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参透四句真言,迟早出人头地
迪丽瓦拉
2025-09-05 07:04:42
0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被誉为“圣人”,其中包括孔子、王阳明、诸葛亮,而曾国藩被视为其中的“半个圣人”。晚清时期,曾国藩是一位非凡的政治家,他凭借着个人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在危机四伏的大清王朝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功延缓了王朝的灭亡。然而,这位影响深远的重臣并非出身豪门世家。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曾国藩的家境并不显赫,出身于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简单来说,他的家庭条件相当普通,属于农村人家。更令人惊讶的是,曾国藩并非一蹴而就,在科举的道路上也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他直到第七次参加科举才成功考取秀才。这一经历说明,曾国藩并非天赋异禀,也没有显赫的背景支持,究竟是什么让他最终崭露头角,走向了高官之路呢?

其中的答案便是他坚信“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的信条。曾国藩深知,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最终成功。透过他的四句真言,我们或许能窥见他成功的秘诀,也许这些箴言会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

“坚忍支撑,可建非常之业”

这句话可以概括为“挺”,意指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坚持到底。只有在历经艰难险阻之后,才能成就一番伟业。回顾曾国藩的一生,“挺”字贯穿其中,几乎成了他的座右铭。虽然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但曾国藩并未因此自甘平庸。相反,他深知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因此从小便勤奋读书,这个习惯甚至延续到他老年时依然未改。

尽管在科举考试中,曾国藩六次落榜,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每次都以更坚强的意志迎接下一轮挑战。最终,在第七次的会试中,他如愿考中,正式步入了仕途。进入官场后,曾国藩依然不忘初心,始终把挽救国家、保卫百姓作为自己的使命。当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时,他毅然成立湘军,并在与敌军的战斗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曾国藩的经历告诉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从不平坦,唯有坚持到底,才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做事果断,不要犹豫不决”

李鸿章在苏州斩杀叛敌三万,曾国藩得知后,毫不犹豫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殊为眼明手辣”。这句话的意思是,李鸿章做事十分果断,处理问题迅速而精准。作为一位儒士,曾国藩为何如此赞赏李鸿章呢?

事实证明,李鸿章不仅是曾国藩的亲传弟子,而且他的许多政治手段与为人处世的哲理,都深受曾国藩影响。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生,实际上,他对待敌人时从不手软,遵循“乱世用重典”的原则,对叛乱和不法之徒,绝不留情。由于手段果断且毫不妥协,曾国藩甚至有“曾剃头”的绰号。

回顾清朝末期的历史,若不是曾国藩做事果断,运筹帷幄,清朝早就走向灭亡,哪里能拖延如此之久。所以,成功之人必定具备果断决策的能力,不容犹豫不决。许多机会一旦错失,往往一生都无法挽回。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

在复杂的官场中,善于为人处世,是每一个官员必备的能力。曾国藩长期在朝堂中沉浮,他时刻牢记“敬”字,并且这一原则贯穿于他的人际交往中。他曾有过深刻的感悟:“不敬他人,是自不敬。”这意味着,在任何场合,与人相处要保持尊重与礼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与支持。

曾国藩与各级官员的关系非常和谐,不论对方身份地位高低,他都一视同仁,尊敬每一个人。正因如此,他获得了众多支持者,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这些人脉成为了他日后官场生涯中的有力支撑。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与人良好交往,必定少不了尊敬他人这一点。

“容得别人短处,乃是豪杰举动”

尽管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手段相当果断,但如果深入了解他的为人,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极其宽厚大度的人。在对待不同意见时,曾国藩往往选择包容而非争辩。他与左宗棠的关系便是如此,尽管两人在如何应对太平天国问题上有过分歧,甚至左宗棠曾公开指责曾国藩指挥失当,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心生怨恨,反而积极化解两人的矛盾。

对于曾国藩来说,宽容他人的缺点是一种英雄风范。与人争执只会导致事与愿违,反而要学会宽容他人的不足,这才是成就伟大事业的智慧所在。

曾国藩的这些人生哲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若能从中汲取智慧,或许也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一、引言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王耀武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相比于黄维稍显呆板、杜聿明有些僵硬,...
400年前的中国“背包客”:徐... 1607年的江南早春,杏花微雨沾湿了无锡徐家的青石板。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将墨迹未干的科举落第文书丢进火...
百余件青白瓷亮相景德镇 展宋代... 景德镇5月21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 余乐进)20日,“唯我青白——景德镇历代青白瓷文物修复展”在江...
原创 老... 在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的怀仁堂举办了一个庄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开国元勋们新的军衔。陈庚将军荣升...
原创 陈...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四大家族,其中包括“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原创 唐... 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
原创 临...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
原创 不... 在探讨缅北局势时,我们不可让果敢的问题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更需关注那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佤邦,尤其是与其...
原创 满... 如今,大多数满洲人已经改用了汉姓,这其中有许多人原本就来自汉族,而真正的满洲贵族或朝廷后裔却极为罕见...
隋唐英雄武力大揭秘!这10位猛... 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砸下来,四平山一百二十万大军瞬间人仰马翻。 李元霸站在尸山血海中,病鬼般的脸上写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 说起赵云,大家都想起他在长坂坡的英勇,想起他用全力护阿斗的忠心。 古诗也有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
原创 1...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开国将帅以血与汗为代价拼搏而成的历史。从红军时代的枪林弹雨,到建国后的百战百胜,...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到... 在浙江绍兴上虞的群山之间,有座海拔仅58米的小山丘,却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留下30余首诗词。这里就是成...
原创 “... 2022年5月,一场关于“毒教材”的风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家长偶然翻阅...
原创 连... 明朝因为“靖难之役”而发生了动荡,围绕着继位问题,尤其是朱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论成为了焦点。这些...
原创 田...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
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三问安徽凤阳... 5月19日,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城鼓楼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为何竣工验收后没多...
原创 6...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鲜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宣告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的结...
原创 被... 一、蜀汉五虎将压倒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将,以及正史中曹营的五子良将,虽然两者地位和背...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