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不称王?这个问题在网上流传很久了,虽然网友们也给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见解,但很少有人知道,那个“王”的称呼原本就该属于曾国藩,那是咸丰皇帝临终前的遗言
1861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压力下,咸丰皇帝倒下了。弥留之际,他不但任命了顾命八大臣、授予慈安和慈禧两方大印,为了尽快平定困扰大清的太平天国,他还留下了“克复金陵者王”的承诺。许多人骂咸丰平庸无能,其实,从临终前的这些安排就能看出他的缜密,一个皇帝该考虑的,他全都考虑到了,这样的人,咱们能说他无能、平庸吗?
咸丰是1861年8月去世的,其实,从1856年太平军内部发生了“天京事变”之后,清廷对太平军的局面就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攻城拔寨、捷报频传,而太平军内部依然矛盾不断、节节败退。这种情况下,咸丰还留下这样一个遗言,曾国藩拿到的可能性很大。当时肃顺还是“红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咸丰皇帝在肃顺的感染下也萌生了对八旗子弟的厌恶之情,留下这个遗言,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汉人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死后不久,肃顺就被慈禧和奕给收拾了;更想不到,那个叫叶赫那拉的贵妃在他死后竟然能专权47年。
1864年7月,天京沦陷,持续13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而攻入天京的,也正是曾国藩的湘军。该是兑现先皇诺言的时候了,可是,慈禧虽然一再嘉奖曾国藩,但对于这个“王”的封号却只字不提。为什么?因为咸丰和肃顺死后,保守的贵族势力再次崛起,这些人不允许有汉官出人头地,甚至还搬出“三藩之乱”来作为反对汉人封王的理由。另外,平息太平军之后,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唯一的威胁就来自于曾国藩和他的40万湘军。因此,慈禧也就绝口不提封王之事
那曾国藩到底有没有想过要“自立为王”呢?应该是有的。在许多史料中记载,曾国藩在拿下安庆之后,胡林翼、曾国荃、左宗棠等人都曾劝曾国藩“另立山头”,但始终没有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当湘军攻破天京时,也是湘军的顶峰时期,这应该是曾国藩最好的机会,曾国荃再次劝说,但还是被曾国藩给否决了。曾国藩为什么不愿自立为王呢?
一,儒家思想
首先,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在曾国藩的意识里根深蒂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穿整个《曾国藩家书》就是最好的证明。封建社会的文人以“忠君爱国”为己任,也将此作为衡量品德的一个标准,曾国藩这样一个极其在乎名声的人,是断不会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的;
二,陷入包围
其次,慈禧掌权后,朝廷打心眼里对曾国藩充斥着不信任。
为了兑现先皇那句“克复金陵者王”的诺言,不但在最后时刻一再拖延湘军的进攻,甚至还让湘军“只围不攻”,为的就是让那些八旗将领能够“克复金陵”,好名正言顺地把那个“王”封下来。可惜,八旗子弟不给力,换一个败一个,最终还得湘军上。另外,曾国藩在拿下天京时,曾经的江南、江北大营遗留下来的那些八旗军队、以及僧格林沁、冯子材等人,都已经奉命率军队对曾国藩形成了合围之势。一旦曾国藩轻举妄动,必然又是一场战争。即便曾国藩赢了,也难免损兵折将,能经得住京畿和其他地区清兵的反攻吗?
曾国藩不会拿自己的命运冒险,更不敢拿几十万湘军将士的生命冒险;
三,同床异梦
最后一点,天京城破时,曾国藩的湘军确实有40万人,但是,真正属于嫡系的却也只有曾国荃等少数几个,其他人早被朝廷用“加官进爵”分化的差不多了,一旦反清,这些人未必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况且,当时40万人里还包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就是朝廷用来对付自己的棋子,虽然不到10万人,但是武器装备精良。反,曾国藩的机会甚至不足五成,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一方面,清廷根本就没有为曾国藩封“王”的意愿,另一方面,曾国藩在安庆时错过了最好时机,所有“自立为王”的有利因素都已经不复存在。如果贸然起兵,除了重燃战火、生灵涂炭之外,没有任何益处。而此时,西方列强贪婪的目光还在盯着大清,内战消耗只能让大清失去更多的抵抗力,给列强创造更多入侵大清的机会,因此,曾国藩也就坦然自若地接受了命运。
为了打消朝廷的戒备,他不但主动提出撤裁湘军,还替弟弟曾国荃上了一封辞呈,这无一不是在向朝廷表明自己的立场。最终,曾国藩博得了朝廷的信任,给了一个“直隶总督”的头衔。
有人觉得曾国藩不值,其实,对于连“王”都不想要的曾国藩来说,又怎会在乎一个官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