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近代中国的学者们,一提到民族和边疆问题就非常激动?
迪丽瓦拉
2025-09-03 16:04:27
0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民族与边疆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每当这些议题被提起,学界总会掀起激烈的争论与交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平日里理性冷静的学者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此激动?让我们从二十世纪初的一段学术公案说起。

日本学界的挑战

1921年深秋,华盛顿会议正在美国召开。法国代表白里安在会上提出一个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问题:"中国领土完整之原则固然重要,但首先需要明确中国疆界的定义。"美国代表罗脱立即附和,建议将讨论范围限定在"中国本部"。

这个提议传到国内,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当时正在天津演讲的梁启超拍案而起,他详细列举历史证据,证明东北地区自汉代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梁启超的演讲词在上海《时事新报》全文刊发后,远在日本的矢野仁一立即撰文反驳。

这位京都帝国大学的东洋史学者接连发表《满蒙藏非中国本来领土论》《中国无国境论》等系列文章。他声称:"所谓边疆,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明确界定,不过是实际统治范围的模糊界限。"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断言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因为它缺乏明确的国境概念。

学术与政治的纠缠

矢野仁一的言论绝非单纯的学术讨论。当时日本正加紧对华侵略步伐,急需为占领东北寻找"法理依据"。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著名的《田中奏折》中公开引用矢野的理论,声称:"满洲绝非中国之领土,中国学者对此无可反驳。"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学者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们必须回击日本的政治挑衅;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学界对边疆史地的研究确实相对薄弱。日本学者如白鸟库吉等人建立的"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已经系统整理了大量东北地区的历史文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傅斯年紧急组织编写《东北通史》。他在序言中疾呼:"日本以'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之说蛊惑世人,此等指鹿为马之言,本不值一辩,然既为侵略借口,则不得不辩。"这部著作后来被送往国际联盟,作为中国主张东北主权的历史证据。

学术争议中的爱国情怀

然而,学术与政治的纠缠往往带来复杂后果。傅斯年的《东北通史》出版后,立即遭到学衡派学者缪凤林的严厉批评。缪凤林指出,该书存在大量史实错误,与日本学者的研究相比显得粗糙。他甚至直言:"此书缺漏纰缪,殆突破任何出版史籍之记录。"

这种学术批评在当时环境下显得格外刺耳。缪凤林后来在给陈垣的信中透露,傅斯年对他的批评极为愤怒,甚至扬言要将他排挤出中央大学。但缪凤林坚持认为:"学术为天下之公器,是非非个人所能掩。"

值得注意的是,缪凤林并非不爱国。他在批评文章中明确表示:"吾民族今已与日人立于永久斗争之地位...窃愿后之治东北史者,慎重立言。民族前途,学术荣誉,两利赖之。"他希望中国学者能以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来回应日本挑战。

"中华民族"的论战

随着日本侵华步伐加快,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变得更加敏感。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不再区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他认为这种区分会被敌人利用来分化中国。

这一观点立即遭到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反对。费孝通基于田野调查指出,中国各民族确实存在客观差异,不能以否认差异来维护统一。这场争论最终以政治干预收场,费孝通的导师吴文藻被迫离开昆明

晚年的费孝通回忆此事时表示,他理解顾颉刚等人的爱国动机,但坚持认为学术应该尊重事实。这种学术与政治的张力,至今仍在相关讨论中若隐若现。

历史的启示

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或许能更理性地看待当下的学术争论。学术研究需要独立精神,但也难以完全脱离时代背景。真正的学术价值,或许正在于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平衡——既不失学术操守,又能服务国家需要。

面对"新清史"等当代学术争议,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平衡。警惕政治动机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以扎实的研究和开放的讨论来推进学术进步。毕竟,真理从来都是在辩论中越辩越明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持续接收类似的文章,并在未来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原创 想... 我国古话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唇枪舌战一向是庙堂政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
原创 李... 公元668年,大唐名将李勣平灭骄纵狂傲的高句丽,凯旋回国后就一病不起。高宗李治命御医诊治,李勣却抗旨...
原创 吴...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吴三桂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从古至今非常有名,虽然他在明朝与清朝的时候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
原创 《...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
原创 日... 1882年6月16日,旧历五月初一。 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因《伦敦中国快报》发表琅威理任命...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关键对决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219年。这场战役不仅是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军事较量,更是政...
原创 原... 【美国总统连中国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都不如,不懂得治国的道理】 如果美国总统懂得魏文侯治国的策略,恐怕就...
原创 美...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有助于您更便捷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增...
原创 授...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1949年2月1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布...
南宁百年骑楼风华再现,老街坊共... 5月1日,在邕江畔的南宁老街解放路上,两座历史文化展馆——南宁骑楼文化陈列馆与老南宁记忆陈列馆,如时...
原创 原... 自古以来的皇帝都是立长不立贤,为什么清朝开始秘密立储? 现在古装剧看的多,我们也对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原创 宋... 全文共1834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对于宋朝影响的定性,人们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可以说,宋朝是一个令人...
原创 张... 张辽与关羽,三国武将里的双子星座,一个是五子良将之首,一个是五虎上将之首,两人之间一直都是亦敌亦友的...
原创 原... 她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坠落天使”,在新婚之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性命,从帝国大厦的86楼观景台一跃而下....
原创 原... 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群英争霸,这短短数十年间有着无数能人猛将出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武将即使...
原创 原... 有不少人认为,刘邦当上了皇帝,韩信便没了利用价值,于是被刘邦“鸟尽弓藏”了。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韩信...
原创 顺... 近几年清宫剧热播,多半讲的都是康熙、雍正、乾隆与他们的后宫嫔妃的爱恨情仇,却鲜少提到顺治皇帝的功过与...
原创 古...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采用哪种政治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统治?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分封制和郡...
原创 同... 隋末乱世,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众多枭雄之中,出身显赫、手握重兵的李渊与凭借才干聚拢义军的李密,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