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经典《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叫做“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说的是那一些能够超凡脱俗的人物,不管何时何地都能够率性自然,不拘于事也不拘于人。但是后来这一句话却成为了很多人让自己纵情声色的借口,尤其是在民国时期,便有着为数众多的学问大师,以此为名而抛弃了糟糠之妻。
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甚至于有的学者将其与古代的“春秋战国”相提并论,说是在大动荡的时期,便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因此便能够有众多的大师层出不穷,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以及沈从文等人,但他们在名满天下的同时,也有着另找新欢的事情。
鲁迅的发妻叫做朱安,是父母在他成年以后就给定了的,也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进入周家以后便一心服侍鲁迅的长辈,但是鲁迅却从未与她有过半分亲近,也没有与其离婚,便与许广平在一起;郭沫若一生中结婚3次,但是与他有着亲密关系的女性却有5位以上,更有女子因她而自杀;徐志摩抛弃了张幼仪,却对不喜欢自己的陆小曼百般追去,最后还因此丧命……
可以说在民国时期,这一些抛弃发妻的民国大师是数不胜数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他们最早结婚的时候,基本是由父母包办的旧式婚姻,与个人的感情基础极为薄弱,乃至于没有,思想观念也极不契合;而等到他们稍有力量之后,便开始追随“恋爱自由”的潮流而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爱情,同时以成名后的声名地位也很容易追到自己想要的女子,于是这种事情便屡见不鲜。
在那一众大师之中,胡适可谓是极为亮眼的一个异类,尽管他也是由父母制定的包办婚姻,但是在一生之中他却始终对结发妻子不离不弃,真正做到了不论贫穷富贵还是健康疾苦,都不抛弃不放弃,但其实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胡适,与他那完全在老人决定下成为自己妻子仅仅认识几个字的江冬秀,在思想观念上也有着极为悬殊的差异。
甚至于胡适本人也曾经闹出过婚外情,但是最终还是回归了家庭,这却是为何呢?有人说是因为江冬秀本人性情泼辣,令胡适不敢反抗,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毕竟胡适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到江冬秀,语气中并无畏缩之意,反而是满怀感激之情,既是感激她对自己长辈的照顾,也是感激在那一些生命艰难的日子里,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鼓舞与帮衬。
胡适在日记中记载,有一段时间因为生活艰难,于是夫人江冬秀就去邀请其他的教授夫人到家打麻将,通常都能够赢到一些钱,便以此项收入作为当月的花销。文字看似搞笑,但是当时胡适的心中必然满是酸涩,对于自己夫人的感情更是由感激而添了几分敬重。
这是一个与他度过了众多艰难日子的女人,又怎么可能会离开呢?需知年少时自认为甜蜜而炽烈的爱情,往往只是昙花闪现般的火光,而那一种历经艰险却始终携手共行的感情,却能够历久弥坚,便如陈酒老而弥香。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