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位高权重的曾国藩为何不选择自立为帝,而是继续效忠晚清政府?
迪丽瓦拉
2025-09-03 11:33:06
0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一带时,曾国藩恰好在湖南丁母忧,在湖南巡抚的请求下曾国藩担任团练,召集了湖南各地子弟,加以训练后建立了乡勇团,这支军队中的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因此这支军队也被称为湘军。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军阀集团,整个湘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带有浓重的封建历史色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湘军取得了湘潭大捷,解除了长沙之围,但却被咸丰皇帝问罪。之后的湘军越战越勇,取得了太平军所占领的江南地区的半壁江山。咸丰皇帝死后,很多人都曾劝他自立为王,但都被他拒绝了。

曾国藩没有自立为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湘军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内部矛盾较多。其次,湘军面领着强大的外部威胁,八旗骑兵依然驻守京师,淮军也虎视眈眈。这两种原因的联合作用使曾国藩直到去世都没有称帝。

一、湘军内部的矛盾

曾国藩的相系势力中左宗棠、曾国荃等人都曾劝诫他自立为王,但是江西巡抚沈葆桢,以及江苏巡抚李鸿章对于曾国藩称王这件事并没有表明态度。这两个人这种暧昧的态度说明了湘军内部其实是有分化的可能性的。

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总共有12万人,其中1/3的兵力把握在左宗棠手中,有1/4被江西巡抚汪沈葆桢所管辖,剩下的5万才是曾国藩能够直接掌控的嫡系部队。

手握3万重军的沈葆桢与出身寒门的曾国藩不同,他出身名门是林则徐的外甥,后来还娶了林则徐的女儿。他之所以可以把控三万湘军,是因为他曾当过曾国藩的幕僚,咸丰十一年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当上了了江西巡抚。

咸丰十二年,两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纷纷上奏诋毁对方。除此以外,曾国藩还故意撤走了宁国县一带的守卫军,为太平军进攻江西留出了道路,使江西地区战乱不止,因为这件事曾、沈两人关系破裂。虽然曾国藩还拥有着两江总督的身份,能够随时命令沈葆桢去攻打太平军,但要让沈葆桢拥护自己造反就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掌握1/3湘军的左宗棠是拥护曾国藩称帝的,但是他所带领的湘军构成极其复杂,并不像嫡系湘军那样全都拥护曾国藩,在他带领的左系湘军中有很多湘军将领与曾国藩关系极差。

如果曾国藩称帝的话,这些将领很有可能向左宗棠施加压力,逼迫其改变态度。这样看来真正拥护曾国藩称帝的军队只不过5万而已。

二、外部势力的威胁

(一)淮军势力的威胁

淮军的领导人李鸿章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也是曾派李前去上海支援的。湘军的建立使曾国藩饱受咸丰皇帝的怀疑,为了打消朝廷的疑忌曾国藩采取了“裁湘留淮”的措施,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政策打消朝廷的疑心,避免朝廷对他的压制。在这一过程中,曾李二人属于利益共同体。

但是,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态度是极其复杂的,李鸿章是他的得意门生,他既希望李鸿章的势力得以壮大,借此壮大自己在朝廷中的力量,但又不希望李鸿章的势力过大,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冲击。因此在李鸿章建立淮军时,曾国藩曾派自己的亲信韩正国带领部分湘军进驻淮军,来监督李鸿章及其军队的动态。

同治元年,曾国藩派军队劫持了李鸿章所招募的四千余新兵,将其编入湘军。李鸿章苦苦哀求曾国藩归还士兵,可是曾国藩却不为所动。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淮军的力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湘军,一开始淮军只有五千多人,到了上海以后,借助上海的外国势力及地方势力,淮军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淮军把控了上海地方财政及关税收入,经济实力极强。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淮军收编了上海会防局炮勇,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扩编,并从香港等地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的军事装备。除此以外,淮军的水师能力也不容小觑,淮军拥有一艘装备极其完善的战舰“吧吡号”。据统计,同治元年十月份,淮军一次购买的洋枪数量就达到了一万,由此可见淮军在军备上的投入是多么大。

在人才储备方面,淮军的势力也极其强大。除了传统的军事、政治人才以外,淮军还笼络了一大批洋务精英、现代军事精英,比如说徐寿、李善兰等人。李鸿章还通过上海天主教徒马建中兄弟的介绍与外国教会势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使他得以接触外国人才。同时,上海的广方言馆为淮军培养了大批西式人才,这些先进的军事人才是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极其缺少的。

淮军的构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李鸿章在安徽的老乡,另一部分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投降的士兵。这些太平降军一部分是李鸿章到达上海之后招募而来的,另一部分是李鸿章从湘军各部队中招纳而来的,这部分太平降军与湘军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除了战争结怨以外,这些人在投降后不受信任,在湘军部队中长期受排挤欺凌,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下令给这些投降的太平军单独驻营,在打仗时让这些太平降军首当其冲,而领取奖赏时,这些人却要往后排。李鸿章的淮军对这些太平降军要好得多,淮军财大气粗,从来都没有拖欠军饷。

并且李鸿章个人对于曾国藩自立称帝,也是毫无兴趣的,从同治元年开始,淮军将领以及外国势力都曾劝过李鸿章称帝自立,但李鸿章深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谁称帝无疑就是与其他势力作对。

(二)八旗军队的威胁

八旗军是清政府的中央军,是由满族、蒙族、汉族八旗所建立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以骑兵威猛著称。八旗骑兵骁勇善战为满清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八旗军总兵力为20万,其中一半驻守在京师地区,另外一半分驻在全国各个战略要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为了防止太平天国运动北上,威胁京师地区的安全,八旗主力一直驻扎在北方地区。

除了与林凤祥,李开芳所领导的太平军交过手以外,八旗军主力并没有参与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争,因此,八旗军在这场动乱当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损伤。除了八旗军队以外,清政府还拥有60万的绿营兵。

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水师力量强大,但骑兵力量远不如满清八旗军了,双方一旦交手必然是在中原地区,这样看来湘军未必是八旗军的对手。

三、曾国藩个人原因

曾国藩本人称帝的欲望也不大,他在讨伐太平天国是秉承的就是“奉天讨胡”,他本人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重视礼仪人伦道德。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自立为王的话,就违反了他在抵抗太平天国运动时提出的理由了。自立为王这种事情闹不好就是遗臭万年的事情,在没有十足把握,也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他是断然不会自立为王的。

总结:

清朝末年是整个封建历史上极其复杂的一段时期,与其他时期相比在这一时期称帝所要面对的后果要复杂得多。曾国藩深知这一点,因此没有贸然称帝,如果他称帝的话,也改变不了封建社会灭亡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后人所铭记,例如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一代名...
原创 历... 阿拉斯加的面积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的20%,是美国最大的一块飞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
原创 原... 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吴承恩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地位最高的人,无数人为了成为了...
原创 清... 自从某个学者发表“清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谬论后,这一论调给清朝爱好者打足了气。且不谈观点是否...
原创 蒋... 1949年12月,此时距开国大典已经过去两个月之久。 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这段时间在疯狂收集黄金...
天龙八部里的大辽南院大王究竟官... 人们喜欢看金庸武侠,我想不单单是因为金庸笔下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武林江湖,儿女情长,应该也包括金庸武侠中...
原创 原... 顺治皇帝就是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六岁就继位,在位十八年,然而在顺治帝十八年的时...
原创 原... 希腊城邦,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存在于爱琴海周围的城市国家,也被视为希腊文明的象征。希腊城邦时...
原创 古... 可能很多人会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规定感到疑惑不解,就比如说为什么古代16两就是1斤,而筷子的长度非得...
原创 一... 谈及李清照,无人不相称一句才女。 她的诗婉约清新,韵味十足,造就了她“婉约之宗”的称号。 李清照虽貌...
原创 赵... 说起赵匡胤,我们都知道,他是发动“陈桥兵变”,从而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的,夺取...
原创 原...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生死攸关的大决战,双方都投入了举国之兵,总兵力超过百万。不过,在选将上秦国棋...
原创 古...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唐... 府兵制与节度使轮换制度被破坏,专镇一方的节度使有了募兵权与财权。为天下精锐的节镇牙兵们只知有节度而不...
原创 美... 1770年到1870年这段时间叫做工业革命,是整个西方历史上最为黑暗和困难的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极...
原创 为...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民族与边疆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每当这些议题被提起,学界总会掀起激烈的...
原创 诡...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入错行当,如果是普通男人也就罢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但是如果这...
原创 原... 谈及清末,落后、腐朽、贫弱往往是人们的第一印象。 但周育民所著的《1840年-1849年的清朝财政》...
原创 原... 清朝建朝276年,是一个存在时间比较长久的王朝。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并没有剿灭女真势力,而是采取了和女真...
原创 同... 民国时期,文人大多出自富裕之家,家里一般都给包办婚姻,很多人虽然不同意,但是为了怕家里截断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