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复金陵者王!为何咸丰的这个遗言到了曾国藩这就不行了?
迪丽瓦拉
2024-11-07 11:41:33
0

原标题:克复金陵者王!为何咸丰的这个遗言到了曾国藩这就不行了?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王?这个问题在网上流传很久了,虽然网友们也给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见解,但很少有人知道,那个“王”的称呼原本就该属于曾国藩,那是咸丰皇帝临终前的遗言

1861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压力下,咸丰皇帝倒下了。弥留之际,他不但任命了顾命八大臣、授予慈安和慈禧两方大印,为了尽快平定困扰大清的太平天国,他还留下了“克复金陵者王”的承诺。许多人骂咸丰平庸无能,其实,从临终前的这些安排就能看出他的缜密,一个皇帝该考虑的,他全都考虑到了,这样的人,咱们能说他无能、平庸吗?

咸丰是1861年8月去世的,其实,从1856年太平军内部发生了“天京事变”之后,清廷对太平军的局面就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攻城拔寨、捷报频传,而太平军内部依然矛盾不断、节节败退。这种情况下,咸丰还留下这样一个遗言,曾国藩拿到的可能性很大。当时肃顺还是“红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咸丰皇帝在肃顺的感染下也萌生了对八旗子弟的厌恶之情,留下这个遗言,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汉人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死后不久,肃顺就被慈禧和奕给收拾了;更想不到,那个叫叶赫那拉的贵妃在他死后竟然能专权47年。

1864年7月,天京沦陷,持续13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而攻入天京的,也正是曾国藩的湘军。该是兑现先皇诺言的时候了,可是,慈禧虽然一再嘉奖曾国藩,但对于这个“王”的封号却只字不提。为什么?因为咸丰和肃顺死后,保守的贵族势力再次崛起,这些人不允许有汉官出人头地,甚至还搬出“三藩之乱”来作为反对汉人封王的理由。另外,平息太平军之后,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唯一的威胁就来自于曾国藩和他的40万湘军。因此,慈禧也就绝口不提封王之事

那曾国藩到底有没有想过要“自立为王”呢?应该是有的。在许多史料中记载,曾国藩在拿下安庆之后,胡林翼、曾国荃、左宗棠等人都曾劝曾国藩“另立山头”,但始终没有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当湘军攻破天京时,也是湘军的顶峰时期,这应该是曾国藩最好的机会,曾国荃再次劝说,但还是被曾国藩给否决了。曾国藩为什么不愿自立为王呢?

一,儒家思想

首先,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在曾国藩的意识里根深蒂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穿整个《曾国藩家书》就是最好的证明。封建社会的文人以“忠君爱国”为己任,也将此作为衡量品德的一个标准,曾国藩这样一个极其在乎名声的人,是断不会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的;

二,陷入包围

其次,慈禧掌权后,朝廷打心眼里对曾国藩充斥着不信任。

为了兑现先皇那句“克复金陵者王”的诺言,不但在最后时刻一再拖延湘军的进攻,甚至还让湘军“只围不攻”,为的就是让那些八旗将领能够“克复金陵”,好名正言顺地把那个“王”封下来。可惜,八旗子弟不给力,换一个败一个,最终还得湘军上。另外,曾国藩在拿下天京时,曾经的江南、江北大营遗留下来的那些八旗军队、以及僧格林沁、冯子材等人,都已经奉命率军队对曾国藩形成了合围之势。一旦曾国藩轻举妄动,必然又是一场战争。即便曾国藩赢了,也难免损兵折将,能经得住京畿和其他地区清兵的反攻吗?

曾国藩不会拿自己的命运冒险,更不敢拿几十万湘军将士的生命冒险;

三,同床异梦

最后一点,天京城破时,曾国藩的湘军确实有40万人,但是,真正属于嫡系的却也只有曾国荃等少数几个,其他人早被朝廷用“加官进爵”分化的差不多了,一旦反清,这些人未必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况且,当时40万人里还包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就是朝廷用来对付自己的棋子,虽然不到10万人,但是武器装备精良。反,曾国藩的机会甚至不足五成,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一方面,清廷根本就没有为曾国藩封“王”的意愿,另一方面,曾国藩在安庆时错过了最好时机,所有“自立为王”的有利因素都已经不复存在。如果贸然起兵,除了重燃战火、生灵涂炭之外,没有任何益处。而此时,西方列强贪婪的目光还在盯着大清,内战消耗只能让大清失去更多的抵抗力,给列强创造更多入侵大清的机会,因此,曾国藩也就坦然自若地接受了命运。

为了打消朝廷的戒备,他不但主动提出撤裁湘军,还替弟弟曾国荃上了一封辞呈,这无一不是在向朝廷表明自己的立场。最终,曾国藩博得了朝廷的信任,给了一个“直隶总督”的头衔。

有人觉得曾国藩不值,其实,对于连“王”都不想要的曾国藩来说,又怎会在乎一个官职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说起曹操,奸诈已经成为了他的代名词,而他的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是让很多英雄好汉所...
原创 赵... 前言 在宫廷权谋的旋涡中,谁才是命运的掌舵者?皇帝又或是他身后的幕僚?当一个疏忽或决定改变了历史,我...
原创 被...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我们所处的社会似乎对一个人的出身非常敏感,甚至会有人对出身不...
原创 真... 很多时候,咱们提到刘备这个人,很多人都是对他的印象来自于一些小说作品,但是,其中对于刘备的描述很多都...
原创 朱... 读明朝历史,读到朱元璋剪灭割据群雄,北伐一举成功时,很容易想到一个问题。 老朱先灭陈友谅,后平张士诚...
原创 庞...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并立,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之中,主要是尊刘贬曹。在书中不停的抬高刘备的蜀国,而贬...
原创 新...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一名团长的叛变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卧底计划,他的选择不仅打破了常规,更是在战...
全面对比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的...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各自在其所处的时代推行了激进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的...
原创 钟...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十七篇。 本文重点:司马昭生命倒计时 曹髦被贾充手下的成济刺杀后,司...
万里长江知多少?一张图,带你再... 对于长江,你真的了解吗?你还记得它到底有多长,又流经多少个省份吗?那些在长江之畔诞生的诗词歌赋,你还...
原创 朱... 宁王被忽悠了 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解决功勋集团尾大不掉的问题,试图以分封藩王的方式钳制中...
原创 曹...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刘备就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帮助才会逐渐成为一个地方诸侯,并且最终称帝。并且在诸葛亮...
原创 当... 1901年,慈禧太后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之上,第一次见到了汽车的存在,对于这种不用马就能跑的“马车”,慈...
原创 清...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有没有人见过 清朝 的学生课本? 估...
原创 亚... 马里乌波尔,这个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和传说。在这座城市的地底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
原创 长...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一聊一个非常特别的题材——长津湖战役。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原创 张...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读者在上半部分总是见到他被张飞、马超、赵云等人“...
原创 1... 1949年2月,为便于指挥大规模兵团渡江南下作战,华东野战军被改编为了第三野战军,同时在军级作战单位...
原创 他...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校之一,其中涌现了很多高级将领,并且国共双方都有。 众所周知,蒋介...
原创 朱... 前言 有时候往往一个小小的言语,却能预示着一个伟大命运的开始。当朱元璋俘虏了一个年仅八岁的男孩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