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明朝的奇葩阁老,伴食阁老忍辱负重,土匪阁老玩不过张居正
迪丽瓦拉
2024-11-05 13:36:37
0

原标题:盘点明朝的奇葩阁老,伴食阁老忍辱负重,土匪阁老玩不过张居正

“阁老”一词源于唐代,是对中书令属下、中书舍人的昵称之一。 《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

屋内一共有六人,都是五品的级别。科举侍从进演,议表印。一切法令、法令、印章、命令,皆起草、拟定;一旦颁布,就签署执行……任命一名长期任职的人为内阁元老,负责全省的杂务。

“九司”是所有中书社人中做官资历最高的一位。如果他成为内阁长老,他就是所有中书社人的首脑。他有机会成为代理中书令,行使宰相的部分权力。

但在唐朝,内阁大臣毕竟不是宰相,只是中书令忙于事务时的替补助理。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罢免宰相,设立内阁,设有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经过几代皇帝对内阁翰林学士权力的更迭,内阁翰林学士逐渐成为明朝的大臣。这些内阁院士要么被称为“辅政大臣”,要么被称为“内阁大臣”。老的”。

因此,明代阁老的地位远高于唐代。明代的阁老可以是真正的宰相,比如张居正。

这篇文章要说的是明代的阁老,而我要说的就是其中的一些奇葩的阁老。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阁老们都因行为习惯的不同,有着各种怪异的绰号,在正史或野史中都有记载。

他们的故事至今仍值得一读。

1:纸浆三阁寮和万岁阁寮

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年间,他任命的内阁大臣中,万安、刘珏、刘基被称为“纸三阁长”。 《明史刘基列传》记载:

当初,季、万安、刘珏在成化,皇帝失德,无规矩。有传言说“三个亭子是纸做的,六个大臣是泥做的”。

这是指责他们在皇帝犯错的时候没有去劝阻和制止,而是一味迎合他们。在历史学家眼里,这些内阁光棍就跟纸一样。

三人中,史书记载最多的是万安。他也是一位认真的进士,担任内阁大臣十八年。然而《明史》却说“安武学术……结束了”。一切太监皆为内辅。”

这是因为万安与明宪宗最宠爱的万贵妃关系太密切。他娶万贵妃为由,与“万”同姓,“自称是他的侄子”。

事实上,万安不仅比万贵妃年长十三岁,而且她们的出生地也相距万里。万安是四川人,万贵妃是山东人。

恰巧万贵妃也想嫁入名门望族,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 贵妃自愧无家,闻之大喜,弟弟锦衣有命,遂安身为眷属。”两人就是因为这个。他们各自的需要是结婚了。

万安得以担任内阁大臣直至明宪宗去世,明孝宗年间辞去内阁大臣职务。这都是因为万贵妃在支持他。

大多数像万安这样行事的官员,在历史书上都不会得到很好的评价。像万安这样死守后宫、贪图富贵的人,士大夫们都会集体鄙视。

刘珏、刘基都是明宪宗太子时的大臣,可以算是明宪宗的老师。

《明史》对刘珏的评价趋于正面,“珏直直直爽”,“时内阁三人贪婪狡诈,幸而铭文。珏略更好的。”

理由是刘珏“对万安不敬,试图批评安无耻、卖国”。后来,刘珏因万安闹事,被罢官。

他与被士大夫轻视的万安作对。就算被列为“三阁长老”之一,他的评价也会高很多。

对刘季的评价褒贬不一,“季有智,善于依附他人,善于自嘲,热衷于利己”。他也是个能人,在内阁已经十八年了。

刘基非常顽强,面对弹劾他总能铤而走险。因此,他有一个单独的绰号,叫“刘绵绵”,因为“他抗弹劾(弹劾)”。

万安、刘珏、刘基不仅被称为“纸三阁老”,还被称为“万岁亭老”。 《万历野火编》中记载:

一日,内阁大臣万梅州、刘博野、刘寿光(梅州、博野、寿光为其家乡)奉召参访时事。他们无法评论时事,磕头高呼万岁。当时流传着“老公万岁”的笑话。

注:关于“老亭万岁”的典故,在各野史中有多个版本。我选择了其中之一。每个版本的人物角色都不同。每个版本中只有万安被收录并被认可。亭万岁。”

无论是“纸亭长老”还是“万岁亭长老”,其实都是在指责他们什么都不做,只知道迎合上级,没有独立的意见。

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官瘾造成的。好不容易爬到内阁大臣的高位后,没有人愿意因为得罪皇帝而被罢官,于是就失去了一部分初衷。

二:卞石格先生

《半室阁老》又称《半室中书》。这个标题出自一首诗《七稿事李西亚》:

文章名声高如山,日去西来食书。

回望湘江,泉水碧绿,鹧鸪歌唱。

李西牙指的是明朝孝宗、武宗时期内阁大臣李东阳。他自称“希亚”。

这首诗中的“班师”一词带有贬义,指责李东阳身为内阁大臣却胆怯无能,不敢与奸臣斗。

这个指控正确吗?这话只对了一半,因为李东阳担任内阁大臣时,确实有过一段无所作为的时期。

这一时期,正是明武宗宠信的宦官刘瑾上台的时期。

当时的刘瑾势力极其强大,行事鲁莽,而李东阳作为四朝元老(他是明英宗天顺朝进士,历经明英宗、明宪宗四朝,明孝宗、明武宗),他只是看着刘瑾做什么。不要问。

另外,明武宗即位时,就有重用刘瑾的想法。与李东阳同为大臣的刘健、谢谦等人强烈反对。只有李东阳没能全力以赴。

因此,当明武宗一怒更换内阁大臣时,刘健、谢迁被罢免,而李东阳却保留了内阁大臣的职位。 《明史李东阳传》记载:

武宗建立时,多次加封少傅、太子太傅。刘瑾赴礼,东阳、简、钱当即辞去。中心目的是除谏而迁,独留东阳。我对此感到羞耻。无论我如何要求,我都不会允许。初,坚、干商议,欲杀晋,言辞甚严,而东阳少缓,独留。

于是,朝廷和民间很多人都认为李东阳背弃了读书人的气节,勾结全太监,放任刘瑾扰乱朝政。

我之前写的那首诗,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写的。

事实上,李东阳只是忍辱负重,忍辱负重。

刘健、谢迁被罢官时,都认同李东阳的做法,认为如果他也全力反对明武宗任命刘瑾,他也会被罢官。如此一来,朝堂上就不会再有正直的人注视着刘瑾了。

刘健和谢谦都希望李东阳能够继续以内阁大臣的身份寻找对刘瑾的筹码,并试图寻找机会推翻刘瑾。

后来,李东阳做到了。他与杨一清等正直大臣,与另一位对刘瑾不满的宦官张勇,于明武宗五年一举杀死了刘瑾。

我想,到了这个时候,天下人都会明白,“半师阁老(中书)”的贬义也将随风而去。

《明史》评价李东阳时,不仅肯定了他的文学才华,也肯定了他的声誉:“自明以来,群臣以文章领导金士,杨士奇之后,东阳才正义。”建朝五十年,庆节未变。”

三:清慈阁先生

“庆慈阁老”并不是指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泛指多名内阁大臣。

这些内阁大臣都来自一个时期,那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时期。

原因也很简单。明世宗喜爱道教。按照道教的规矩,在与天上的神灵沟通或者画符之前,必须用红笔在常春藤纸上写下青词(也叫青词),让神灵看到。

情词写得越华丽,天上的神仙就越高兴,请神或画符的效果就越好。

因此,明世宗在位期间,如果想当大官,或者入阁为内阁大臣,除了有政绩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写作能力。庆慈。

当时著名的内阁大臣,无论是像严嵩这样被史书认可的奸臣,还是像徐阶这样被史书认可的忠臣,都擅长写青词。

写不出情词,连内阁都进不了。怎么可能有机会去对抗叛徒呢?

夏衍、徐阶、严嵩、李春芳、颜娜、郭璞、袁隗等都因善写情词,被明世宗提拔为内阁尚书。又称“清慈阁老”或“清慈阁老”。慈总理”。

这是民间传说中因皇帝的喜好而起的典型绰号。

四:强盗先生馆

“匪葛老”指的是山明世宗至明神宗(万历皇帝)时期的内阁大臣高拱。

《明史》称高拱“性刚烈,速结恩怨”。所以,他在位的时候,行事十分霸道,没有很多读书人的机智。

此外,他在执政期间,大力打击腐败。强硬的作风和霸道的言行,为他赢得了如此霸道的绰号。

当时的名臣王士祯在对高拱的评价中,精辟地描述了他的“匪”(暴)作风:“性急,不能容事,不能隐事,需忍耐。他会感动的。”破碎地站着,每双眼睛都在瞪视,随之而来的是邪恶的声音。”

正因为如此,高拱才直言不讳。后来他被抓,政敌宦官冯保指责他“无君行权”,险些被杀。

幸好冯保的盟友张居正不想杀他,挺身而出,保护了高拱免于一死。高拱逃过一死,最终被罢官。

事实上,在高拱与冯保的纠葛中,失败者是张居正的背叛。高拱起兵冯保之前,曾请求张居正联手。张居正转身把高拱卖了。 “用言语来保护。”

五:葛伟嘉先生

“魏家阁老”主要是指僖宗(天启皇帝)统治时期一些倚仗权势宦官魏忠贤的内阁大臣,也就是所谓的“宦官党”。

其中,有几位堪称“韦家阁老”的人,分别是顾秉谦、黄立吉、石凤来、韦光伟等。

这些人要么是魏忠贤提拔进内阁的(这样进内阁的基本上都是魏忠贤的同胞),要么是进内阁后,见魏忠贤势力强大,立即听从了魏忠贤的意愿,按照魏忠贤的意愿行事。魏忠贤的眼神。

他们为在全国范围内为魏忠贤建立“生命圣地”的倡议做出了贡献,也策划和参与了针对东林党人的残酷斗争。

总之,魏忠贤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完全是跟着魏忠贤走的。因此,他们被称为“韦家阁老”。

当然,魏忠贤垮台的时候,他们也罢免了在任的人,惩罚了受处分的人。魏忠贤成功了,魏忠贤失败了。

六:青柯阁先生

“清克阁老”指的是熹宗年间至明思宗(崇祯皇帝)年间的内阁大臣赖宗道。

事实上,他也被视为“太监”,被写入《明史》太监传。

只有一个原因。他对魏忠贤手下第一大将、宦官党五虎首领崔承修的父亲阿谀奉承。 “我在宗道礼部为官时,曾为崔成秀的父亲索要一张吊唁证,上面有‘天灵’几个字。”

魏忠贤倒台时,由于参与了拥护明思宗的行动,为明思宗上台做出了贡献,因此没有被追究责任,因此逃脱了清算,成为了明思宗王朝的首席大臣。

但赖宗道知道,他的历史有问题,随时可能被弹劾下台。做的事情越多,可能犯的错误就越多,所以他只是在首席大臣的位置上什么都不做,整天只喝茶。

因此,他被称为“庆科宰相”。 《明史赖宗道传》(附《太监传》)记载:

当主编倪元禄反复议论时事时,宗道笑道:“何必谈论瞿氏之事呢?《辞林》里的故事,不过是茶香而已。”当时,宗道据说是清科宰相。

虽然名声不佳,但却让赖宗道成功避开了朝堂上的党争,得以安然退休。这也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政治智慧。

七:结论

关于明代一些奇怪的阁老的介绍到此结束。

明朝延续了200多年。如果算上南明朝,已经传承了三百年了。还有很多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如果我介绍的七霸哥先生的故事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欢迎了解的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讨论。

参考文献:《明史》、《万历夜火编》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历史上还真有明太宗这个庙号,不过并不是朱允炆。建文帝是个可怜人,自从他爹去世后四叔朱棣便看他不顺眼,...
陆姓得姓始祖为齐宣王之子 寻根溯源 1.出自妫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战国时,齐宣王之子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
朱标那么软弱,朱元璋为什么要把... 朱标比较仁慈,但并不软弱,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朱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嫡长子继承制。 在古代...
原创 1... 17世纪到18世纪,欧洲历史上的这几次重大战争,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这几场战争...
原创 这... 一、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是辽东人,在崇祯初期为登州参将,率军援辽,至吴桥时却起兵叛明,占领了登州,自...
原创 中... 压寨夫人最早出自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意思是山寨头领的妻子。在我们的印象中压寨夫人都是被迫嫁给土匪的...
原创 胜... 胜者为王,败走为寇,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为什么没有被污名化?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原创 朱... 在古代社会,殉葬是一种广泛性的社会习俗,古人认为阴间与人间是相同的,一些有权势之人希望死后仍能享受在...
原创 黄... 江山和美人,是英雄的标配。 在中国的文人雅客的笔下,塑造出了许多掌握江山大权、怀抱美人娇妻的大英雄的...
潍坊有“象”:一声鸣叫穿越10... 鲁网8月12日讯(记者 王玉龙)酷暑时节,潍坊市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数百平方米的“潍坊象”化石修复工...
原创 如... 明朝能否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有个事后诸葛亮的思维前提,即我们知道商业能够引起工业化,但事实工业革...
没骨花创始人︱北宋画家徐崇嗣作... #有哪些艺术作品曾经让你感到震撼# 徐崇嗣,北宋画坛之璀璨星辰,乃徐熙之后裔,承继家族艺术之血脉,...
原创 诸... 诸葛亮其实是一个预言家你们知道吗?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其实也道出了这世间王朝的命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原创 美... 1932年,年轻的中国空军和日寇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抗击日寇,可惜寡不敌众,再加上飞行员训练不足、...
原创 崇... 明朝是继少数民族统治后,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在历史上存在了二百多年,也是少有的国泰明安的局面。...
原创 民... 说起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那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民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
原创 他... 韩信,开国元勋,汉初三杰和三将之一,而我们从他的这个位置也能够看出来,韩信确实是文武双全。而对于刘邦...
原创 古... 在影视作品中,大家常常会听见“斩立决”这几个字,这也意味着在这几个话音落下后将有罪犯人头落地。 看到...
原创 晚... 自晚清王朝于1912年宣布灭亡后,曾久居紫禁城里的皇帝溥仪、皇后婉容、瑾妃、敬懿太妃等人,亦是要一同...
原创 看... 今天要为大家讲的是宋朝开国初年宰相范质的故事。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今威县)范家营人。生于五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