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万历到崇祯,他们对于明亡的责任有多大?
迪丽瓦拉
2025-09-05 07:33:47
0

今天看一个问题,问明朝为何重蹈大宋的覆辙,亡于异族?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就要纠正这个问题,明朝亡于农民起义,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到此结束(不算南明的话),而不是明亡于异族。

关于明亡的原因,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实在需要找一个理由,那可能就是气数已尽。经历了276年,大明王朝就像一个暮年老人,实在是运转不下去了。

《明史》认为明实亡于万历,如果让我来说,确实万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居正的改革,对于大明王朝,就像是回光返照,此后万历收拾完张居正,抄家也没抄出多少家产,让万历像断了一根弦,再也提不起来。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争国本事件,万历想立郑贵妃所生的皇子为太子,群臣坚持要求万历立长子为太子,折腾了这么多年,万历争不过,加上万历身体不好,越发心灰意冷,朝臣见他一面都难,甚至出现了一个奇观,缺官员。

如此这种情况,这番折腾,能好到哪去?这应该是万历对于明亡应该负的责任。

此后的朱常洛,一个月的天子,实在也不能把明亡的锅甩给他太多。千辛万苦当了太子,终于等到了当皇帝的时候,结果一个月之后,就见万历去了。甚至他死的太过突然,墓地都没找好,最后用了朱祁钰准备的墓地。

朱常洛,委实是明朝皇帝中很惨的了,除了他的额私生活混乱,他对大明王朝的覆灭,也当不了太多责任。

天启皇帝,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了,荒政,大权被魏忠贤掌握,由此引发了剧烈的动荡,党派之争,虽然有的学者认为东林党不能称之为党,但是我认为,称之为一个利益团体,应该是合适的。

一些正直的人士看不惯阉党,有的不屑为伍,有的宁死不屈,例如杨涟,1625年,惨死狱中。

要么东林,要么阉党,实在是没有什么中间的缓冲团体可以缓解,不站队想活下去都难,这就处在严重的矛盾激化当中。朝廷如此,底下民众的日子更不好过。

送走了天启,崇祯皇帝上台后,收拾了魏忠贤。这人在历史上的同情分是比较多的,算是诸朝代的最后一位君王中,名声比较好的。他名声比较好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清朝人修《明史》,因为私心,把他的形象塑造的比较好,还有一个原因,他确实是比较勤政,而不是荒政,确实是有着想把大明王朝拉回正轨的想法,并且为之努力过。

可惜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疑虑猜忌的性格,完美地继承了老朱家的基因。而且,此人关键时候的担当,是个问题,把锅甩给群臣,崇祯皇帝到死都没意识到,还是群臣误国。

他上台收拾了魏忠贤,本以为有可以信赖的外臣,可惜外臣一是互相争权,二是崇祯给外臣的时间实在不多,有一点错误,就考虑换人,崇祯十七年,在位五十相,不是白说的。这就导致政策的延续和执行都成了问题。

于是崇祯又重用宦官,走上了老路。崇祯对于宦官的重用,甚至比之前那些皇帝都厉害。

崇祯这人运气也背,天灾频发,导致对起义军是摁下葫芦起了瓢。

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来了,对这些起义军,是围剿还是招降,他自己都整不明白,一会儿坚持围剿,一会儿又开始招安,钱花完了,起义的农民越来越多。

这儿就提到了一个问题,钱花完了,加派三大晌,农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其实对于明朝的白银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展开详细说就太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樊树志先生的作品。

虽然后世的史书中,把崇祯皇帝描写得非常勤政,颇有为他喊冤的意思,公道说,如果他在万历前,确实大明应该在他手上亡不了,奈何生不逢时,赶在了天启以后,他为大明王朝的覆灭,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这些皇帝的原因,外臣和宦官,对于明亡,也确实有责任,史料显示,崇祯对于明亡,是有预感的,但是他还是抱有希望,问题是外臣这时侯仍然不团结,为了利益争斗。

还有一个原因,当然是宦官,宦官的危害,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明朝祸乱朝政的四大宦官,从这个角度看,从1368年到1644年,明朝能运转276年,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还有一个我想单独说的,明朝的言官问题,有气节的言官,确实是坚持了底线,但是还有一些言官,为了升官发财,肆意攻击朝臣,歪曲事实,这部分言官,也作孽不少。

所以,归根结底,明朝就是各方面实在运转不下去了,导致了明亡。明朝灭亡有他自身的原因,只能说南明的人,也实在不争气,偏偏竟然一度还真得对清朝抱有幻想,这种到底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内的问题,崇祯没搞明白,南明的人也没搞明白。

#历史开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一、引言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王耀武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相比于黄维稍显呆板、杜聿明有些僵硬,...
400年前的中国“背包客”:徐... 1607年的江南早春,杏花微雨沾湿了无锡徐家的青石板。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将墨迹未干的科举落第文书丢进火...
百余件青白瓷亮相景德镇 展宋代... 景德镇5月21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 余乐进)20日,“唯我青白——景德镇历代青白瓷文物修复展”在江...
原创 老... 在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的怀仁堂举办了一个庄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开国元勋们新的军衔。陈庚将军荣升...
原创 陈...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四大家族,其中包括“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原创 唐... 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
原创 临...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
原创 不... 在探讨缅北局势时,我们不可让果敢的问题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更需关注那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佤邦,尤其是与其...
原创 满... 如今,大多数满洲人已经改用了汉姓,这其中有许多人原本就来自汉族,而真正的满洲贵族或朝廷后裔却极为罕见...
隋唐英雄武力大揭秘!这10位猛... 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砸下来,四平山一百二十万大军瞬间人仰马翻。 李元霸站在尸山血海中,病鬼般的脸上写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 说起赵云,大家都想起他在长坂坡的英勇,想起他用全力护阿斗的忠心。 古诗也有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
原创 1...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开国将帅以血与汗为代价拼搏而成的历史。从红军时代的枪林弹雨,到建国后的百战百胜,...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到... 在浙江绍兴上虞的群山之间,有座海拔仅58米的小山丘,却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留下30余首诗词。这里就是成...
原创 “... 2022年5月,一场关于“毒教材”的风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家长偶然翻阅...
原创 连... 明朝因为“靖难之役”而发生了动荡,围绕着继位问题,尤其是朱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论成为了焦点。这些...
原创 田...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
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三问安徽凤阳... 5月19日,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城鼓楼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为何竣工验收后没多...
原创 6...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鲜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宣告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的结...
原创 被... 一、蜀汉五虎将压倒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将,以及正史中曹营的五子良将,虽然两者地位和背...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