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一批珍贵文物的陆续出土,这些宝贵的历史遗物大多是在机缘巧合下被发现的。它们的发现过程常常充满了曲折与意外,成为了颇具趣味的故事,而今天要讲的麒麟尊也正是如此。
“尊”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及金文中,字形像双手捧酒器,表示进献。其原本是用来盛酒的礼器,因此麒麟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盛酒的器物。与普通的酒器不同,麒麟尊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年代悠久,而且工艺精湛,器身上精细地雕刻着麒麟的形象,麒麟的背上盘着一条龙,尾部则是凤凰,三大神兽齐聚一身,显得格外尊贵华丽。
1991年7月,在广西贺州沙田镇龙中村,陈海贵一家主要以种植花生为生,种植地点位于村子几百米外的红珠山上。那时正值花生的收获季节,但运气不好的一天,陈海贵上山查看时发现,原本应该丰收的花生田被野兽糟蹋一空。
愤怒的陈海贵决定找出肇事的野兽,于是根据留下的痕迹,开始追踪其踪迹。他发现了野兽的藏身之地,便决定守在附近,等着一举捉拿它。终于,他发现了是只狐狸作祟。陈海贵毫不犹豫地举起猎枪射击,然而狐狸机敏异常,迅速躲开了这一枪,跑到半山腰躲藏了起来。
尽管有些懊恼,陈海贵也意识到,如果不把狐狸抓住,以后自己的农田恐怕再难安宁。于是,他召集了亲朋好友一同上山搜寻,最终在一个小山洞里发现了野兽留下的痕迹。由于好奇心驱使,他们决定进入洞中一探究竟,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国宝——如今已成为广西贺州市标志性的麒麟尊。
当时洞内昏暗,村民们初时并未看清器物的真面目,以为里面躲藏着一只大狐狸,便拿起棍棒敲打它。等到发出铛铛的声音时,大家才意识到那是一件器物。由于他们不懂器物的价值,误以为它是黄金铸成的,事情也因此愈发闹大。很快,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虽然村民们并不知情,但一些有眼光的人闻讯而来,纷纷提出高价收购,甚至出价百万,这让村民们有些心动。然而,事态很快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他们及时赶到龙中村进行调查。村民们虽然受到高价诱惑,但依然心地淳朴,当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到来后,他们积极配合,带领专家前往发现器物的山洞。
经过专家的勘察,发现这个地点是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墓,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墓的陪葬品才裸露在外,被有心人发现。此次考古工作进展顺利,共发现了青铜鼓、青铜箕形器等青铜器,还有贝币和陶瓷器,共计33件二级文物。
然而,其中最为珍贵的,仍然是麒麟尊。这个器物不仅造型精美、尊贵,而且展现出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专家们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古墓的规格推断,墓主是一位身份显赫的贵族文官。
巧合的是,红珠山虽然时常有人来往,因为是村民们种植农作物的地方,但这个山洞一直没有被发现,若不是因为陈海贵的追狐狸之举,这件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青铜器或许还会继续掩埋在土中,不为人知。
由于村民们的积极配合,文物局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认为百姓对文物保护的支持是非常宝贵的。为了感谢他们的帮助,文物局向每位参与者发放了200元奖金,并赠送了感谢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