有明君,清朝也没有昏君。”对此,我的看法截然不同。先不论清朝是否真的存...
原创 历... 第一个反骨仔是魏延,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刘备曾称赞他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杰出大将,魏延的一生中建立了...
刘邦分封制度:汉朝国祚长久的秘... 刘邦分封制度:汉朝国祚长久的秘诀 刘邦建立汉朝之初,面对的是一个历经秦末战乱、楚汉相争而支离破碎的天...
原创 朱... 纵观明朝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初期,凭借其治国有方,尤其在洪武年间,他成功地整顿了朝政,政治形势一...
原创 日... 1939年9月24日,驻扎在正定、行唐及灵寿的日本步兵独立31大队和伪军守备队共约1500人,联合向...
原创 康... 清朝的历史是一段复杂而深邃的篇章,如同一幅难以解读的画卷。如今,许多人谈起清史,常常带着愤慨和不满,...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后被视为皇帝的正妻,她掌握了宫中的内政事务,位高权重。自周朝以来,皇帝的妻子被正...
原创 第... 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之中,很多英雄豪杰的光辉往往会被埋没,直到有一天他们才被识破其真正的价值。而在三国的...
原创 曹...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重要决战,发生于公元199年。当时,袁绍在击败公孙瓒后,控制了...
原创 荆... 荆轲刺秦王:历史的背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不论是历史课本还是民间...
原创 明... 前言: 历史的终结,往往并非轰轰烈烈的爆炸声,而是在一片寂静中缓缓透露出令人不安的预兆。明朝,这个...
原创 诸...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讨曹魏的过程中病逝,享年54岁(53周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家之一,诸...
原创 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因其坚持的独立国策,使得它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