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杀韩信关萧何,为何却不动张良?看懂了,你的职场也将更稳健
迪丽瓦拉
2025-09-04 00:34:10
0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为何对功勋卓著的韩信、萧何痛下杀手,却始终信任谋士张良?这个看似矛盾的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处世智慧?让我们透过《资治通鉴》的记载,解开这个耐人寻味的谜题。

张良的非凡功绩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建立汉朝。论功行赏时,刘邦给予张良一个特殊待遇——让他在富庶的齐地自选三万户作为封地。这个赏赐远超丞相萧何的八千户,可见在刘邦心中,张良的贡献非同一般。

翻开楚汉战争的历史画卷,张良的身影贯穿始终。峣关之战,他献计大破秦军,为刘邦打开咸阳门户;鸿门宴上,他运筹帷幄,助刘邦脱险;还定三秦时,他建议烧毁栈道迷惑项羽;楚汉对峙时,他建议分封韩信、彭越,最终形成对项羽的合围之势。

张良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在政治上有独到见解。他建议刘邦销毁六国印信,避免天下再度分裂;在封赏功臣时,他主张以功论赏,稳定人心。这些关键决策,都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成身退的智慧

面对刘邦"自择齐地三万户"的厚赏,张良却出人意料地婉拒了。他只请求受封于留县,这个他与刘邦初次相遇的地方。在谢恩表文中,张良谦逊地表示:"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将功劳归于刘邦的天命所归。

张良的选择体现了老子的智慧:"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不贪恋权位,不炫耀功劳,反而获得了刘邦持久的信任。更令人称奇的是,张良晚年主动淡出朝堂,声称要追随仙人赤松子修道,远离权力中心。

这种功成身退的态度,与韩信、萧何形成鲜明对比。韩信居功自傲,曾对刘邦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兵,而臣多多益善。"萧何则长期把持朝政,深得民心。两人的这些行为,都触动了帝王最敏感的神经。

萧何的困境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处境颇为微妙。楚汉战争期间,他镇守关中,为前线输送粮草兵员,功不可没。但正是这种"总镇后方"的地位,让刘邦心生疑虑。

史书记载,刘邦在前线作战时,多次派使者"慰劳"萧何。谋士鲍生看出其中端倪,建议萧何将族中子弟送往军中效力,以示忠诚。萧何照做后,刘邦果然龙颜大悦。

韩信被杀后,刘邦加封萧何为相国,并派五百士兵护卫。召平看出这是监视而非恩宠,建议萧何辞谢封赏,并捐出家财助军。萧何再次采纳建议,才化解了危机。

最富戏剧性的是陈豨叛乱时,刘邦亲征却不断派人打探萧何动向。宾客建议萧何低价强买民田自污名声。这位当朝相国竟真的照做,用这种极端方式向皇帝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

韩信的悲剧

与张良、萧何相比,韩信的结局最为悲惨。这位"兵仙"战功赫赫,曾为刘邦打下半个天下。但他功高震主,最终以谋反罪名被诛杀。

韩信的问题在于不懂得收敛锋芒。他不仅公开炫耀自己的军事才能,还在被封为楚王后,收留项羽旧部钟离昧,引起刘邦猜忌。被贬为淮阴侯后,他又常称病不朝,流露出不满情绪。

最致命的是,韩信没有认清时局变化。战争时期,刘邦需要他的军事才能;天下平定后,他的存在反而成了威胁。张良看清这一点急流勇退,韩信却始终沉浸在战功荣耀中,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历史启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精辟总结:"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在权力场中,功劳越大往往危险越大。张良的智慧在于:

其一,将成功归于君主,甘居幕后;

其二,知足知止,不贪恋权位;

其三,适时隐退,远离是非之地。

这些处世之道,不仅适用于古代官场,对现代职场也有借鉴意义。在集体中,既要展现才能贡献力量,又要懂得收敛锋芒;既要追求成就,又要明白适可而止。正如老子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两千年前张良的智慧,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或许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年女真民族入关之后,就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这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考古挖掘工作,为何迟迟不开始?专家:需要满足3个条件! 1974年1月,秦始皇陵兵马俑被陕西...
家传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 在福建省闽侯县,刘先生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铜币不仅是刘家世代守护的瑰...
原创 诸...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发前往岐山伐魏。 但这次在路途上,他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在昼夜兼程的高度紧张...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际发展如同滚滚长江,不断东流。也就是说,世界大势,超级大国不断更替,那是无...
原创 清... 清朝让中国发生了巨变,为何历史上总有人抹黑清朝?原因很简单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最后一个朝代...
原创 小...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奸臣严嵩在垮台的前一刻,准备给酱菜店六心居的老板题一块匾额,没...
原创 美... 从重返亚太以来,美国就对中国步步紧逼,打压遏制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俄罗斯。 为什么美国总是死咬着中国不放...
原创 蜀... 作为三国中晚期的风云人物,姜维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很多谜团,导致后人对姜维有很多误解。 最典型的...
原创 第... 空城计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故事,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在西城安排撤退事宜,这时候司马懿率大军杀来,而诸葛亮...
原创 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继续北却匈奴,南平百越,近一步的扩大了秦王朝的...
原创 三... 被黄祖砍死的祢衡,排名第五。 祢衡的智谋是很强的,因此恃才傲物,一言不合就喜欢开喷。一般有修养的君...
原创 明... 可能不少朋友对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有所了解,这场发生了百年的灾难至今仍然是老百姓津津乐道...
原创 2... 1993年,高考落榜的孙天帅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圳南山区一家电子厂打工,对于家境贫寒的孙天帅而言,找到这...
原创 原... 鬼谷子识人:身上有这3种特质的人,注定大富大贵,你是吗?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非常繁荣,其中最著...
原创 原... 慕二仪之嘉德,继三光之懿容。 二仪分天地,三光日月星。 就我个人来说,知道慕容这个近乎一见钟情的姓氏...
原创 非... 非洲唯一没有“黑人”的国家,却不愿和黑人来往,却对中国免签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分为三大人种,黑人、...
原创 美... 一国的历史教科书常常隐含了该国的核心价值观。教科书选入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追求...
原创 孔...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各大势力纷纷揭竿而起,争夺地盘,割据势力,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