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的儿子个个龙虎,诸葛亮的儿子却很平庸?我看未必
迪丽瓦拉
2025-08-26 06:33:20
0

在三国中,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绝对算得上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天才级别选手,可两人在政治上的愿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诸葛亮主张的是忠于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懿主张的是步步为营,取而代之。

在两人不同的愿景之下,造就了后代不同的结局,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汉兴盛努力奋斗,就算自己死后,也希望子孙后代继续坚持下去,而司马懿为子孙后代奠定了一定霸业基础,死后子孙后代可以步步为营。

在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后,可以说剩下的事情就得靠年轻人去自己拼搏了,从当时的历史结果来看,我们会发现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为司马家后来的江山奠定了扎实基础,可以说两人都是人中龙虎,反观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孙子诸葛尚,都在绵竹之战战死,一生似乎没有什么建树,也不得志,为何司马懿的儿子个个龙虎,诸葛亮的儿子却如此平庸呢?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对比

可以说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存在,恰好就是三国当时英雄惜英雄的典范,只有有了诸葛亮,才能衬托出司马懿的才能与存在必要,也只有有了司马懿,才能突显出诸葛亮的厉害之处。

两人相爱相杀了大半生,总共有过两次直面交战,一次是第四次北伐的卤城之战,另外一次就是五丈原之战,两次直面战争,第一次以司马懿失败告终,成为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败仗,第二次司马懿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不出战,以此活活将诸葛亮熬死了,自己也算是扳回一局。

从两人大半生的争斗来看,诸葛亮在整体实力上是要比司马懿略胜一筹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打败司马懿,至于政治谋略等方面,其实两人还是旗鼓相当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两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终极愿景有所不同。

诸葛亮是典型的儒生思想,尊崇仁、义、忠、孝,他认为获取天下应该取之有道,对待有恩于自己的刘备家族更应该是忠诚以待,对待天下苍生应该像刘备那样以仁义为主,不可滥杀无辜。

有了这种思想之后,诸葛亮就算后来在刘备去世后,自己手握蜀汉实权,也从来没有过篡权的想法,而是始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的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生命,有人觉得刘禅太傻,要是诸葛亮取而代之,有可能情况会更好,可是那样诸葛亮就已经不再是诸葛亮,并且也不值得后人称赞了。

司马懿与诸葛亮就是截然相反的,他不看重过程,更加看重的是结果,所以对于是否忠诚,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通过自己努力,步步为营,实现自己最终谋权篡位的目的。

曹操显然是看出了司马懿的野心,所以教导后代曹丕等人不能过于重用司马懿,曹丕终其一生都在考验司马懿,司马懿在曹丕时期自然没有办法做出什么大事情,一直到后来的曹叡,实在是无人可用,才不断重用司马懿,给了司马懿后来篡权的机会。

司马懿的理念就是,只要能够实现篡权的目的,一切手段都是可用的,比如在高平陵之变中,不管是阴养三千死士,还是后来一举将曹爽灭三族的行为,从严格意义上而言都是不仁不义的残暴行为,曹爽就算有错,也不至于灭三族,司马师仅仅是一个臣子,却敢公然阴养三千死士,关键司马懿知道后还觉得司马师很棒。

也就是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不同的愿景影响下,后代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差距,下边我们接着来看一看司马懿儿子与诸葛亮儿子的区别。

司马懿儿子与诸葛亮儿子对比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司马懿的儿子代表司马师以及司马昭,这两人是司马懿的嫡子,除了两人之外,司马懿还有7个儿子,其中老九司马伦还参与了后来西晋司马家族内部的八王之乱,自立为皇帝,是司马懿儿子当中唯一一个称帝的。

当然其余儿子我们暂且不说,今天就单纯说一说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是司马懿儿子当中最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最出名的。司马师的能力我们不需要多说,整个高平陵政变,可以说是司马师才是真正的老大,不管政变前阴养三千死士,还是政变中镇定自若的指挥,都充分证明了司马师能力不凡,就连司马懿也赞扬司马师。

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也能顺利搞定第二次别人对司马家族的反对(淮南二叛),并且直接把皇帝曹芳换成曹髦,雷厉风行的手腕,让人不得不对司马师能力表示肯定。

司马昭虽然没有司马师那种魄力,但好歹也是能够搞定淮南三叛,并且任命钟会、邓艾等人灭了蜀汉,将自己地盘增加,为后来司马炎称帝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三国的统一做出贡献,由此可见,司马昭也绝非等闲之辈。

反观诸葛亮的儿子,养子诸葛乔年纪轻轻就去世,没有过什么建树,儿子诸葛瞻,受到诸葛亮的蒙阴,在诸葛亮死后得到刘禅重用,可是在史料记载中,除了绵竹之战外,似乎没有其余关于诸葛瞻的记载。

关键是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大军,居然被邓艾偷渡阴平的二千士兵击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瞻军事能力应该一般,再从诸葛瞻临死之前所说的一句话,自己一生有两大遗憾,对内不能牵制黄皓,对外不能控制姜维,由此可见,诸葛瞻的政治能力也是一般的,至少比起诸葛亮来,还是相差甚远。

经过这些对比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就单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结果来看,确实司马懿的儿子要比诸葛亮儿子优秀很多,可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司马懿儿子真比诸葛亮儿子优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取向问题,要是仅仅以结果论成败,那似乎司马懿的儿子成功一些,可是一旦我们以过程或者是做事的手段来讨论成败的话,毫无疑问诸葛亮的儿子才是成功的,为何这么说呢?

最开始我就说过,司马懿做事情是不择手段的,这个特点刚好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以及司马昭,所以后来司马师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是不择手段的,最明显的就是阴养三千死士,明明自己吃着曹魏的军饷,却在私底下养着三千死士试图谋反,这种行为从儒家思想来看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可是司马懿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只要能够得到结果,不需要去管过程和使用的手段如何,这就是司马家族当时的家教,有了这种家教之后,司马师可以轻易直接把皇帝废除换成另外一个,有了这种家教之后,司马昭可以杀皇帝,有了这种家教之后,司马炎才敢篡权改朝换代。

要知道曹操比司马家族更有实力称帝,可是为何曹操没有称帝呢?最主要原因就是曹操深刻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等到有足够好的机会到来,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称帝的时候,自己再称帝,反观司马家族,他们是不管有没有机会,自己先称帝再说,谁不服就把谁杀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从司马家族上位的过程来看,无异于就是一场考试作弊,明明他们都是普通学生,可是却直接去把老师的参考答案抢来抄写了,谁要是敢说他们,他们就把谁灭了,试问这样的一种做事手段,是我们所提倡的么?这样得到的结果,就算再好,又怎么能算成功呢?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自己完全可以靠着父亲的关系去走捷径,可是他没有靠着父亲光环去做任何事情,而是坚持父亲所教育自己的那些东西,做人要知道仁、义、忠、孝,所谓仁,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私利而草菅人命,所谓义,就是可以为了大义舍生,所谓忠,就是忠于国家,所谓孝,就是孝顺父母。

诸葛瞻在自己的私利以及国家利益面前,他只能选择不断忍让,所以才会导致自己对内无法制衡黄皓,对外无法控制姜维,试问要是诸葛瞻也像司马师以及司马昭那样不择手段,或者说诸葛亮就已经像司马懿那样篡权,那么诸葛瞻的结果显然要比司马师和司马昭更好。有的时候,想要走捷径很简单,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也很简单,但是从长远来看,那就是自欺欺人,不信我们继续来看看司马家族创建的西晋王朝。

走捷径可以获得短暂收益,可是从长远来看,必然是得不偿失的,司马家族建立起来的西晋,仅仅经历过司马炎一个皇帝之后,就开始动乱不已,关键这些动乱还不是来自外力,而是产生于内部,我们熟知的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族内部争夺权力的典型。

为何这些王爷要内斗呢?这就是司马懿家教的问题所在,总强调不择手段,只看结果,子孙后代都很好遗传了父辈的做事风格,开始不择手段也不管国家利益,去争夺属于自己的利益。

他们内斗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以及西晋的灭亡,前前后后,司马家族总共经历了四个皇帝,分别是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以及司马邺,但是后边三个皇帝都是傀儡皇帝,活得生不如死。

更加糟糕的是,因为司马家族产生的内乱以及导致的外族入侵,促使我华夏民族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屈辱,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司马懿的后代不仅没有什么建树,还成为了历史罪人,要是没有他们那么乱搞一通,怎么可能出现外族入侵那种事情呢,毕竟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

反过来看一看诸葛亮的后人,虽然诸葛瞻在绵竹之战去世了,但是诸葛亮还有一个有史料记载的儿子诸葛京,这个儿子一直隐忍,后来司马炎还重用了诸葛京,让诸葛家族得以延续,诸葛京得以善终,诸葛亮的后人自然是不少的。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但是在历史面前,却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诸葛家族在那个时代的坚持,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么?很多事情,也许我们不能单纯从表面来看,需要深层次进行分析方可,在这个社会上,有德无才之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有才无德之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危害,远远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结语

不管什么时代,有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比如人们的主流价值观,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更加提倡人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发展,而不是不择手段走捷径,虽然说慢慢发展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但是至少不会危害社会,而那些不择手段的人,就算他一开始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从长远来看,依旧是弊大于利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天... 天宝之变:楼前百戏竞争新,十龄童子获牙笏 话说杨贵妃蛊惑唐玄宗,经长生殿密誓后,愈得宠幸,就是三国...
原创 都... “燕瘦环肥”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一词指的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妃子——赵飞燕以及杨玉环的身材特色...
原创 溥... 为谋权力,勾心斗角,这是社会各个阶层永恒不变的定律。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其实这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皇...
原创 黄...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势力开国皇帝。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大军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
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
原创 秦... 说起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威振四海,一统六国后,不但身份证只有一种,度量衡、道路要统一...
遥遥领先:惨遭清朝封杀的近代外... 作为清朝历史上的外交先驱,郭嵩焘虽来自湖南,却与曾国藩、左宗棠等武夫有着截然不同命运。他早于几乎任何...
原创 抗... 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许多将领不仅在战场上屡创佳绩,还有一些被国民党授予了军衔。虽然这些将...
原创 唐... 作为《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前传作品,《唐人街探案1900》(以下简称《唐探1900》)把故事舞台从现代...
原创 现... 【历史】从近现代历史来看,英国和法国可以说是一对冤家国家,这两个国家几乎是同一时期崛起的,也是同一时...
原创 民... 在文学经典《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叫做“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说的是那一些能够超凡脱俗的人物...
原创 清... 综述 妾年未满五十者,必与五日之御。则知五十之妾,不得进御矣——《礼记内则》 年满五十岁的妃子都不能...
原创 三... 在东汉这个战乱不断,群雄并起的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勇猛过人的武将:像邢道荣、典韦、吕布等人,可他作为三...
家族荣光: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 在河南省兰考县的一个幽静庭院中,鲍先生悉心珍藏着一枚珍贵的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这枚铜币是他祖父...
原创 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昔日三顾之 礼 得卧龙出山相助,而卧龙不负所望几经...
原创 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原创 若... 关于陈塘关被屠城,小时候的我们会认为是,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三太子,因此东海龙王一怒之下就淹了陈塘关。...
原创 明... 从古至今,县这个地儿划分一直都是个挺重要的单位。不管是知县还是县令,都是管这个县的最大的官。 知县与...
原创 怛... 怛罗斯之战的战败,真的是唐朝退出中亚、丢失西域的原因吗? 唐军 网络历史圈有这么一种唱衰唐朝的声音,...
四川启动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专...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加强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