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和徐庶都是军师,为何关张对他们态度截然不同,他如何破局
迪丽瓦拉
2025-08-26 03:32:54
0

#三国风云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第一个军师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在刘备去寻访贤才的路上,听到有人高声唱歌。刘备听出歌词中的豪情壮志,十分欣赏,于是结识了化名单福的徐庶。徐庶也因此成为了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并且为刘备出谋划策,建立了战功。

徐庶在帮助刘备打退了曹仁的进攻,尤其是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被曹操查出了真实身份。曹操用计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不愿意担负不孝的名声,便离开刘备到了曹操那里。走前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向刘备保证,不向曹操再设一谋。二是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

刘备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为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闻,他亲自三次前往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在第三次,刘备找到了诸葛亮,两人一见如故,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了著名的《隆中对》。在刘备的诚邀之下,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为刘备的军师。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关羽、张飞对徐庶和诸葛亮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徐庶和诸葛亮都是军师,可是关羽、张飞对徐庶的态度要比诸葛亮要好得多。徐庶指挥作战,关羽、张飞毫无怨言,应声而去。等到了诸葛亮这里,两人推三阻四,故意刁难。如果不是诸葛亮事先有所准备,借了刘备的剑印来号令,张飞在当时就会跟诸葛亮抗争起来。那么,为什么同是军师,关羽、张飞对徐庶和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首先,是诸葛亮和徐庶的出身不同。

我们从书中看徐庶的出身,就知道徐庶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他倒是一个侠客之流的人。徐庶年幼学剑,长大后为人出头报仇杀人,被官府抓获。在被同伙救出后,经过生死考验的徐庶才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学得了一身的本事。这种人,虽然有着文士的外表,而实际内心还是侠客的内心。

而诸葛亮则是一个文人出身,平日里注重个人的修养。我们可以从他隆中草庐的摆设,就可以看到他超凡脱俗的气质。他不但文质彬彬,还注重外表修饰,身披鹤,羽扇纶巾。这与草莽之人是格格不入的。

而刘备兄弟三人,除了刘备曾经在卢植那里学习过,关羽、张飞都不是文士出身。其中关羽是因为仗义杀了当地的土豪,逃走在江湖。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起兵匡扶汉室,其实本性都是草莽英雄的本色。他们不用说,自然和徐庶是一路的人,也很快打成一片。由于双方交流通畅,自然隔阂就少。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一身文人习气,让关羽张飞对于他敬而远之。个人的性格习惯不同,也自然造成了交流之间的障碍。

二、是诸葛亮和徐庶的来历不同。

徐庶加入刘备阵营,是属于毛遂自荐的性质,主动来投奔的。这让关羽和张飞感觉双方是有着共同的理想的。而且徐庶平易近人,毫无架子,让关羽张飞感到很好接近。

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并不是主动来投奔的,而是经过多人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关羽张飞虽然听他人对诸葛亮的赞扬,可是没有亲眼见过他的本事。两人都是见多识广之人,对诸葛亮自然心中怀有疑虑,怕别人的赞扬是夸大其词。而且刘备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关羽张飞心中也有不满的情绪,自然对诸葛亮没有好感。

这是因为,在他们心中认为,刘备连续去寻访诸葛亮,还给他的家人留言说明自己来访,诸葛亮一定知道了刘备的诚意。那么如果和自己阵营一心,也该有所表示。可是诸葛亮依然不闻不问,让刘备继续去请他。在关羽张飞来看,诸葛亮的架子未免太大了。

三、徐庶和诸葛亮的地位不同。

徐庶来到刘备的阵营,就是老老实实给刘备出谋划策来的。他在刘备的阵营中,对关羽张飞的位置构不成威胁。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徐庶也是十分有分寸的。徐庶从来不亲自指挥作战,而是向刘备提出建议,由刘备来布置任务。徐庶的这种做法,使得关羽张飞感到认同,所以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可是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的做派和徐庶完全不同。诸葛亮在向刘备献出了《隆中对》之后,就成为刘备心目中的谋划全局之人。刘备和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这都是昔日刘备对待关羽张飞的作风,这当然会引起关羽张飞的不满。而为了平息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说出了如鱼得水的话来。这虽然让关羽张飞不再说怨言,但是却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而在指挥作战方面,诸葛亮也和徐庶不同。诸葛亮直接就排兵布阵,指挥刘备的部下。关羽张飞的心里只认可刘备的指挥,自然不会服气。诸葛亮只得先借了刘备的剑印,才压制住关羽张飞。因为关羽、张飞心里明白,再这样下去,诸葛亮在刘备阵营的位置一定会举足轻重,至少是文官之首。那么,在将来,诸葛亮对自己的位置的冲击在所难免。

四、诸葛亮化解关羽张飞敌意的办法。

作为刘备的主要助手,诸葛亮也当然知道关羽张飞对自己的态度,也知道他们对自己态度的起因。因此,诸葛亮对于关羽张飞采取了对症下药的办法,各个击破。

首先,在博望坡战斗之前,他尽量减少和关羽张飞的摩擦,主要是依靠刘备出面来进行调解。刘备对口出怨言的关羽张飞说,自己得到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有了刘备的调解,就给了诸葛亮以缓冲的时间。

其次,诸葛亮在博望坡之战中一炮打响,解除了刘备集团对诸葛亮能力的疑虑,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在博望坡之战中,诸葛亮充分发挥了自己运筹帷幄的才能,用兵如神。自己坐镇中军,指挥刘备的将领,用火攻轻易的就打败了十万曹军,获得了刘备集团久违的胜利。

第三,抓住张飞的性格,先收服张飞。张飞此人礼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诸葛亮抓住张飞的这个特点,先用胜仗来展示自己才干,深深折服了张飞。在博望坡之战后,张飞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成为诸葛亮的支持者。并且张飞虚心好学,向诸葛亮学习兵法,为日后作战打下了基础。

第四,对关羽软硬兼施,收服关羽。在刘备阵营中,诸葛亮最难收服,也是最后一个收服的人就是关羽。关羽这个人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他本身就和诸葛亮这样的文人士大夫有隔阂。诸葛亮对这样的人,采取了多种手段。

他先是在《隆中对》中专门为关羽留了一个位置,让他率领荆州的军队北伐宛洛。这解除了关羽的后顾之忧,为他确立了武将之首的地位。然后,诸葛亮用自己的战功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让关羽无懈可击。最后,在华容道,接着关羽立下军令状,放走曹操,才算最后收服了关羽。

结语: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军师,但是关羽、张飞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两人的出身、来历以及在刘备集团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但是,诸葛亮机智灵活地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化解了这些矛盾。

在诸葛亮的运作下,逐步的收服了关羽和张飞,使得刘备集团凝聚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在日后的战斗中,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刘备集团共同努力,终于白手起家,建造了蜀汉的基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发... 公元1492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哥伦布到达了美洲。传统上一般会说是“哥伦布发现新...
华人华侨华裔有什么区别?很多人... 自古代社会开始人口就有了迁移历史,除过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为了生活方便而在国内省份之中的移动居住之外还...
原创 死...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国家的领袖都是核心人物。也正是因为国家领袖的责任重大...
原创 最...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王朝的更迭如同星辰的闪耀与熄灭,每一个强盛的王朝都以其独特的辉煌照亮了历史的...
痛悼!他于3时10分逝世…… 3月4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刘祖熙教授,...
原创 古... 万历十年春,明朝永宁公主跪在深宫泣血控诉,她那位缠绵病榻的驸马竟是朝臣受贿安排的"病秧子"。这场震动...
星空有约|角木蛟与亢金龙:三月... 宋金时期的青龙壁画。新华社记者王学涛 摄 公历三月、农历二月,入夜时分,星宿“角木蛟”“亢金龙”渐次...
原创 司... 在三国中,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绝对算得上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天才级别选手,可两人在政治上的愿景却是...
邹韬奋遗嘱原始版首次展出!徐伯... 于1932年创立的生活书店是三联书店的前身,它的发展离不开两位灵魂人物。一位是它的缔造人和总设计师—...
如秦王采纳60万灭楚建议,王翦... 秦始皇在位的第二十二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225年那会儿,王翦的儿子王贲干了件大事,他把黄河大堤给扒开...
海陵谷寮:一口古井 八百春秋 海陵试验区闸坡镇谷寮村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至今还保留很多古遗存 在村中有一口800多...
原创 中... 提到晚清,不知道多少中国人都会扼腕痛惜,据统计,满清政府一共签订了1356条不平等条约内容,光我们比...
原创 曹... 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兵器,被称为“短兵之祖”。剑的创始具体年代难于考证,《广黄帝本行纪》记载,...
明朝“内阁”是怎么来的,真的比... 全文共3284字 | 阅读需11分钟 在很多人眼中,明朝似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明代君主似乎全是“...
原创 魏...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整部《三国演义》有这几大看点,一是枭雄们的纵横捭阖,二是谋臣们的运筹帷幄,三是...
原创 为... 导读:关于《隆中对》的从三分天下到汉室可兴的两步走,按照小编的粗浅理解隆中对就是个三分天下计。而一统...
原创 豫... 【开国中将张国华40】 1948年初,随着我野战军及蒋军部署的再次调整,豫皖苏中心区已无蒋军的正规...
原创 钱...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
原创 原... 1279年正月,海风呼啸,波涛汹涌,南宋王朝在南海之滨悲壮地走到了最后一刻。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
原创 白... 历史如果有黑白之分,那么必定会有灰色存在。 这黑白灰就是社会主旋律,也是为人的三重境界,黑色属于潜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