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搞垮苏联后,为何没急着对中国下手?美国:不是不想,是不敢
迪丽瓦拉
2025-09-03 20:04:44
0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有助于您更便捷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增强您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近年来,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种种手段,包括经济战、舆论战等多方面的攻击,这些手段层出不穷,目的明确。然而,无论美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中国始终保持坚韧不倒的态势,反而是美国在不断陷入困境,焦头烂额。

正因如此,许多美国人感到后悔不已,开始反思为何当初没有在苏联解体后就对中国采取行动。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苏联垮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那时的时机无疑是绝佳的。美国是否没有行动?显然不是,而是他们不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美国为何当时选择了保持沉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便对中国充满敌意。他们不仅意图分裂中国,还屡次挑起周边的战争,1950年的抗美援朝和1965年的抗美援越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直到1979年,两国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然而,建交并没有使两国关系立刻变得亲密,毕竟两国分别处于不同的阵营,彼此间依旧保持警惕,互相打压。

尽管如此,考虑到苏联是当时的头号大敌,美国并未对中国采取过激行动。在美国眼中,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显然更为重要,毕竟他们更害怕中国转向苏联。

然而,到了1991年12月,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的战略开始发生变化。苏联的崩溃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陨落,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与此同时,尽管中国仍显得较为弱小,却接过了苏联的接力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显然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苏联曾如此强大,却也被美国逐步搞垮了。那么,美国是否会再次对中国采取行动呢?这一问题无疑令人忧虑,但没有人敢抱有侥幸心理。毕竟,一旦美国下定决心,处于贫弱和发展中的中国,能否扛住美国的攻势,谁也无法预料。

让人意外的是,中国的弱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其优势。弱小意味着容易被忽视,容易被低估,因此美国在那时并没有把中国视作首要威胁,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俄罗斯、欧洲及中东等更具挑战的地区。

首先,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继承苏联遗产的主要国家。苏联在军事上的强大,尤其是军工产业,使得俄罗斯依然具备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加之俄罗斯幅员辽阔,油气资源丰富,成为了美国长期关注的对象。虽然当时俄罗斯因内乱和混乱处于虚弱状态,但对于美国而言,这个强大且富有资源的国家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美国开始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应对俄罗斯,甚至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展开了窃取机密、挑拨离间等手段。相较之下,中国的弱小使得美国暂时放松了警惕,认为中国并不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

除了俄罗斯,美国还不得不关注其他地区的形势,尤其是欧盟。自二战后,欧洲各国的合作日益紧密,逐步迈向统一。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1965年,欧共体应运而生,成为欧洲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而1991年,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为建立欧盟奠定了基础。

对于美国来说,欧盟的成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欧盟一旦成立,势必对美国的利益,尤其是美元的全球地位,产生严重冲击。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曾公开表示,欧盟的保护主义将使美国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岌岌可危。为了阻止欧盟的成立,美国竭尽全力,在欧洲进行挑拨离间和间谍活动。

然而,尽管美国的努力未能阻止欧盟的成立,欧盟依然在1993年顺利成立,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举让美国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挤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美国进一步加大了在欧盟内部制造分裂的力度,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英国脱欧和欧盟内部的各种分歧,背后都少不了美国的影子。

此外,美国还要面对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中东不仅是全球战略的中心,而且石油资源使其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支柱。尽管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东的局势依旧复杂。萨达姆·侯赛因作为伊拉克的独裁者,长期与美国对抗,并在1980年挑起了两伊战争。经过八年的消耗,伊拉克经济倒退,债台高筑。1990年,萨达姆决定吞并邻国科威特,而这个举动直接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

科威特不仅是一个石油富国,还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美国怎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于是,美国在1991年发动了海湾战争,凭借其先进的高科技武器,短短42天便迅速击败了伊拉克。虽然战争结束后,美国依然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任务,但这一胜利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地位更加牢固,也让他们无暇顾及中国。

当然,除了这些因素,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实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艰苦战争,积累了坚强的自保能力。中国在核武器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世界第五个核武大国。核武器成为中国自保的重要手段,任何敢于对中国发起挑衅的国家,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因此,1990年代的美国虽然敢对伊拉克下手,但他们绝不会轻易挑起与中国的冲突。与苏联不同,中国的内部团结和对外开放政策使得美国不可能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对中国进行干涉。即使在一些小问题上,美国也没有停止对中国的挑衅,例如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和1996年的台海危机。

然而,美国的强压并未能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多次挑战后,逐步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和军事大国。2016年,美国试图通过南海对峙来施压中国,结果却被中国强大的决心和自信所震慑,最终美国撤退。

今天,尽管美国继续施加压力,但中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容易被欺负的国家。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策略也在不断调整。过去的“冷战”已经结束,未来的挑战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已准备好迎接全球的竞争与挑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夏朝若真存在,甲骨文为何只字不... 古老的中国,像一本神秘的书籍,每一页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们会看到"夏朝"这个...
原创 南... 南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占据中国南方的宋、齐、梁和陈四个朝代,而北朝则包括北魏以及随后分出的东魏、西魏、...
原创 此... 此人曾为中国收回百万领土,如今名字却无人提起,坟头长满野草!提到北洋军阀,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其在全国各...
宇文护的死为何被称为北周第一冤... 前言 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死亡,被后人视为历史上第一大冤案。 他在太后宫中读书时,被杨坚暗害,在背后将...
原创 故... 根据史料的记载,水缸的铸造始于明朝时期。最初,明代的水缸大多采用铁质的方形设计,这种结构在当时被广泛...
原创 同... 常言道:“自古帝王之家无情”,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争权斗位的故事层出不穷,无论是父子反目、兄弟阋墙,还是...
唐朝的“直言敢谏”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魏征这个名字常常与“直言敢谏”联系在一起。他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谋士,更是一...
金国猛将粘得力:战败岳家军十多... 《——【·前言·】——》 在古代战场上,有这样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将军。他的双锤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
原创 故... # 探秘养心殿:紫禁城的隐秘“心脏”与历史回响 故宫,也就是咱常说的紫禁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那可...
原创 唐...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母亲为睿真皇后沈氏。李适的...
原创 从... 今天看一个问题,问明朝为何重蹈大宋的覆辙,亡于异族?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就要纠正这个问题,明朝亡...
原创 新... “叶军长,不好了,特务营的两位营长和一名参谋失踪了!” 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满脸慌张地冲进来报告...
原创 万... 发生在明朝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年至1598年)的万历抗倭援朝之战,是一场对中国、日本、朝鲜...
原创 日... 日寇在青岛登陆 1938年1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目标是突破津浦铁路沿线的防线,企...
原创 曾...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被誉为“圣人”,其中包括孔子、王阳明、诸葛亮,而曾国藩被视为其中的“半个圣人”。...
原创 唐... 在许多人看来,古代中国被认为是十分保守的,尤其是在女性面临的封建礼教压迫之下,例如“三从四德”、“一...
原创 明... 明朝的四大内阁首辅,都是卓越的政治才能,推动了明朝近三百年的辉煌! 公元1402年,明朝正式设立内阁...
原创 朱... 朱标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和朱允熙。朱雄英是长子,生于1374年,而最小的...
原创 村... 近年来,随着一批珍贵文物的陆续出土,这些宝贵的历史遗物大多是在机缘巧合下被发现的。它们的发现过程常常...
原创 司...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担任相国,继承了晋王的封号。不久之后,司马炎迫使魏元帝曹奂禅让,成功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