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悬案: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至今600多年依旧无人能解
迪丽瓦拉
2024-11-09 00:22:32
0

原标题:大明第一悬案: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至今600多年依旧无人能解

大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南京皇宫的一场大火,让建文帝朱允炆下落成为永久之谜,它位列大明悬案第一位。建文帝究竟去了哪里?迄今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关于建文帝下落,在现存刊行的乾隆四年《明史·建文纪》中依旧保存着当时的分歧。

原话是这样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段记载透露了三个信息:朱棣进入南京时,建文帝已经不知所踪;朱棣在大火中发现建文帝遗骸;有人说,建文帝从地道出逃了。

1.大争议

建文帝下落产生大争议的原因,清朝编写的《明史》要负有主要责任,因为书中对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没有下结论,而是直接记录了两个结果(前面已经提到)。但是,仔细观看《明史》,关于朱棣这段历史,有一段记载耐人寻味。

原文:“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意是说朱棣已经打到了南京金川门下,这时谷王朱橞、李景隆等人直接开城门投降,南京城告破。

朱棣派将领守城,自己则回到了龙江(距离金川门15里的龙江驿),下令安抚南京百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引起了历史学家的重视,大家认为这是朱棣故意为之,让建文帝逃走或者自杀。

2.朱棣制造疑云

朱棣以藩王身份登上皇位,本身就违背了朱元璋定下了继位原则,他更不愿意背上弑君夺位的罪名。朱棣登基后,立即着手为自己继位制作所谓的合法依据,他立即想到了重新编修《明太祖实录》。

朱棣很清楚,让自己继位合法的办法就是篡改朱元璋选定继承人的过程,“先是太祖疾,遣中使召上还京,至淮安,允炆与齐泰等谋,矫诏令上归国。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允炆矫遗诏嗣位。”

大意是说,朱元璋临死前派人去北京,让朱棣赶紧南下回南京。朱棣快马加鞭,可到了淮安时,朱允炆和齐泰等人一合计,决不能让朱棣回到南京,于是矫诏让朱棣返回北京,朱允炆这才登上了皇位。

除了篡改朱元璋遗诏外,朱棣还把建文帝的年号直接取消了,换成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如此一番操作下来,朱棣登基的时间永乐元年(1403年),直接跟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对接起来。

3.朱棣认为建文帝逃走了

种种迹象表明,朱棣在位期间的一系列做法,都跟寻找建文帝有很大关联。大家熟悉的郑和下西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记载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疑惠帝(指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每次下西洋都带着几万人出海,这哪里是去搞外交,到像是去围剿建文帝在海外组织的武装力量。

除了郑和去海外寻找外,朱棣还派出了亲信大臣胡濙遍寻天下。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朱棣命令胡濙遍寻天下大小寺庙,直到永乐吴二十一年七月才回来,前后耗时16年。胡濙回到北京时,恰逢朱棣第四次北征,他马不停蹄北上。

胡濙抵达朱棣行军大营时,已经是深夜,朱棣已经入睡。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军情,皇帝一旦入睡,决不能将他叫醒。胡濙的到来显然不是重大军情,可朱棣竟然破例召见了他,“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两人谈话的内容已经无从考证,可时间非常长,《明史·胡濙传》中只有两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明朝正史中对君臣两人交谈给出了一个总结,朱棣“至是疑始释”,寓意朱棣心中的疑问终于消失了。

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他再也没有下西洋。同时,朱棣在半年后班师回朝途中,驾崩于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

参考资料:

[清朝编写]《明史·胡濙传》、《明太祖实录》

李见喜:《明建文帝帝王身份的恢复》

汤云明:《云南狮子山上寻觅建文帝》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 凌烟阁是长...
鹤壁迭代升级之路:从“一煤独大...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吴春波】“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描述的是商朝时期鹤壁(商朝称...
原创 外... 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体现在了文字上面。那么,你知道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是什么吗? 毋庸置疑,当...
原创 平... 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暂时得到安宁 前言 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
原创 为... 汉之一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血脉,因其在后世心中威名之盛,由此与汉族相关联的文化符号,基本都以汉命...
原创 前... 强大的苏联不是武器的强大,而是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有些人不用说服即可愿意为其服务的东西。苏联在自...
原创 至... 截止到本文为止,笔者已经写过世界历史上很多朝代及其历代君主,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至今仍然统治某个国家...
国博亮出最美“中国红” 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展柜放置展品。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讯(记者 刘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
原创 一...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75期。1949年1月,傅作义将军经过深思熟虑,同时也是迫于内外部形势带来...
礼敬至圣先师 赓续教化文脉——... 今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为大力传承中...
原创 P...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爱美女之心,每个男人也皆有之,自古以来,女为悦己者容,在每个时代爱美人士们的目...
【文化中国行】一梦入敦煌 一眼...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并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勉励敦煌文物工作者,努...
“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文物... 9月27日,“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文物文书特展”在武汉大学开展。展出的149件(套)珍贵文物向公...
原创 李... 中国历史的研究价值,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高的,因为无论从悠久程度,还是古代社会的进步和演化进程来看,我...
原创 易... “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
原创 岳... 教材中有一处删减就是关于岳飞的《满江红》,我们都知道岳飞的诗词被教科书删减了,删减过后用另一篇同名的...
原创 为... 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有195个,而地区则有38个,这些国家因为某些历史遗...
原创 李... 《大秦赋》播放到60余集,灭国史诗(或字幕)即将拉开序幕,秦人有宿将桓齮王翦坐镇,蒙恬、李信和王贲等...
原创 若... 我们先看看“隆中对”对于夺取天下的计划是怎样的?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到“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原创 三... 三国之所以会这么迷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那些塑造得相当立体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加上个性鲜明的人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