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中国败类,却被日本人歌颂数百年,日本人为他建了座奇葩雕像
迪丽瓦拉
2025-08-27 08:34:18
0

日本自古以来与中国的交往都非常密切,从唐朝时候开始就曾派遣使者到大唐来进行学习交流,宋朝、元朝和明朝时期日本都曾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对当时的朝廷进行纳贡。

大约是从明朝开始,日本逐渐不满自己“弹丸之地”的物资匮乏,总是寄希望于抢夺中国的物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当时日本许多海盗集团时常侵扰着我国东南临海一带。

当时的明朝可谓是国力强势,但也被日寇给弄得慌了神,斥巨资在沿海地区建起巡防。是什么给了日本这样的底气呢?据说有一个中国商人给日方提供了枪支弹药,所以才让日本敢来进犯我国。

下海经商

明嘉靖年间亚洲各国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着贸易往来,在此契机之下,沿海地区也开始滋生许多海盗。他们在海上横行霸道、肆意地掳掠过往的船只、杀人越货,使得人神共愤。

他们的行径给正常贸易的商人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威胁,明朝也曾组织人马前去讨伐,但对方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几次都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嘉靖帝只能宣布闭关锁国。

然而没想到即使是锁住国门的情况之下,也没能拦得住海外贸易市场的蓬勃发展。明不行就来暗的,有些商人瞅准了这个商机,逐渐干起来走私的买卖,并且获利颇丰。

在这群走私的人当中,有一个是来自于安徽省的汪直。他从小就特别的聪明,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总是觉得聪明的孩子应该好好学习、考取功名。

但是汪直却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更热衷于经商做生意。但一般的蝇头小利他又看不上,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更加赚钱的门道,那就是走私货物到国外。

早期的时候汪直就从东南亚打开市场,那个地方的人非常贫穷,所以汪直走私的物品基本都是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让汪直大发了一笔横财,也更加坚定了走私的心。

随着商业之路的拓宽,东南亚地区已经无法满足汪直的野心了,他将目光投到了日本。嘉靖十九年的时候,海上贸易的禁令开始有所松懈,汪直也看到了这个前往日本走私的契机。

他跟几位好友一起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主要是购置一些硝黄丝棉等货物,然后销往日本和印度等地。当时这些东西都属于违禁品,不过在日本的当地却有着非常大的市场。

不久后汪直就在日本站稳了脚跟,并且还得到了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允许汪直在日本的平户岛和松浦津两个地方建立海上贸易的基地,而且松浦隆信还送了他一套豪华宅邸,让他常驻在此。

与明朝对抗

汪直在日本建立了基地之后,其发展的脚步也逐渐加快,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海上贸易中的佼佼者。而且他也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舰队,然后一边开战贸易一边收割其他海盗集团。

有文献记载汪直的舰队是这样描述的:联舫120步,可容2000人,上可驰马。他不断地吞并那些活跃在江浙一带的海盗,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然后自己组建成了大型的武装海商集团。

亚洲

当时朝廷鉴于他的威慑力,曾多次出兵围剿,但都落了下风。后来地方官员开始默许这种走私行为之后,汪直与朝廷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而且鉴于贸易的长远考虑,汪直对朝廷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那些年为了回报地方官的“默许”,汪直曾配合当地官府平定那些整天烧杀抢掠的海盗,而他的舰队也在此期间奠定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但朝廷觉得他的威胁还未消除,于是在嘉靖三十二年的时候,朝廷委派俞大猷率军偷袭沥港围剿汪直。后来汪直带领自己的走私团队奋起反抗,但最终败下阵来,只能匆匆逃往日本。

这一战过后,汪直多年苦心经营的双屿沥港两大港口的成果付之一炬。虽然朝廷赶走了汪直,但是却种下了诸多恶果。一来是汪直彻底选择投靠日本人;二来是沿海一带再无和平的经商环境。

汪直逃到日本后,便长期以松浦为据点继续进行贸易。当时为了对抗明朝廷,汪直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为宋,他也自称为徽王。他给手底下的人都封官授爵,看起来非常的正规。

在日本敛财

汪直在经历过一场恶战之后,又迅速通过在日本的贸易渠道恢复了元气。当时的他几乎控制了整个亚洲地区的很多海上贸易要道,三十六个岛屿都是听从他的调遣。

而他做这一切都是要跟明朝廷谈条件,要求他们开放贸易港口。汪直当时看到中国已经卷入了“全球化”贸易的漩涡当中,是不能够独善其身的,而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显然不合时宜。

唯有开放港口才能更好地促进贸易的发展,而朝廷也能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那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在商人不断地涌入亚洲市场,他们带来很多火药和枪炮,想用来置换其他的物资。

日本当时一穷二白,非常希望自己的经济能够更上一层楼,所以汪直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当他们看到葡萄牙人手上的枪炮时,更是羡慕不已,日本找到汪直做中间人购置一批武器装备。

汪直就用中国的丝茶瓷等东西去跟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置换他们的枪炮,然后在将这些枪炮换取日本人手中的白银和粮食。正是由于这个交易,使得日本很快就成为了亚洲的军事强国。

在拿到先进的武器之后,日本又学习了西方的文化,此后他们便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首当其冲的就是离他们最近的朝鲜半岛。然而朝鲜半岛只是日本的垫脚石,他的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

不久之后日本就开始频繁地登陆我国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内陆地区,明朝廷为了抵御外敌几乎耗费了倾国之力,可以说如果没有汪直的话,那么日本就不会发展这么快。

而汪直也因为这件事情被中国人痛骂为“败类”,但是他却被日本人歌颂了数百年。在当今的松浦史料博物馆门前,他们给汪直立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的铜像。

这个汪直的铜像没有任何表情,他身穿着明朝时期的服饰,左手拄着一把剑,右手举起来像是在打招呼。这个造型一直被中国网友吐槽“很奇葩”,不知道日本人想表达些什么。

汪直的结局也很凄惨,后期他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政策,最后还是被处死了。但他生前一直不遗余力地让朝廷开通国门,据说是为了更多百姓谋福祉,因此他的功过在后世难以定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洲史(中世纪及以后,含要人生... 1、中世纪,476年--1453年 (1)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共421年 前27年,...
【百年工运故事】萌芽:苏区工会... 第十期 萌芽:苏区工会诞生与劳模运动早期实践 1933年暮春的瑞金武阳区,乡亲们踩着露水往晒谷场赶,...
原创 一... 在历史上, 很多皇帝和皇后都是从政的,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往往会更多,但是也有一些是先斩后奏的,比如隋...
原创 中... 大家好!今天小编跟大家聊一下历史上最强十大王朝的排名, 既不是秦汉,也不是大唐,他文压汉朝,武朝强秦...
原创 蒙... 导读: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东北方向, 我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大陆被大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划分为两种生态环境...
原创 为... 如果布哈林在当初的论战中胜出,苏联或许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农业大国,随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业...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家族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文化特征,因为一直受到周朝的礼法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宗...
原创 美... 美国建立总统制度之后,这个制度就一直完好的运行着。我们现在对于美国的总统印象就是四年一届,届满之后再...
原创 成... “历史需要严谨。” 说到神医,华佗想必是被人提及最多的人物,其次就是张仲景以及孙思邈,但还有一位号称...
原创 一... 一代贤相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先祖诸葛丰曾经担任过司隶校尉这样的要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山东做过泰山...
姜凯:晋商票号——中国古代金融...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繁荣中,金融业的鼻祖——晋商票号,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信誉,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
原创 3...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作为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民族,其影响力深远且广泛,多数朝代的统治者亦多为汉族...
原创 时... 想当年山东六国要是能够也能像欧洲人一样团结在一起对抗秦国,那么自然不会有什么大一统了。因此不难让人奇...
原创 最... 导语: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在清朝末年走到了尽头。受到清朝朝廷闭关锁国的影响,中国错过了两次科技进步最大的...
原创 1... 1941年,三名日本士兵押着一对母子从监狱里出来,随后强迫她们脱掉鞋子,赶进一个烧热的铁皮房内。母亲...
北京大学突发讣告!她于22时逝... 3月11日,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历史学”发布讣告:文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叶纯芳女士,于20...
原创 4... 有些邻居我们可以用真心去换取真心,比如巴铁,但有些邻居我们就只能用大棒子教他做人,比如菲律宾 南海自...
广州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逝世... 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市11日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在大革命...
原创 齐... 前言 在大家的印象里,公主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们从小衣着光鲜,有大量的仆人伺候,似乎没什么烦恼,...
原创 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3月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