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聊聊三国:诸葛亮多次北伐消耗国力,蜀汉内部为何无人造反
迪丽瓦拉
2025-09-01 22:07:16
0

搞定了李严之后,蜀汉内部,终于再也没人能拖诸葛亮的后腿,影响北伐了。

不过,在这之后,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诸葛亮却并没有再出兵,而是选择了暂时休战。

之所以选择休战,原因很简单。

在之前的几次北伐过程当中,诸葛亮多次受到了粮草和补给的掣肘。每次仗打到一半,后勤补给总是会出问题。

就比如当年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如果当时诸葛亮手里有足够的粮草,就算街亭丢了,诸葛亮一样能带着大军,在陇西地区别开生面,反过来击败魏国。可结果,就因为粮草问题,后路被截断,诸葛亮不得不撤回去。

所以这一次,诸葛亮痛定思痛。他决定,先花三年的时间,攒出大量的粮草补给。等到三年之后,补给特别充足之后,再进行下一次北伐!

而且下一次,诸葛亮不打算再攻城了。

如果粮草充足,诸葛亮其实更倾向于打野战!如果能正面歼灭魏国的关中兵团,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对于诸葛亮的这个计划,司马懿那边,当时也预判到了。就连东吴那边,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大多也只是试探性进攻,并没有在扬州或者荆州方向,再搞出什么大的战事。

于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后,魏蜀吴三国,再次进入了一段长达三年的停战期。

而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解决蜀汉的内政问题,积攒粮草。同时,顺着这条线,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讲讲,和诸葛亮有关的另一个重要事件了!

这件事,叫做‘诸葛亮治蜀’。

自从刘备去世之后,蜀汉实际上就一直都是诸葛亮在管理。而随着诸葛亮几次北伐,前线战争打了好几次,但却大多无功而返。反倒是蜀汉的国力,被消耗了不少,粮草、补给、军械,更是被消耗了一大堆。这种消耗,无疑给益州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蜀汉内部,没人造反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诸葛亮治蜀期间,所执行的这些政策上面。

对于这些政策,我们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叫做‘依法治国’。

一个国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然后,由一个公平的执法部门进行执法。这会让国家的内耗迅速降低。而当所有人都开始严格遵守法律,按照道德和法律做事的时候,这个国家能爆发出来的潜力,也会变得更大。

这件事,现代人都知道。

但问题是,在古代想要执行起来,实在是太难!在古代的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一群可以超出法律管束的权贵阶层。如果只是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搞一些暗箱操作,但明面上依然还遵守法律,这都已经算是好的了!

有些朝代,干脆就把‘刑不上大夫’这种条款,直接写到了法律当中!

这无疑就是绝对的不公平!

当然,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不公平也有不公平的道理。但这样一来,当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太公平的时候,百姓对于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但诸葛亮开始执政以后,却迅速废除了很多权贵阶层的特权。

早在当年刘备入蜀之初,诸葛亮就和其他几个蜀汉重要人物,制定了《蜀科》。这部由诸葛亮亲手制定的蜀汉治国法律,后来已经失传了,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诸葛亮当时具体都制定了哪些法律。

但在制定法律期间,当年曾经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据说当年诸葛亮制定《蜀科》期间,法正曾经明确表示不满。法正认为,诸葛亮制定的这套法律,太过严格。而法正主张应该效法当年的刘邦,玩一手约法三章,让法律越简单越好。

然而对于法正的意见,诸葛亮却是难得的表示了反对。

诸葛亮认为,当时益州内部,太过混乱。很多地方,都是由世家大族把持一方。在这种局面下,必须得制定出一套相对严苛的法律,来限制蜀汉的内部势力。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

当一部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时候。请问是权贵受到的限制更大,还是百姓受到的限制更大呢?

答案无疑是权贵阶层。

而诸葛亮当时要做的,就是用法律的武器,限制益州的权贵阶层,让他们无法再兴风作浪。同时,当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时,他们也会对国家更有归属感,更能为国家出力。

而且,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后来在魏国和吴国,都出现世家大族绑架朝廷,尾大不掉的局面。但唯独在蜀汉这边,益州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闹腾不起来。

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依法治国’。

其次,诸葛亮还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并且开垦荒地,组织屯田。尤其是在汉中地区,诸葛亮后来又修缮了汉中的山河堰,这是汉中地区最早的灌溉工程。光是这个山河堰能够灌溉的面积,就达到了四五万亩。

除了最大的山河堰之外,其他小规模的水利工程,诸葛亮更是做了一大堆。根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光是在勉县,库容超过十万立方米的水库,诸葛亮就修了三十多个。塘与陂池达到三百多个,冬水田仍有五万多亩。

最关键的是,当年汉中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几乎把汉中地区的人口,全都给搬得差不多了。这也就意味着,诸葛亮进行北伐的时候,汉中本地几乎没有什么人。汉中地区的耕地,完全可以由诸葛亮随意进行屯田,没有任何阻力。

而这也就意味着,诸葛亮麾下几万北伐大军,大部分的口粮,后来都可以直接由汉中地区提供。这样一来,北伐对于益州腹地的消耗,就没有那么大了!

有了耕地和粮食,接下来,诸葛亮似乎就成了蜀汉最大的‘军头’。此后的三年里,诸葛亮长时间在汉中训练军队,整军经武。而对于诸葛亮的训练,下面的士兵也愿意接受。

毕竟,在诸葛亮的管束下,军法非常公平。大家种地收获了粮食,可以相对公平的分配。打赢了仗,也有足够的奖赏。

但这一切,放在正史上,诸葛亮就只得了‘休兵劝农,练兵讲武’八个字的评价。

而除了常规的治理策略之外,诸葛亮掌权之后,在经济领域,还玩出了花活。后来,他甚至还利用益州的经济特点,和魏吴两国打起了贸易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志·战棋版》开荒前一天,... 哈喽大家好啊,明天第一批PK6天下争锋就要开服了,在开服的前一天,建议你检查一下这10件事做了没有。...
原创 抗...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
原创 宰...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极为辉煌的时期,尤其是唐玄宗开元年间,...
原创 明... 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十四) 刘邦主力大约在公元前206年4月南下到封地汉中。 同年8月汉军就开始...
原创 中... 他是北京李大钊和上海陈独秀的“联络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 他曾是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里工作...
原创 李... 我国封建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常常引得现代人的诟病。人们普遍认为,是清朝末期腐朽的统治把中国拖入...
原创 康... 提及历史上那部影响深远的经典剧作——《雍正王朝》,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九龙夺嫡”这一波澜壮阔的...
原创 大... 唐朝中叶,唐德宗登基即位,赫然有拔乱之志,然关外之寇末平,京城之盗先起,五镇称王,天下扰攘,于是困辱...
原创 他... 为何我们要敬仰和纪念那些革命前辈?不只是因为他们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有多么辉煌,更是因为他们在投身革命之...
原创 老...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我们现在脚下的土地说不定就是昔日的圣地。埋藏在地底的东西更是难以预测,也许是宝藏,...
原创 黄...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
原创 仅... 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太多的历史事件所不为人知,没有载入到史册之中,或许大家不知道,汉人...
原创 诸... 诸葛亮经常使用火攻,为何火烧藤甲兵时,才感叹会折寿? 导语:诸葛亮的才能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顶尖选手,...
原创 唐... 在中国的历史上面,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会诞生出许许多多的功臣,而其中一些实力比较强悍的功臣有时候会严重...
千年石刻入选“世界记忆” 近日,少林寺碑碣(566-1990)这一珍贵文献遗产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少林寺碑碣(566...
日本人这次有点太丢人了! 在全世界有骨气的国家都在与美国进行坚决的贸易战的时候,包括中国,包括加拿大,甚至包括欧盟。最让人觉得...
从靖康之变到建炎南渡,江西吉安... 编辑 | 趙英雄 江西吉安赵姓家族,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时期。据族谱记载,赵氏先祖在吉安地区...
原创 我... 2021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28周年纪念日! 感恩毛主席!永远缅怀毛主席! 毛主席和他的...
原创 司... 司马家取代魏的进程是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给予曹魏政权最致命的一击,然后违背了当初不杀曹爽...
原创 溥... 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他3岁即位,6岁退位,而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