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提防,李治重用,大唐名将李勣为何在平灭高句丽后一心求死
迪丽瓦拉
2025-09-03 20:06:19
0

公元668年,大唐名将李勣平灭骄纵狂傲的高句丽,凯旋回国后就一病不起。高宗李治命御医诊治,李勣却抗旨道:“我本一农夫,遇明主建功已满足,何必苟活!”

李勣虽说得视死如归,可谁不想多活几年呢?之所以寻死,不过是为了家族作出的牺牲罢了。

这次率军覆灭高句丽,可以说他是功高太宗皇帝李世民了。(三征高句丽,未竟全功)

自古功高震主者危,李勣在军中的威望,在大唐的功劳都至巅峰,自认能力远低于太宗的高宗皇帝自然忌惮万分。

李勣75岁了,在古代已经是难得的高寿了,与其再活几年让帝王猜忌,何不一死为子孙留些恩荫?

于是,他面对御医说得慷慨悲壮,就是通过他之嘴,传到高宗耳中,以宽慰皇帝之心。

不到一年,李勣于家中含笑病逝。唐高宗悲哭辍朝,不仅追封李勣官爵,还下旨参照卫青、霍去病的例子为他建造陵墓陪葬于昭陵……唐初,能得到此殊荣的,仅有战神李靖!

在3000年的历史中,功高震主却能善终之人极其稀少,可见李勣高明的处世之道。在《智囊全集》中举了几个例子,让后世之人可以借鉴:

1、明哲保身,不参与皇权之争

《智囊》记载:在唐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玄武门之变“发生前,长孙无忌等人“日夜苦劝李世民诛建成、元吉”。李世民拿不定主意,便遣人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结果是“靖辞”;再问于行军总管李勣,同样得了个“勣亦辞”。

两位当世大将同时选择了沉默,可见其超凡的智慧。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以二人的本事,并不用靠”从龙之功“上位,不管谁当了皇帝,最终还是要用他们带兵打仗。既然如此,何必要冒着族诛的风险,去搏一个肯定能到手的富贵呢?

2、不得不选时,站队强者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打算废除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皇后。让他没想到的是,只是走露一点风声,便引得满朝文武的大力反对。

不仅一直支持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大唱反调,甚至一向衷心的大臣褚遂良在朝堂磕血,以”告老还乡“相逼。

唐高宗气得暴跳如雷,可他性子懦弱,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急切间只能问计于李勣。李勣本不想参与此事,已经称病修养,可架不住唐高宗一直询问,只能表态。

《智囊》记载:“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仅此一句,让高宗龙颜大悦,也让武则天记了他一个大大的人情。

3、任劳任怨,绝对服从安排

公元649年,李世民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教导李治道:“李勣有大才,你现在的威望镇不住他。我会将他外放,他若离开,你将来施恩召回,可放心用。若他有怨言,徘徊不去,我就下旨处死他!”

没有任何过错,就被莫名其妙地贬到穷乡僻壤,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想为他求情。

可李勣是怎么做的呢?《智囊》记载:“受诏,不至家而去。”

什么意思呢?李勣接到了圣旨,连家都没回,直接就离开京城上任去了。

李勣轻描淡写地就化解了一场杀身之祸,就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也把太宗之心猜得透彻!

“纷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想要悟得大道理,拥有大智慧,为人处世还得向古人多学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若要从福利角度来选择穿越到哪个历史时期的王朝成为重臣,我们会发现,如果问哪个大一统...
原创 大... 在中国的诸多神话故事当中,“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禹出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因为距离现代历史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 圆筒印章是印章,通常设计相当复杂,在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 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 哲学教授 ...
乐游安阳丨跟着馆长看殷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大家请看墙面,这是商代雕刻在甲骨、铸造在青铜器上的‘车’字,商...
原创 原... 一个人从巅峰跌落谷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曾体验过跌落谷底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仅仅三五年...
原创 此...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少见的民族,比如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匈奴...
原创 太... 刘邦见到秦始皇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做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差,结果在办公完事的同时,结果却:...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持续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
原创 山... 文|飞鱼说史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 公孙衍是...
原创 原... 俗话说的好“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用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一个贤妻可...
原创 原... 序言: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在养心殿读了一篇太学生的文章,感慨道:“朕一生阅文无数,竟从...
原创 原... 引言:清朝灭亡后,那些犯人怎样了,这些你曾经有思考过吗?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某位...
原创 唐...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
原创 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足智多谋,雄韬伟略是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一提到清政府,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昏庸无能懦弱,但其实,清政府是无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到这背后的实质,...
原创 夷...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
原创 唐...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统治者清明爱才再加之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诗歌也在这...
原创 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东汉末年名士的司马徽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在政治方...
原创 左... “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毫不吝啬地称赞左宗棠,足见其非凡的才干与成就。左宗棠,这个名字从西北的新疆...
原创 南... 这些年齐国北伐山戎,帮助周边国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而齐桓公依然心心念念的想攻打楚国。当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