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都灭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战斗,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迪丽瓦拉
2025-09-04 00:32:46
0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这意味着统治中国近300年时间的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在这末日的光景之下,无数满清臣子四处乱窜,抛下年仅6岁的皇帝溥仪,只顾着自己逃命去了。

尽管清政府已经倒塌,人们也四散而去,但满清皇室仍有一位忠臣存在,他就是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

他在清王朝已经倒塌的时候,仍然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甚至还差一点为溥仪打下一片江山,东山再起。

大厦将倾的大清朝

1911年,民主同盟会的主席孙中山先生,决定在武昌以革命党人的名义发动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整个清王室如临大敌,但偏偏宣统皇帝溥仪此时只有6岁,完全没有任何执政能力。

大臣们乱做一团,根本就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防守措施,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地方很快就被革命党人攻占。

无奈之下,清政府只能请诏之前被除去兵权的袁世凯出山,抵御革命党人的进攻,袁世凯也不推辞,立刻起兵征讨武汉。

不得不说,袁世凯的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率兵成功阻止了革命军北上,两方最终相持在武汉地区。

清政府对于袁世凯的表现非常满意,任命他为清朝内阁总理大臣,由于溥仪年幼,清王朝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来到了袁世凯手中。

然而,针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袁世凯心中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一边与革命军作战,一边同革命军首领讲和。

双方首脑很快宣布停战,袁世凯也孙中山达成了私下交易,倘若袁世凯可以逼迫溥仪退位,袁世凯就能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这事对于袁世凯来说再轻松不过了,他威逼主战派大臣们退位,同时对真正掌权的清朝王室,说明事态之严重性。

倘若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退位,就可以得到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继续在紫禁城中过着皇帝般的生活。

1912年2月,裕隆太后带着年仅6岁的皇帝溥仪来到了养心殿,举行清王朝正式意义上的最后一次会议。

在这场会议之中,裕隆太后为了获取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宣布宣统皇帝退位,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落下了帷幕。

尽管清朝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在全国的各个地方,仍有人继续在为清王室效忠,不断发起军事行动,妄图复辟,在这些人当中,又以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最为强势。

亡国之臣罗特·升允

其实多罗特·升允和袁世凯一样,都是曾因为一些原因而被革职,也都是因为武昌起义的爆发,而重新被清政府任用,担任陕西军事总督。

多罗特·升允对清政府忠心耿耿,他上任以后,立即率领率领甘军对革命军发起进攻,连战连捷,很快就逼近了西安,多罗特·升允想着可以打下西安,迎接溥仪建立新的王朝。

然而,正当多罗特·升允即将攻破西安,扶大厦将倾之时,溥仪宣布退位的消息却突然传来,军队的士气一落千丈,毕竟皇帝都退位了,自己如今继续作战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这样,甘军的士兵们纷纷违抗多罗特·升允继续攻城的命令,最终四下散去了,多罗特·升允的复辟计划宣告破产。

虽然复辟失败,不过多罗特·升允毫不气馁,依然继续想要进行复辟行动,他很快就来到内蒙地区,想要集结兵力发动勤王行动,但他的计划却没有一个人相应。

这时多罗特·升允也明白了,想在中国如今的形势中发动复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无奈之下,走投无路的多罗特·升允只能逃亡日本,请求日本人能够帮助溥仪复辟。

多罗特·升允在日本加入了宗社党,回到中国开始为日本人帮助溥仪复辟造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人迅速占领了山东青岛,多罗特·升允也联合清朝亲王善耆一起,正式在沿海地带发起复辟行动。

两人为了能实现溥仪复辟的大业,不惜成为日本人的走狗,甚至善耆还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日本人,也就是日后重名昭著的间谍川岛芳子。

而多罗特·升允则是找到了江南提督张勋,低声下气地寻求他的帮助,但张勋的第一次复辟计划,却因为提前被袁世凯获悉,而最终破产。

就这样,多罗特·升允的复辟行动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直到后来袁世凯去世,事情才有了转机。

清朝老臣的挣扎

当时袁世凯刚刚去世,多罗特·升允就火速赶往徐州寻求张勋的帮助,张勋却显得有些犹豫,担心复辟计划会再次失败,他让多罗特·升允前往日本东京,寻求日本人的军事援助。

于是,多罗特·升允就作为张勋的代表,来到日本东京和日本首相寺内会谈。多罗特·升允声泪俱下的和寺内的人讲述了清王朝的情况,哭诉溥仪的悲惨遭遇。

寺内的人也被多罗特·升允的情绪感染,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位孤老遗臣。据史料记载,多罗特·升允还在这个阶段写过一首诗,“老臣犹在此,幼主竟何如。倘射上林雁,或逢苏武书”。

这首诗中带有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多罗特·升允寻求日本人帮助的事,始终是他一辈子洗刷不掉的点。

就这样,多罗特·升允带着日本人支持张勋复辟的意见,以及给予张勋的大批量经费,回到了国内,张勋这才坚定了要复辟的决心。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紧张谋划,张勋终于在1917年7月成功复辟,溥仪重新登上了皇位,看到这一幕,多罗特·升允老泪纵横,他终于等到了清朝再起的那一天,他也因为复辟有功,被封为大学士。

然而,多罗特·升允没有想到,清政府作为旧时代的产物,是必定会走向灭亡的。张勋复辟之后还不到两周的时间,军阀段祺瑞就出兵讨伐溥仪,溥仪第二次在位仅仅12天,就再次宣布退位。

后来,溥仪还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彻底分崩离析,多罗特·升允也和溥仪一起逃往天津租界生活,最终于1931年去世。

巧合的是,在多罗特·升允死去的第二年,溥仪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无论溥仪这个皇帝的兴致怎样,多罗特·升允总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了吧。

古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有多罗特·升允辛亥之乱,第一功臣,对于多罗特·升允来说,事情和时代怎样发展并不重要,他只是清政府的一位忠臣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年女真民族入关之后,就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这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考古挖掘工作,为何迟迟不开始?专家:需要满足3个条件! 1974年1月,秦始皇陵兵马俑被陕西...
家传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 在福建省闽侯县,刘先生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铜币不仅是刘家世代守护的瑰...
原创 诸...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发前往岐山伐魏。 但这次在路途上,他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在昼夜兼程的高度紧张...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际发展如同滚滚长江,不断东流。也就是说,世界大势,超级大国不断更替,那是无...
原创 清... 清朝让中国发生了巨变,为何历史上总有人抹黑清朝?原因很简单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最后一个朝代...
原创 小...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奸臣严嵩在垮台的前一刻,准备给酱菜店六心居的老板题一块匾额,没...
原创 美... 从重返亚太以来,美国就对中国步步紧逼,打压遏制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俄罗斯。 为什么美国总是死咬着中国不放...
原创 蜀... 作为三国中晚期的风云人物,姜维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很多谜团,导致后人对姜维有很多误解。 最典型的...
原创 第... 空城计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故事,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在西城安排撤退事宜,这时候司马懿率大军杀来,而诸葛亮...
原创 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继续北却匈奴,南平百越,近一步的扩大了秦王朝的...
原创 三... 被黄祖砍死的祢衡,排名第五。 祢衡的智谋是很强的,因此恃才傲物,一言不合就喜欢开喷。一般有修养的君...
原创 明... 可能不少朋友对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有所了解,这场发生了百年的灾难至今仍然是老百姓津津乐道...
原创 2... 1993年,高考落榜的孙天帅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圳南山区一家电子厂打工,对于家境贫寒的孙天帅而言,找到这...
原创 原... 鬼谷子识人:身上有这3种特质的人,注定大富大贵,你是吗?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非常繁荣,其中最著...
原创 原... 慕二仪之嘉德,继三光之懿容。 二仪分天地,三光日月星。 就我个人来说,知道慕容这个近乎一见钟情的姓氏...
原创 非... 非洲唯一没有“黑人”的国家,却不愿和黑人来往,却对中国免签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分为三大人种,黑人、...
原创 美... 一国的历史教科书常常隐含了该国的核心价值观。教科书选入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追求...
原创 孔...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各大势力纷纷揭竿而起,争夺地盘,割据势力,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