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建立初期,为何朱元璋要停止科举考试?有什么意义
迪丽瓦拉
2025-09-04 01:03:04
0

全文共177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拔人才相对公平统一的考试制度,自隋炀帝开举起便一直流传于各个朝代。历史上的王朝对科举制的态度不一,但都根据自己本朝的实际情况对科举制作过调整。

但是到了元朝,早已不是汉人天子统治下的王朝自然也就废除了一直延续着的科举制,这使得有抱负有才智的汉人很难有正规途径进入官场,报效国家。

而这一历史问题一直到元朝覆灭,明朝接手时依旧无法完美解决,整个天下在朱元璋的手中打散重造,诸多问题有待商议,而最需要解决的便是国家缺乏大量贤才。

众所周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前的出身极为低下,这使得他做出的许多决策都会引起人们的质疑,其中就包括对科举制的态度。

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迫切想要收纳贤才的心让其恢复了科举制,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又将其中断,后世的我们都知道,明朝最重科举。

而事实证明,朱元璋能够从一介乞丐摇身变为一国之君,其能力也是非同寻常,对于人才的渴望和任用人才的决心并没有让其沿用科举制,而是停止了科举考试,这是为什么呢?

一、科举制度

1、选拔人才的手段

科举制度创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朝廷的垄断。隋朝以前,朝廷选拔官员的方式很简单,直接从世家大族中挑选适合做官的子弟,导致平民百姓无法接触到官场。

而朝廷中各种势力交织,严重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于是便诞生了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此制度不论出身贫贱,只要能够答出考场上的题目,是一个治世之才,便可以得到帝王的赏识,一步青天。

可以说,科举制度的产生不仅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人才,而且不断为中央输送新鲜的血液,平衡各种势力的同时使国家的内部环境趋于稳定。

这也是科举制度在历朝历代深受重视的关键。许多想要步入仕途的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便只是为了拿到官场的“门票”。

2、统一考试

科举制度不像我们如今的高考,需要分地区考试,古代采取统一的试卷,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时间进行考试。尽管科举考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已经较为公平了。

但是国家管理者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全国文化差异的问题,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全国各地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深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因此各个地区参加科举的人数不一,甚至相差甚大,这惹得一些地区的贵族大为不满。

二、明朝科举

1、建国之初恢复科举

如上文所说,一个国家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科举制的弊端,这一点在明朝建立初期尤为明显。彼时的朱元璋恢复了在元朝停滞了许久的科举制,想要快速征集人才,为恢复国力做准备。

没想到的是,此举没有达到理想的成效,反而发生了借由选拔制度上升到政治层面的南北榜事件,恢复科举后的种种问题另朱元璋意识到,或许此时恢复科举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2、暂停科举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元朝将首都定在了北方,导致了南北发展的差异,这一切辗转于朱元璋手上后,差异更是明显。

北方有才能的人士几乎没接触过科举制常考的八股之类的内容,而南方有志之士对于政治有没有实际的经验,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通过科举制选拔上来的官员没有替朱元璋分忧的经验,空有一腹腈纶诗书。

除此之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并不能立马让国家稳定下来,面对国内有权有势的贵族阶级,朱元璋首先要做的便是与他们打好关系。

那么,这些贵族阶级最需要什么呢?答案从科举制当中便能获得,严苛的科举考试对于想要世代为官的贵族阶级来说难度较大,而通过举荐的方式入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朱元璋便暂停了科举考试,想在逐渐恢复生产生活后再做打算。

我们都知道,新王朝接替旧王朝之际并没有这么轻松,这个崭新的明朝面对的并不只有科举制这一个问题。像国家依旧处于崩裂的状态,周围不安分的势力还在虎视眈眈。

全国人口大幅度流动等这些问题也需要统治者及时去解决。于是忙昏了头的朱元璋暂且顾不上需要稳定环境才能有序进行的科举考试了。

尽管科举制在明朝之初暂时停滞了几年,但是随着科举制的恢复,这个逐渐富强的王朝使科举制度在一次次改良中得到完善。

我们不能单从一个方面便否认了科举制度的利弊,更不能借此攻击朱元璋的决策。要知道作为一国之君,这位智勇双全的帝王有着自己独到的治理国家之法。

可以说,科举制在明朝初暂停的这几年使得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这得益于朱元璋清晰的头脑和明朝良好的发展前景。

朱元璋针对国家情况,对而后恢复的科举制作出了调整,采取南北分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这个做法对之后的官僚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年女真民族入关之后,就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这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考古挖掘工作,为何迟迟不开始?专家:需要满足3个条件! 1974年1月,秦始皇陵兵马俑被陕西...
家传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 在福建省闽侯县,刘先生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铜币不仅是刘家世代守护的瑰...
原创 诸...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发前往岐山伐魏。 但这次在路途上,他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在昼夜兼程的高度紧张...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际发展如同滚滚长江,不断东流。也就是说,世界大势,超级大国不断更替,那是无...
原创 清... 清朝让中国发生了巨变,为何历史上总有人抹黑清朝?原因很简单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最后一个朝代...
原创 小...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奸臣严嵩在垮台的前一刻,准备给酱菜店六心居的老板题一块匾额,没...
原创 美... 从重返亚太以来,美国就对中国步步紧逼,打压遏制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俄罗斯。 为什么美国总是死咬着中国不放...
原创 蜀... 作为三国中晚期的风云人物,姜维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很多谜团,导致后人对姜维有很多误解。 最典型的...
原创 第... 空城计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故事,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在西城安排撤退事宜,这时候司马懿率大军杀来,而诸葛亮...
原创 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继续北却匈奴,南平百越,近一步的扩大了秦王朝的...
原创 三... 被黄祖砍死的祢衡,排名第五。 祢衡的智谋是很强的,因此恃才傲物,一言不合就喜欢开喷。一般有修养的君...
原创 明... 可能不少朋友对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有所了解,这场发生了百年的灾难至今仍然是老百姓津津乐道...
原创 2... 1993年,高考落榜的孙天帅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圳南山区一家电子厂打工,对于家境贫寒的孙天帅而言,找到这...
原创 原... 鬼谷子识人:身上有这3种特质的人,注定大富大贵,你是吗?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非常繁荣,其中最著...
原创 原... 慕二仪之嘉德,继三光之懿容。 二仪分天地,三光日月星。 就我个人来说,知道慕容这个近乎一见钟情的姓氏...
原创 非... 非洲唯一没有“黑人”的国家,却不愿和黑人来往,却对中国免签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分为三大人种,黑人、...
原创 美... 一国的历史教科书常常隐含了该国的核心价值观。教科书选入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追求...
原创 孔...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各大势力纷纷揭竿而起,争夺地盘,割据势力,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