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张飞在三国时代以勇猛著称,他的武艺可谓独步天下。就算是有“人中吕布”之称的吕布在世时,也未必敢断言自己能够稳胜张飞,这足以说明张飞的强悍。然而,尽管张飞在武力方面堪称无双,曹营之中却仍有四位猛将敢于轻视他,并公开表示对其不屑。这四人分别是许褚、张郃、邢道荣与张辽。下面我们便一一来看看他们与张飞之间的故事,以及最终的结局。
许褚
作为曹操手下最具代表性的猛将之一,许褚自然不服张飞的威名。在曹操与刘备的数次交锋中,许褚也曾与张飞多次交手。可惜每一次交战,他几乎都处于下风。新野之战中,许褚中了诸葛亮的伏兵,被迫撤退,途中遭遇张飞,双方大战一场,最终许褚落败,只得狼狈而逃。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溃败,在撤退途中再次被张飞伏击,许褚与张辽、徐晃三人合力才勉强抵挡,护得曹操脱险,但战后几乎人人带伤,许褚自然也算再次落了下风。尽管如此,许褚始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屡败都是因战场局势不佳,而非技不如人。因此在汉中之战时,他依旧自告奋勇迎战张飞。结果却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重伤之下彻底退出了一线战场。虽说这对许褚个人而言是个转折,但退居幕后后,他反而得以保存性命,最终寿终正寝,这在三国猛将中可谓难得的善终。
张郃
张郃素来以机敏和谨慎著称,遇到强敌时,他常常选择保存实力而非硬拼。然而在汉中之战时,他却突然变得勇敢起来,甚至当众放话要斩杀张飞,显得颇为轻视对方。虽说张郃武艺不及张飞,但他心思缜密,认为张飞性格鲁莽,可以在战术上击败对方。然而,他低估了张飞的智慧。张飞表面粗犷,实则心思细腻,往往能以假乱真,迷惑敌人。在与张郃的交锋中,张飞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张郃陷入被动,最终败下阵来。张郃回到曹营,恐怕也只能捂着脸苦笑,当初的狂言终究成了笑柄。后来,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张郃因骄傲自满,不听劝阻,结果被流矢射中,当场丧命,结局令人惋惜。
邢道荣
邢道荣是荆州的地方猛将,当刘备率军攻略荆南四郡时,原本当地的太守已倾向于投降,但邢道荣却不服气,坚称张飞、赵云、诸葛亮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坚持要与他们正面对抗。结果自然不出所料,他在连续交锋中节节败退,最终被赵云斩于马下。邢道荣的死,既显得有些可笑,也体现出他过于自大的性格,所谓“盲目自信”,正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张辽
张辽是曹营中威震一时的大将,他与关羽之间有过一段惺惺相惜的关系,但他对张飞却颇为不屑。长坂坡一战,张飞怒喝长坂桥,震退曹军,曹操亲自下令撤退,群将皆不敢应战,唯独张辽上前表示张飞不足为惧,甚至劝曹操带兵反攻,捉拿张飞。此举充分表现出他对张飞的轻视。尽管后世对张辽的评价极高,尤其是合肥之战的辉煌战绩使他名留青史,但若真与张飞单挑,张辽恐怕也难占上风。遗憾的是,张辽最终在与东吴的交战中被徐盛一箭射中,因伤不治身亡,壮志未酬,令人叹息。
结语
纵观三国,敢于公开藐视张飞的曹营猛将只有四人:许褚、张郃、邢道荣与张辽。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各不相同。许褚虽受重伤而退,却得以安享晚年,算是幸运;张郃与张辽最终战死沙场,壮烈但悲凉;邢道荣则死得仓促,更显不智。由此看来,能轻视张飞的人不多,而能善终的更是寥寥,张飞的威名也由此愈发显得耀眼。
(本文参考《三国演义》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