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好多封建王朝,其中康乾盛世是最有名的,而且时间最长。那啥叫盛世呢?说白了,就是国家得统一、政治得稳当、经济得发达。特别是看一个国家的钱袋子鼓不鼓,最能瞧出它是兴盛还是衰败。咱们就拿清朝康熙到道光这段时间的国库存银来说事,瞅瞅清朝是怎么从强盛走到衰败的。
【康熙朝的国库存银】
清朝进了关后,顺治皇帝在位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打仗,想要统一全国。到了他晚年的时候,基本上打败了前明朝和那些农民起义军,统治了整个国家。但是呢,那时候国家花钱如流水,国库里头基本没啥银子剩下。
康熙早期时候,全国的打仗事儿都差不多收尾了,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到了康熙六年的那会儿,国库里头攒下了249万两银子,这就算是清朝管钱部门的头一笔存款,也是个新开始。
从康熙六年起,一直到十二年,国库里的银子一年比一年多,很快就涨到了2136万两。可好景不长,三藩之乱一起来,军费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之前攒下的银子几乎都填了这个窟窿。康熙皇帝没办法,只好开了捐钱买官的先例,但就算这样,也只是勉强能维持开销。
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朝廷又收复了台湾,财政状况开始慢慢变好。到了康熙二十五年,国库里已经有了2605万两银子。接下来的十年里,国库的银子越来越多,先是超过了3000万两,然后又突破了4000万两的大关。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国库的银子达到了4737万两的最高点。
不过接下来的三年里,银子一直不断减少,这都是因为西北打仗的原因。等到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国库里面总共还剩2716万两银子。跟顺治皇帝那时候比起来,康熙给雍正留下的家底还算比较厚实。
【雍正朝的国库存银】
康熙帝在位时管理国家挺宽松,但到了晚年,因为皇子们抢皇位,国家事务有点乱。雍正帝上台后,管得很严,大力整治官员,推行新政策。他查了官员们的账目,把人口税和土地税合并,还把官员们的额外收入收归国有。这些办法一用上,国家的钱袋子就鼓了起来。
雍正皇帝头八年做皇上时,国家银库每年都能攒下不少钱,从康熙末年那会儿的两千多万两,嗖嗖地涨到了6218万两。可后来因为老在西北打仗,银库里的钱又嗖嗖地往下降。到了雍正十三年,国库里剩下的银子跌到了新低,只有3453万两了。
【乾隆时期的国库存银】
大家都说乾隆皇帝治理的是个太平盛世,他那时候的大清是最厉害的时期。不过啊,乾隆刚做皇帝的前二十年,国库里的银子一直不算多,大都只有3000万两左右,有时候还不到这个数呢。
从乾隆二十一年起,国库的银子就涨到了4000多万两,不过数目时高时低,这是因为跟准噶尔和回疆打仗的原因。到了二十九年之后,国家大体上安定了下来,银库的银子也开始猛涨,二十九年时有5427万两,三十年涨到了6034万两,三十三年更是达到了7182万两,三十七年时已经有7800万两了。
之后两年,因为第二次金川战争的关系,银子存量变少了点,但最少时也有6496万两。到了乾隆四十二年,银子又多了起来,达到了8182万两,这是清朝国库银子最多的时候,是全国收入的两倍。接下来的十多年,银子都保持在7000万两左右。等乾隆六十年退位时,银子还有6939万两。
看看乾隆时期的国库存银数目,确实挺可观的。这么说吧,从钱财方面考虑,嘉庆皇帝接手的时候,完全就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银子多得是,不愁花。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大清的鼎盛时期,税收很多,经常花不完,所以银库里的银子越攒越多,最多时够国家用8年,最少时也能撑2年。当然啦,这三代也不是一帆风顺,大仗小仗加起来有上百次,还有黄河、长江老是发大水,再加上全国免税等开销,花钱如流水。但好在国家整体有钱,财政底子厚,基本上不用动国库的老本来填坑。
【嘉庆、道光朝的国库存银】
这两个朝代是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时候,因为社会矛盾越闹越大,加上天灾人祸连连,平常收的税都不够用了,而且突发的花费还越来越多,结果就是钱不够用,国库也越来越空。
嘉庆皇帝一当上皇上,好几个省就闹起了白莲教起义,这一闹就是九年。虽然嘉庆最后把这起义给平息了,但代价可不小,朝廷花了上亿两银子去打仗,把乾隆皇帝那会儿攒下的钱几乎都花光了。到嘉庆九年起义结束,国库里头就只剩下1946万两银子了。
嘉庆皇帝在位时,国家的钱袋子远不如以前鼓了。从第九年开始,国家财政就一直徘徊在2000万两银子左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几年。直到嘉庆二十五年,国家的财政收入才又突破了3000万两银子的大关。
道光皇上当上皇帝后,头几年日子不太好过,到了第六年,银子只剩1758万两,直到第十年才涨回到3000万两。但好景不长,从第十二年开始,银子又慢慢少了,最后只剩下2000万两。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完,国库里的银子更少了,只有1301万两,再过两年,更是跌到了993万两,这是三藩之乱以后最少的一次。
道光皇上一辈子都省吃俭用,出了名的节俭,但其实他并没给咸丰留下啥银子。因为管钱的户部银库老是管不好,还出了内贼偷钱的事儿,上千万两银子都被官员们偷偷拿走了,这笔钱最后也没追回来。
道光皇上去世前两个月,户部说国库里头只剩下187万两银子。没过一个多月,太平天国起义就闹起来了。新登基的咸丰皇上,接手的其实就是一个衰败的国家和一个快空了的国库。
从康熙到道光这些年间,看国库的银子就能瞧出点门道来,银子多少就像是国家好坏的指示灯,国库里有钱,国家就安稳。咸丰皇帝那会儿,因为国库空虚,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大官们势力越来越大,管不住了,最后国家就这么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