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明代书法概述
迪丽瓦拉
2025-08-26 05:03:29
0

其实在元代私人鉴藏一节之后,《中国书法史·元明卷》还有一节简略介绍了元代刻帖,但元代刻帖实在乏善可陈,于是我们略过了。这一篇始,我们直接来读明代书法,本文先对明代书法做全面的概述。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至1644年,李自成起义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明代统治共历276年。明代的书法史,也以此近三个世纪为限。

明代的书法,大致可以分为三期,如图:

(明代书法分期)

从明初洪武时代到成化时代(1368-1487),可视为前期,此期元代遗民中当以宋克为最显,而明代书家以馆阁体书家为主,以沈度为代表。此期时限一百多年,是书史上漫长的低潮期;

弘治,历正德、嘉靖隆庆时代(1488-1572),可视为中期,此期内代表书家如吴门书派的文徵明祝允明等。这八十四年的书法,是从低潮向高潮的转变期;

万历时代以后直至明末(1573-1644),可视为后期,此期内代表书家如徐渭董其昌王铎等,这七十一年的书法,是个性解放思潮的变革期。

一、明代书法前期概述

这一时期有两件事值得着重提起:一件事是明太祖朱元璋恢复科举,并以八股取士。对科举文章有严格的要求,《明史》有载: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明史》卷七十)

为了统治需要,朱元璋需要统一天下士人的思想。以皇家规定推出的教材和形式上限定严格的八股文,以程、朱理学为指归,这实际上是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套上了精神枷锁。要走上仕途,就不能放纵自家的想法,于是,诗歌与书法上的“台阁体”应时而生。

朱熹的书法观,抹杀个性,与其理学思想相一致。他不喜欢宋代的苏、黄,认为“字被苏、黄乱写坏了。”他认为蔡君谟的书法“字字有法度,如端人正士,方是字”(详见前面文章朱熹书论部分),以朱熹的理学思想为取仕先决的科举制度,实际上间接性地强制明初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接受朱熹的书法观。

(明成祖像)

第二件事是明成祖自己喜爱书法,复授中书舍人职,专一在宫廷写制文,并在中书舍人中选拔二十八人专习二王书。要有前途,就要学书法,学书法,又被限制在朱熹理学思想之内,书体又限制在制文格式之内,这就有了“台阁体”。

类似印刷体一样的“台阁体”消磨了文人书法家们的个性与书法热情,因此,明初的书法家虽多,但书风大体平庸无味,这一百多年,实是书史漫长的低潮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种限制之下,赵孟頫书法在整个时代都占据着上风,因为赵的书风本身就是规矩的,复古的。

另外,由于书家们反对宋人崇尚意趣的书法观,使书法的发展走上少意味、重功力的方向。

二、中期地域性书法的崛起

明初书风至明中叶始有改观。

自成化至嘉靖年间吴门派书画于苏州崛起,以苏州为中心,松江、昆山、常熟嘉定嘉兴一带书风大盛。

因为这些书法家群体所处之地地域集中,进而形成了相应的书法流派,这成为明代书法发展的突出现象。王世贞所记“天下法书归吾吴”是真实可信的。

因为沈周、文徵明等人,多为仕途失意而诗、书、画兼长的文人,他们的艺术观有别于宫廷书家,所以,他们的书风中散发出自由的创造精神,在书法传统的继承上,也与明初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中,沈周学黄庭坚,吴宽专攻苏轼,李应祯则强调追溯本源,由宋、元上追晋、唐。由于吴门书家群人数众多,他们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明初以台阁体为主流的书坛大势。

吴门书派,声势浩大,书家甚多。吴中四大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之后,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及文徵明弟子陆师道周天球、王徲登等均有书名,但由于后学者不知源头,往往以前辈书家为仿效对象,至万历年间吴门书派日趋平庸,亦无突出建树者。

值得一提的是松江华亭董其昌,他高标自许,独张门户,创立“云间派”(也称“松江派”“华亭派”),与吴门派分庭抗礼,遂使该地区书法再次振兴。其书风一直影响到有清一代的帖派发展。

三、后期个性解放

明嘉靖至隆庆年间,明代前后“七子”统领文坛达四十年,知识阶层在“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思想笼罩之下,七子的复古,锋芒直指被“八股文”束缚的文风,由此,“台阁体”书风也大受打击。

(明前后“七子”)

明中叶后,美学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万历前后,

从经济领域说,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及市民阶层的崛起;从思想文化领域说,是泰州学派的兴起及禅宗的流行,这两个方面是互为影响、互相促进的,其结果是出现了一个轰动一时的、以个性解放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一个被王夫之称之为“天崩地解”的时代。

从经济领域到意识形态,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的变化。一切传统的道德、理想、观念,都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美学思想领域也不例外。个性解放的思潮,就是明代美学的时代精神和特点。(《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二卷)

其实,这种个性解放,在明中期就有显现,比如,祝允明的书法受禅宗思想影响,在书法中出现狂放不羁的情性。徐渭亦是禅宗信徒,袁宏道评价他“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是真正的“字林侠客也。”

(明神宗)

其实,万历间的董其昌也受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不过他不以狂放不羁来抒写情怀,而以另一种形式,在书法上追求简淡空灵,这其实也是一种个性,使他在书法上独开门户。

到了晚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风格各具面目,应该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同时代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闪烁着时代的光泽。

最有意思的是王铎,他崇尚狰狞之美,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鼓吹奇怪、胡乱,他的美学思想中充满了“惊世骇俗”的胆魄,无怪乎他疾呼“他人口中嚼过败肉,不堪再嚼。”但千万不要只看到王铎的这一面,他同时还孜孜不倦地临习《阁帖》,还说自己“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他不愿被别人称为书法上的“野道”。

总之,晚明书风的变革,一洗明代中叶之后陈陈相因的陋习,使书坛出现了众多个性强烈的面貌,在书法形式美方面均有可贵的探索和成就。

徐渭为其先锋,书风特立,董其昌书法虽有个性,但却不狂不怪。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诸家各有所长,影响者最大的就是王铎。

四、综述

总结一下,明代书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其一,明代初年朱元璋虽摒弃蒙元旧习,但赵孟頫的书法,由于与其推行的程、朱理学并无矛盾之处,所以,以赵氏书法为代表的元代文人书法,在明初文人书法家中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尽管官方推崇台阁一体,但从元代直接过来的宋克、俞和等人的书法仍有着相当的“市场”,追踪者不乏其人。可以说人书法一线相传,人明后从未断绝,尤其是在苏州、松江一带。故明代书法与元代书法在追宗晋唐的线路上并没有质的区别。

其二,明前、中期书家多有不深察书法流变之弊,对书法的认识重形质过于重神采。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因素,也与明代书家多为画家之原因相关。画家敏锐于造型,在书法中自然也对结字的姿态和章法、墨法格外强调,书法外形式的发展常常使人忽略内形式——笔法的重要,所以明人书法在姿态上的变化虽不乏趣味,但既上追晋、唐不足,又输入新质欠缺,因而较之宋代,明代“帖学”的意蕴有所减薄。这是明代书法重视姿态的主观因素。

其三,明代书法的装裱形式,由于时代因素及清玩文化的影响,有了空前的发展。今天所能见到的书法样式在明代大体完备。

晚明的书家,如徐渭、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在大幅作品的探索上作了许多努力,并已经认识到大幅作品与用笔空乏间的矛盾,至王铎尤注重用笔与用墨的关系处理,他的大幅作品已较成功地解决了怎样耐看的问题。同样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明代大幅作品的大量出现,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书法形式美的内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将书法从“捧在手上”展玩的欣赏变为“挂在墙上”的欣赏,这一过程主要完成于明代。

后面的文章,我们会陆续一一介绍明代书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能人义士,他们有的带头反朝廷,有的却领头救国家,扶人民。不过,要数影响深...
浙江绍兴发现越国“排屋”遗存:... 绍兴3月4日电(项菁 周能兵)据浙江省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消息,近日,位于绍兴滨海新区斗门街道的...
原创 诸... 谈起诸葛亮,相信大家都包含着敬佩之情,因为诸葛亮的存在,仿佛智慧星下凡一般,拥有无尽的才能与谋略,因...
原创 溥...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都是跌宕起伏的。从九五至尊到普通老百姓,他的经历可以说是所有大清皇帝中最为...
原创 雍... 编辑丨霹雳小海兰 排版丨后宫冷婶儿 同样都是皇帝,康熙生了55个孩子,乾隆生了27个,唯独咱们四大爷...
原创 占...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曾经历过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列强的侵略,犹如一道道沉重的伤疤,刻在这片古...
原创 溥... 溥仪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传奇,他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位皇帝,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溥仪是汉奸...
原创 中... 中国最神秘的一个朝代,长达1600年,世界各国却不承认其存在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历史非常悠长,除了...
讣告!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初世宾先...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简牍学家、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初世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3月2日...
二战后英国为何放弃印度殖民统治 二战后英国为何放弃印度殖民统治 往昔,英国凭庞大殖民版图屹立世界之巅,“日不落帝国”威名赫赫。印度乃...
原创 诸... 说到《三国演义》人们就会想到那个神奇的军师--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履出奇计。那么这样一个人...
原创 朱...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明朝朱棣登基这一事件,既波澜壮阔,又笼罩着重重谜团。朱棣凭借 “靖难之役” 登上...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满族最开始是一个渔猎民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化成...
鉴真东渡日本从哪出发的?这个千... 迟重瑞饰演的鉴真 鉴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高僧,他多次出海,想要远渡日本弘扬佛法,由于种种原因失败,终...
这十大博物馆最能代表中国五千年... 今天咱来唠唠那些最能代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博物馆,毫不夸张地说,它们一出场,其他博物馆都得喊声“大哥”...
原创 三... 三国蜀汉,先主刘备分荆据益,麾下卧龙、凤雉、五虎脍炙人口,其功业为人喜闻乐见。今盘点蜀汉一朝,共战将...
原创 欧... 百年来,欧洲各国和美国在打压俄国(苏联)上总是能取得一致性的意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宗...
原创 古... 前几天一个朋友突然问我,说觉得那些悬棺墓葬十分神奇,很好奇都是怎么安放在悬崖峭壁上的呢? 其实这个...
41件珍贵流失文物已返还中国 这是由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返还我国的部分文物艺术品(拼版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国家文物局供图...
原创 韩... 2001年, 在韩国大邱郊外的亩地里,四个男人捧着菊花来到了一个墓前。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