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求雨,张宗昌炮轰龙王庙的故事不得不提,鉴于彼时民间对于神明的敬畏,粗人的不按常理出牌既吸睛又令人发笑,但读过吴十洲的著作《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得知,诚心供奉祈雨的古人会因得不到回应而威胁龙王,比起张宗昌这个大老粗来说尚显得文雅克制。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多旱没雨所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对王朝统治来说是致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古代皇帝以亲自参与祈雨祭祀来表达重视,乾隆皇帝可以说是其中最“虔诚”且“积极”的皇帝,从他的诗和文章中能感受到久等雨不来的烦躁和风调雨顺时的狂喜得意,他作为承接天意之人,在祈雨这件事上宛如患上PTSD,下罪己诏,对祭祀仪式不上心的臣子予以惩治,严格实施能得天意垂青的各项祈雨措施。
而透过乾隆的勤恳,我们看到了从“祈雨”两个字上所延展出来的丰富知识点,如雩帝神祗的由来、皇家祈雨用器及祭祀仪式、道佛两教于祈雨发挥的作用,民间祈雨文化活动、与祈雨相关的文学作品戏剧等。而此时西方传教士带来了另一种思路,清王朝对此虽然认可但怀有警惕心,为此错过了进入工业时代的机会。这是一次回望历史、感受近代变局、以现代科学来解析气候与地理现象,将这一条时光脉络印刻在脑海中。
旱灾给一个数千年以农业为主的大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乾隆时期已然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救灾体系,也以此考核官员的赈灾工作是否到位,大力惩治不仁官吏,惩贪除弊,然而即使如此严厉,依旧挡不住贪弊案,以甘肃布政使为首的地方集团式贪污被称为“清朝第一大贪污案”。清朝安置受灾流民除发放银米,还会煮粥赈济,工赈、移民到大西北屯垦也是积极的安置方式。
除自然灾害以外,清廷面对的是人口增长压力、土地兼并、贫富对立问题最终引发的秩序破坏,而这时西方先进的思想大量涌入,追求“新”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开始书写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