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世民活着时,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称呼他为太宗?
迪丽瓦拉
2024-11-08 22:11:29
0

原标题:为何李世民活着时,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称呼他为太宗?

我国古人历来都很重视祭祀活动,古代君王的庙号也是与祭祀活动有关的,李世民的庙号便是唐太宗。但要知道只有君主死后,后人才会给他立庙进行祭祀,那魏征为何会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在奏疏中称呼李世民的庙号呢?

为江山打下基业的皇帝,会被后人在庙号中加入“太”字。功绩甚高的皇帝,会被后人在庙号中加入“高”字。被世代祭祀的皇帝,后人会在他的庙号中加入“世”字。中兴王朝的皇帝,会被后人在庙号中加入“中”字。

此外古人还会根据已故君王,曾做出的功绩,在庙号中加入不同的美谥。给已故皇帝上庙号,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最初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享有庙号,只有那些大功大德的皇帝,才有资格享有庙号。比如汉朝一共有二十九位皇帝,有资格享有庙号的却只有七位{西汉四位,东汉三位}。

汉朝以后,已故皇帝庙号的评定标准逐渐被放开。到了唐朝,庙号则成为了已故皇帝的另一种别称。随之唐朝的所有皇帝死后,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庙号。

唐朝皇帝的后人,也开始不再称呼已故皇帝的谥号{谥号太长},改为称呼他们的庙号。比如李世民的唐太宗,李治的唐高宗,都是他们的庙号称谓。

唐朝贞观中期,李世民在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将唐朝经济、军事实力发展到了新高度。李靖、侯君集等名将,解决了突厥边患后,大唐呈现出了太平盛世的景象。

眼见自己开创一代盛世的李世民,开始逐渐放纵自己,变得骄奢淫逸起来。眼见李世民大修宫殿,四处巡游天下,劳民伤财的魏征,出于忧虑便面呈给李世民一份奏疏,这份奏疏便是《谏太宗十思疏》。

李世民去世后,最初用的谥号是大唐文皇帝{文帝的历史地位高于武帝}。随之唐朝史料中便开始以大唐文皇帝称呼李世民。

到了公元674年,李世民的后人可能觉得只用文皇帝称呼李世民,无法彰显李世民全部功绩。于是李世民的后人又在李世民的谥号中加入了“武圣”二字{大唐文武圣皇帝}。

等到公元749年和公元754年,李世民的后人又分别在李世民的谥号中加入了美谥。两次加完美谥后,史料对于李世民的称呼变成了:大唐文武大圣皇帝以及大唐文武大圣大广皇帝。

李世民对唐朝的功绩,是被加强过后的谥号阐明了,但太过繁琐的谥号却不便于民间称呼李世民,也不便于史官将李世民的生平事迹纪录于史册。因此唐朝百姓索性就不称呼李世民的谥号,改用唐太宗的庙号来代指李世民。

为了方便记载李世民的生平事迹,史官也开始在史书中用庙号来代指李世民,但要知道这可是在李世民故去多年以后。虽然庙号也是尊称,但在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臣子用庙号来称呼李世民显然是犯了僭越之罪。因此魏征在给李世民所写的奏疏中,根本就不可能用到太宗的称谓。

其实奏疏中太宗的称谓就像是书籍的目录,是为了帮助第三者理清承接奏疏者的关系。魏征知道奏疏是自己写的,李世民也知道奏疏是写给自己看的,那魏征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

因为奏疏中太宗的庙号称谓,根本就不是魏征亲笔所写,而是后世史官添加的。史官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世之人了解这段历史,知道奏疏的承接者是谁。

古代的奏折、公文鲜少需要写出标题,就连《谏太宗十思疏》的标题,都是后世史官在整理记录魏征奏疏时,所添加的补注。

古代奏疏开篇,应该以“臣”字开头,随后再加上上奏官员的爵位与官职。官员阐明完自己的官职爵位以后,才会书写奏疏的具体内容。最后作为臣子还要在奏疏的最后写上,诚惶诚恐,叩请圣裁等内容。因此魏征呈给李世民的奏疏中,通篇都不会出现太宗一词,应该出现的是圣躬、圣裁等尊称。

之所以会在魏征的奏疏中出现太宗一词,还是因为李世民和魏征都是历史名人,史官想阐明这份奏疏书写时的背景,以及承接之人到底是谁。史官将这篇奏疏录入史籍时,李世民早已去世多年,史官以太宗庙号来尊称李世民,也符合历史惯例和传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 凌烟阁是长...
鹤壁迭代升级之路:从“一煤独大...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吴春波】“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描述的是商朝时期鹤壁(商朝称...
原创 外... 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体现在了文字上面。那么,你知道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是什么吗? 毋庸置疑,当...
原创 平... 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暂时得到安宁 前言 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
原创 为... 汉之一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血脉,因其在后世心中威名之盛,由此与汉族相关联的文化符号,基本都以汉命...
原创 前... 强大的苏联不是武器的强大,而是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有些人不用说服即可愿意为其服务的东西。苏联在自...
原创 至... 截止到本文为止,笔者已经写过世界历史上很多朝代及其历代君主,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至今仍然统治某个国家...
国博亮出最美“中国红” 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展柜放置展品。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讯(记者 刘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
原创 一...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75期。1949年1月,傅作义将军经过深思熟虑,同时也是迫于内外部形势带来...
礼敬至圣先师 赓续教化文脉——... 今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为大力传承中...
原创 P...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爱美女之心,每个男人也皆有之,自古以来,女为悦己者容,在每个时代爱美人士们的目...
【文化中国行】一梦入敦煌 一眼...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并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勉励敦煌文物工作者,努...
“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文物... 9月27日,“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文物文书特展”在武汉大学开展。展出的149件(套)珍贵文物向公...
原创 李... 中国历史的研究价值,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高的,因为无论从悠久程度,还是古代社会的进步和演化进程来看,我...
原创 易... “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
原创 岳... 教材中有一处删减就是关于岳飞的《满江红》,我们都知道岳飞的诗词被教科书删减了,删减过后用另一篇同名的...
原创 为... 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有195个,而地区则有38个,这些国家因为某些历史遗...
原创 李... 《大秦赋》播放到60余集,灭国史诗(或字幕)即将拉开序幕,秦人有宿将桓齮王翦坐镇,蒙恬、李信和王贲等...
原创 若... 我们先看看“隆中对”对于夺取天下的计划是怎样的?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到“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原创 三... 三国之所以会这么迷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那些塑造得相当立体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加上个性鲜明的人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