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迪丽瓦拉
2025-10-03 00:01:58
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年8月15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一批新罪证、新史料,包括3010页档案、194分钟影像、312张照片、12张明信片、8封信件,详细揭露日本细菌战罪行。9月1日,这些新证正式对外展出。在收集这些史料时,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班原队员须永鬼久太、长沼久夫的口述证词,尤为引人关注。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班,也被称为“少年技术见习队”,是该部队为补充人力、培养细菌战后备力量而组建的青少年团体,成员来自日本国内,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其建设时间几乎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同步,且规模庞大。

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金士成:从1937年到1945年总共有6期少年班,成员总计是230多人。七三一部队派他的核心成员,就是将佐,到日本陆军军医学校进行召集。一是以求学的名义让他们来上学,然后到哈尔滨,也是说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进行工作实践,尤其是1939年的4月,后期少年班召集的时候,石井四郎亲自回到日本,到日本陆军军医学校进行面试和考核。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 须永鬼久太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 须永鬼久太:是有这样的东西,有一米八或者两米高。用金属的东西封住,再装入一些鼠疫跳蚤等媒介物,这样爆炸的时候,细菌就不会死了。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是铁制炸弹,那炸碎时产生的热量就把跳蚤烧死了,陶制的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上级下令制造陶制炸弹。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 长沼久夫

长沼久夫也是在1943年4月进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班,他曾见过被称为“马路大”的关押者,并被带去参观解剖室。“马路大”在日语中的本意是原木、木材材料,但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指被日军抓来进行实验的活人。

研究人员表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选择招募14岁至18岁的日本少年,是因为他们世界观尚未成型,容易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和塑造,从而成为忠诚且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细菌战执行者。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宫文婧:在校选拔上来的孩子,更倾向于组织性纪律性强、更听话、服从性更高,他很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影响。如果在这时注入军国主义思想,他能够更快地转化为日本细菌战实施犯罪的工具。

“地狱”见习生 从旁观者到执行者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这些少年班的队员见证了哪些惨绝人寰的罪行?随着日军战败,他们又是如何仓皇撤退的?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班队员抵达哈尔滨后,首先要接受为期数月的集中培训。培训不仅是学习细菌学知识,更是一场严酷的精神驯化,目的是让他们接受将活人视为实验材料的“非人化”观念。

培训结束后,他们会被分配到各班组,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部队的各项罪恶活动中。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 长沼久夫:当时,有用被活体解剖了的人做的标本,让我们把那些浸在福尔马林等溶液里的标本抬到门厅去。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宫文婧:一开始他们只是看,或者是做一些很辅助的工作,清洁、收拾、整理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他们对技术的掌握,慢慢就开始上手了,从一个旁观者到操作者,甚至到细菌战犯罪的执行者。

1945年8月,日军战败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忙于销毁所有罪证。少年班队员也接到了撤退指令,并目睹了部队在最后一刻的仓皇与混乱。当时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在撤退前发布严令,要求所有队员不得向外界承认部队身份,禁止部队成员之间相互联络,不得担任公职。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 长沼久夫:当时部队代号改为25202了。当时让我们把身份证明都烧了,我就是不烧,带回来了,因为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把它折成两半,藏在背包里背回来了。

回国后成立“房友会” 二次集结掩盖罪行

日军战败溃逃回国后,这些曾经的少年班队员去了哪里?他们的战后组织活动又反映出怎样的问题?

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金士成:七三一部队,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两个群体,第一个就是上层的核心群体,将佐、博士群体是它的核心力量,这些人在战后利用七三一部队的成果,成为日本学界、医界的核心力量;七三一部队的下层群体少年兵群体,他们回到日本后,多从事一些体力劳动。

战争结束后,很多逃回国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成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还通过战友会组织保持联系,甚至吸纳成员后代加入。

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金士成:1958年就成立了“房友会”,就是平房战友会的意思。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也都参加了“房友会”的成立大会,刊发了他们的内部刊物《房友》杂志,《房友》杂志刊载了大量少年兵成员战后回忆。七三一部队成员去世之后,他的妻子、他的后人都可以加入“房友会”。所以战后七三一部队处于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状态,属于他们在日本的“二次集结”,继续掩盖罪行,拒绝反思和忏悔。

少年班的存在充分证明:七三一部队的行为是日本自上而下动员全国力量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大规模的国家犯罪与反人类罪行。

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金士成:少年班的存在与成立是与七三一部队同步进行的,也证明了日本将细菌战计划作为一项长期计划进行推进和实施的。揭露七三一部队少年班的罪行同揭露七三一部队的罪行是一样的,最终达到牢记历史、捍卫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效果。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名... 《三国名将周瑜之死的历史疑云》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热血呐喊,穿越时空!广西抗战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风雨洗不去烽火烙印,八桂大地的石崖、墙壁...
原创 军... 十六国时代的军事奇才:谁能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在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堪称军事天才辈出的时代。若仅...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恢弘的历史画卷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赢得了无数读...
原创 假...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豪杰纷纷崭露头角。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曹操凭借过人的胆识与谋略,逐步建...
山河见证| 硫磺岛血战遗痕仍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血腥、同时战略意义非常重...
原创 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一句千古传诵的诗句,道尽了杨贵妃绝世的容颜。作为中国古代...
原创 明... 大明王朝覆灭背后的隐形杀手:华北鼠疫的致命影响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大明王朝的覆灭主要归咎于朝廷的...
原创 历... 《明朝那些事儿》对张居正的评价颇为犀利,认为他在道德层面并非完美无瑕。然而,陈泽敏却持有不同见解,他...
【教育改造】铭记历史烽火 点亮... 西川监狱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原创 原... 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与蜀汉兴衰的另一种可能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中,刘备集团若要进取中原,...
原创 藐... 众所周知,张飞在三国时代以勇猛著称,他的武艺可谓独步天下。就算是有“人中吕布”之称的吕布在世时,也未...
原创 史... 改写后的文章(历史类) 第一段:古代文明的兴衰 人类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辉煌的古代文明,它们在不同...
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荷叶罐:... 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荷叶罐:宫廷艺术的璀璨明珠 在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瓷器中,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
原创 叶... 苏联,这个曾经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庞然大物,一度与美国并肩争霸,成为冷战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力...
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并非虎贲双雄,... 说起曹操帐下最为凶猛的武将,很多人第一反应往往是典韦和许褚。这两人常年贴身护卫曹操,可谓是曹魏的“虎...
原创 有... 中亚草原上的朝鲜乡音:一个漂泊族群的百年融合史 在广袤无垠的中亚草原上,当一阵熟悉的朝鲜民谣随风飘...
原创 唐... 公元845年,一场震惊朝野的宗教改革在唐王朝爆发。年仅33岁的唐武宗李炎在位第六年时,以雷霆手段在全...
抗战时期的香港“八办”主任廖承... 来源:《炎黄春秋》杜俊华陈阳阳/文 抗日战争时期,在周恩来的推荐下,廖承志接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前往香...
原创 唐... 根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典籍的记载,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唐太宗亲自前往监狱巡视。当时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