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夷陵之战结果早就定了?孙权哪来的自信能战胜刘备?做好一切准备
迪丽瓦拉
2025-09-03 22:35:09
0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备决一死战的准备。

孙权是江东之主,他所做的每一个打算,都代表着江东集团的利益。不管是夺取荆州,还是应付刘备,孙权肯定是有全盘计划的。

01偷袭荆州的时候,孙权就已经想好了一切。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尽管两个人之间常常因为荆州的问题争吵不休,可是从大局角度出发,孙权和刘备并不会直接爆发战争。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三国志》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最后的交战呢?当然是孙权夺取荆州杀掉关羽这件事。很多人觉得孙权一定非常后悔,因为得罪了刘备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天真的,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朋友和对手。当年孙权向刘备讨要南郡的时候,两家本就要剑拔弩张了。

要不是曹操这个时候拿下汉中,刘备铁定会跟孙权翻脸。后来用荆州三个郡的地盘才换取了暂时的和平。所以说这个时候开始,孙权就已经准备跟刘备打一仗了。偷袭荆州的代价是跟刘备翻脸,但是偷袭荆州的成果是夺取荆州地盘。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孙权心里肯定是做出过一个衡量的。他认为荆州地盘的战略地位,远比跟刘备的盟友关系重要的多。正是因为孙权认定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舍弃盟友关系,选择夺取荆州。那么他到底害不害怕刘备呢?其实压根就不害怕。因为刘备的实力还不足以让孙权感到害怕。孙权在江东历经三代人的经营,曹操那么强大的人马都没办法对付孙权,刘备又能怎样呢?

所以说孙权所害怕的不是刘备,而是盟友关系取消以后,该如何维持三国之间的关系。偏向曹操是不可能的,他太强大。所以孙权担心的是,刘备偏向曹操,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02荆州对孙权有那么重要?刘备为什么必败无疑?

孙坚是被刘表部将给射死的,孙家跟刘表是有世仇的。所以孙权一直以来都想要夺取荆州,伴随着刘表的去世,很多人认为这段仇怨也就烟消云散了。

其实这就小看了孙权了,楚平王去世以后,难道伍子胥就可以忘记杀父杀兄之仇了吗?他还不是把楚平王挖出来鞭尸三百?同样的道理,对孙权来说,杀父之仇必须要报,只是报仇的方式不同。

伍子胥是臣子,他报仇只能以泄愤的方式。而孙权是君主,他报仇便是以夺取地盘作为基础。只有真正彻底拥有荆州地盘,才是报了刘表的杀父之仇。

此外荆州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至少对江东来说非常重要。荆州和江东共用同一条长江天堑,如果对手在荆州驻扎,那么他们所占据的优势和江东其实是旗鼓相当的。为此只要荆州在刘备手里一天,孙权就一天没有安全感。他要夺取荆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为了找到安全感孙权必须要夺取荆州。至于刘备为什么会必败无疑,其实孙权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既然要夺取荆州,那一定是找准了最好的机会。

当时刘备和曹操刚刚打完汉中之战,刘备虽然侥幸获得胜利,但是也损失惨重,压根就没有资源去接济打算北伐的关羽。

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三国志》

关羽手里的那点兵马,北伐襄阳和樊城已经是比较吃力的了,再想防守荆州,基本上是杯水车薪了。所以孙权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从战争开始的时候,刘备集团就必败无疑了。

03夷陵之战中,孙权是如何部署的呢?

关羽被杀,荆州被夺以后,刘备当然是要找孙权报仇的。这个时候孙权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很多人认为孙权慌了,其实孙权早就做好了一切应付的准备,他一点也不慌张。

夺取荆州是他们的国策,哪有实行国策却不做好善后工作的呢?那么孙权到底是如何应付刘备问题的呢?

首先孙权开始向曹魏称臣,这是一件看似比较屈辱,实则比较明智的事情。因为孙权不想同时对付两方面的对手,只要曹丕不对孙权下手,哪怕不出手相助,这就已经足够了。其次孙权迁都武昌,不得不说,孙权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男人。他将自己的团队带出安乐窝,选择将自己的小朝廷驻扎在前线地区,就是为了告诉江东臣民,孙权镇守荆州的决心。再者孙权选择陆逊作为本次决战的总指挥。陆逊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将领,刘备是戎马一生的名将,这两者对敌的结果是,刘备瞧不起陆逊,骄兵必败的教训,孙权心里是清楚的。最后孙权迷惑刘备,假装要将荆州送还给刘备,让刘备产生一种必胜的感觉。甚至打算要向刘备称臣,这些都是缓兵之计。有了这么一系列的政治军事上的策略,孙权要对付劳师远征的刘备,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战况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残酷,孙权一点都不慌张。

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山都、中卢五县民五千家来附。冬,魏嗣王称尊号,改元为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於蜀。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五月,建业言甘露降。---《三国志》

从后来孙权一边击败了刘备,一边掉过头来又赶走了曹丕的三十万大军,足以说明孙权丝毫不害怕刘备和曹丕中的任何一方。

总结:孙权的防守战没有败过,这就是他最大的信心。

江东拓宽地盘的能力的确很差,多次北伐合肥地区,都是无功而返。甚至孙权带着10万兵马亲征合肥的时候,居然被张辽带着的800给击败了。

可是我们不能说孙权集团的军事能力很差,因为他们的防守战从来没有输过。当年曹操带着百万雄师南下,周瑜仅仅依靠五六万人马就解决了曹操大军。

刘备带领大军前来的时候,陆逊和吕蒙搭档又抵挡住了刘备的进攻。曹丕杀来的时候,朱然等全明星阵容出马后,再次抵挡住了曹丕的进攻。

所以说孙权集团的防守能力是天下无敌的,这就保证了孙权可以稳坐钓鱼台,丝毫不用担心夷陵之战的战败。

不过在战胜刘备以后,孙权一直谋求一种三国平衡的关系。他知道刘备活着这种关系是很难建立起来的,所以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和孙权重新结盟,这才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引言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
原创 原... 引言 陈玄礼,唐朝名将,初任神武军的果毅都尉,后随李隆基(唐玄宗)起兵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玄宗即位后...
清代有三个省的总督,不仅任职资... 北宋建立初期,太祖鉴于唐朝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实施了多项加强对地方官员管控的政策。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
原创 史... 历史上,总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灾难事件,超越了当时科技水平的理解范畴,成为困扰后世科学家和史学家的未解之...
原创 秦...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 这两个朝代的建立都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开创了一...
原创 犹...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一个民族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到思想大师马克思,从文学巨匠卡...
原创 古... 古代中央六部是名副其实的实权部门,混到六部尚书的官员不是人精就是人精中的人精,哪个不是在官场上摸爬滚...
原创 巴...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今后持续接收这类文章并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
原创 明... 全文共177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拔人才相对公平统一的考试制度,自隋炀帝开举起...
曹操终生不敢称帝,为何曹丕继任... 关于曹操为何不称帝,是一个历史板块多年来无数次重复的话题,其原因无非两个:1.内外环境不允许。 2....
原创 埃... 1896年,埃塞俄比亚凭借地理优势和坚韧的意志力,成功击退了意大利的入侵,并且迫使意大利支付了赔款。...
原创 遍... 195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开展重要文物地点的调查与发掘工作,各地相继成立文管...
原创 清... 清朝的封疆大吏,包括驻防将军、总督、巡抚、提督,都由皇帝直接任命、考核。 驻防将军和提督是武职高官。...
原创 楚... 在周朝所有的诸侯国中,楚国绝对能够名列前茅。无论是初期始祖帮助武王伐纣,中期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原创 原... 正如周恩来总理对溥仪所讲:“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时的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
青砖灰瓦间的时代变奏:解码通江... 在川东北的崇山峻岭间,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的改造工程正掀起一场静默的革命。这个总投资超亿元的...
原创 苏... 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看这张图: 【毒教材的部分插图截取】 这是2022年爆出的中小学生教材插图,...
原创 建... 建文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由于作为太子的爹朱标英年早逝,早早就被爷爷朱元璋立为皇太孙,作为大...
双奖演员领衔、金牌主创打造,《...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持续“圈粉”的文化热潮中,一场穿越千年的西汉家宴正悄然在舞台上“复活”。由湖...
原创 苏... 在1911年清朝灭亡后,外蒙古迅速宣称“独立”。当时的中国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外的危机四伏,边疆问题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