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王室的婚俗,兄妹父女皆能通婚,究竟为何?
迪丽瓦拉
2024-11-07 19:36:36
0

原标题:古埃及王室的婚俗,兄妹父女皆能通婚,究竟为何?

追溯7000年前的人类文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曾经孕育着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埃及。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与古代华夏、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

依托尼罗河冲积平原形成的沃土,古埃及人率先发展出先进的农耕文明,封建历史时期,农业的发达决定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古埃及在7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给世界文化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包括咱们耳熟能详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以及各种制作精美的宝石器具。

很难想象,一个文明程度不亚于华夏文明的古老国度,却有着一项非常奇特的婚姻习俗——血亲通婚。咱们平时都知道婚姻的底线是“近亲结婚”,是指尚未出五伏的亲人坚决不能通婚。古埃及的“血亲通婚”要比“近亲结婚”更加令人瞠目结舌,它是一种“兄妹父女”皆可嫁娶的婚姻习俗。

比如,埃及历史上杰出的国王,古埃及十九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美斯二世,它的王妃中包括一个亲妹妹和三个女儿,这要在中原王朝必然是惊动朝野的行为,在古埃及则见怪不怪。

古埃及王室之所以会有如此另类的婚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保证古埃及王室血统的纯正性。拉美斯二世是埃及历史上最长寿的法老,一直活到90多岁高龄,比起康熙乾隆年纪都要大,长寿必然代表着拥有的王妃也多,他在位67年的时间里,先后册立过8个皇后,王妃数量史书上多得无从考证,有史可依的儿女达上百个,至于有多少是他与血亲王室(妹妹女儿所生)也详细无法考证,至少埃及历史上清楚地记载,拉美斯二世有12个具备合法继承权的儿子都没活过他,毫无疑问这12个拥有继承权的儿子必然是拉美斯二世与血亲亲人所生。

像拉美斯二世如此疯狂且长寿的埃及法老,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非常棘手,最直接的问题是导致古埃及王室没有亲情观,更没有爱情观,所有的一切都是服务古埃及王室的血统,或是维护她们共同的丈夫——法老。

这便构成古埃及特有的父系集权制,即整个王室贵族中,所有的女性都是法老维护本族血统纯正性的工具,包括父女、兄妹、母子、甚至祖孙通婚。既然大家都是王室贵族成员,便有义务保护血统的传承,阻挡那些本族以外、流着别族血液的人进入到王室的权力中心。因此,婚姻成为古埃及王室阻断血统基因外流的最直接的手段。

在这种特殊的婚姻观念下,古埃及王室没有亲情可言,他毕竟不像中原王朝有着可以溯源的血统和清晰可寻的辈分伦理。古埃及王室则不同,母亲与女儿不能做母女,她们有可能会同时成为法老的爱妃,甚至为将来王室继承人的问题而大大出手。

正是因为这样有悖人文的婚姻制度,使得埃及虽然文明发源很早,农耕文明也很发达,但是古埃及人的寿命和胎儿的夭折率很高。比如拉美斯二世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没有熬过自己,古埃及十八王朝女王哈特舍普苏特的女儿尚未出嫁英年早逝,安刻塞那蒙没有一儿半女,要么胎死腹中,要么早产。即便是幸存的王室孩子也大多身患怪病,当时的由于文明程度尚未开化,他们不知道这是血亲结婚由基因缺陷导致的问题,只是想当然地理解成所谓的“诅咒”。

实际上,华夏文明的历史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婚姻嫁娶风俗,大多数产生于游牧民族政权政权中,比如匈奴、契丹、女真等游牧部落的收继婚制度。但是,华夏游牧部落的收继婚制度,没有古埃及王室血亲通婚如此恶劣。它只是局限于父兄死后,由新继位的首领迎娶“寡嫂和寡母”,比如王昭君曾经先后嫁给过匈奴的2代3位单于,呼韩百邪单于、复株累单于、搜谐若单于。

华夏游牧民族之所以要采取收继婚制度,与古埃及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古埃及王室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性,而游牧民族政权则是防止财产外流。因为老单于死后,作为单于的女人有权利分到一部分财产,出于防止财产被寡母、寡嫂该嫁他人带走,游牧民族所幸规定,王室内部采取收继婚。

无论是古埃及的血亲通婚,还是华夏游牧民族的收继婚,它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因为古人找不到更不好的办法来维持家族的长治久安。后来,随着文明的不断开化,古埃及被罗马帝国消灭,游牧民族走向汉化的道路,那些稀奇古怪的婚俗也随之消失历史长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余件展品亮相山西云冈石窟 讲... 大同5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万年:明代的城防与边防》展23日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展览...
原创 民...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在...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蜀汉,诸葛亮曾部署过一系列秘密工作,这些安排是否涉及特务的设立呢?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不得不...
原创 1... “我一直瞒着你,其实我曾经是大清皇妃……” 1953年9月,在北京辟柴胡同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小屋内...
原创 八...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938年的北平城,卢沟桥的硝烟还没散尽。八路军总部却收到一封急电:冀东大地烽...
故宫绝密档案:破解明朝鬼头斧十... 万历鬼头斧:一柄冷兵器牵出的四百年未解之谜 万历二十三年深秋,保定府铁匠铺内火星四溅。老铁匠王德...
博物馆日回顾|“南粤鉴真公益行... “一鉴通关大挑战”摊位前,小朋友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两张铜胎掐丝珐琅挂屏图片的不同之处:“我知道了!...
原创 毛... 他比毛主席小九岁,然而毛主席却尊称他为“黄老”。彭德怀和他熟识后,曾直言:“你比我还像彭德怀。” 这...
原创 黄... 1997年,一个名字震动了全世界——黄长烨。这位人物并非普通之人,他是朝鲜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叛逃者之...
原创 岳... 提到岳飞,大家都能想到他的“岳母刺字”和“精忠报国”等事迹。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无疑是民族英...
原创 刘... 提到《三国演义》,我们脑海中浮现的角色往往是刘备、诸葛亮、关羽、还有司马懿等经典人物。然而,除了他们...
汉服运动激进化:文化复兴还是民... 近年来,汉服运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小众文化爱好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现象...
原创 南... 在南宋时期,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案件,揭示了幽默与不慎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日本建筑师在北京胡同里感受古都焕新 新华社...
中国龙再添新形象、千年王冠重现... 今天(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其中3项成果聚...
走进故宫 赏“彩画千年” 5月27日,“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
营造视野:中国古代坛庙~殷墟与... “中国古代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
原创 志... 金珍彪,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等功臣,凭借着卓越的表现被冠以英雄之名,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然而...
原创 他... 1949年4月,四野的主力部队开始向南挺进,解放中南地区。12兵团作为先锋,率先南下,途经湖北并最终...
原创 建... 军长与政委成了农村基层干部,副排长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改革完成后,在湖南祁阳的一个小乡村里,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