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否考虑过先夺回荆州再北伐中原?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这个想法最终只能停留在脑海中。在北伐期间,诸葛亮曾感叹:若荆州尚在,该有多好。这样就能实现《隆中对》中两路夹击的战略构想。
那么,为何不先收复荆州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首先,夷陵之战的惨痛教训。刘备执意东征不仅未能收复荆州,反而折损了大批精锐。据史料记载,刘备仅带着少数亲兵逃到白帝城。此战败后蜀汉陷入内忧外患:东吴、曹魏虎视眈眈,南方各郡纷纷叛乱,汉嘉太守黄元甚至趁机起兵造反。在这种危急形势下,诸葛亮当务之急是稳定政权、平定内乱。
其次,蜀汉国力严重受损。经历关羽失守荆州和刘备夷陵惨败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虽然与东吴有旧怨,但诸葛亮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明智地选择与东吴重修旧好,这一联盟关系一直维系到蜀汉灭亡。若同时与曹魏、东吴为敌,无异于自取灭亡。
再者,收复荆州困难重重。此时荆州已牢牢掌控在东吴手中,蜀汉既无地理优势,也失去了民心基础。刘备在世时尚且未能成功,何况国力大损之后?诸葛亮花了五年时间才使蜀汉恢复元气,贸然伐吴胜算渺茫。
此外,东吴水军优势明显。自关羽水军覆灭后,蜀汉水军力量一蹶不振。而东吴水军经过多年发展已称雄长江,仅靠益州步兵难以抗衡。刘备东征时都不敢水陆并进,足见东吴水军之强。
最重要的是,蜀吴相争只会让曹魏得利。魏国一直等待时机吞并两国,若蜀吴陷入长期战争,正中曹魏下怀。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维持吴蜀联盟才是生存之道。
可以说,蜀汉能在刘备死后延续国祚,既得益于吴蜀联盟,也归功于诸葛亮的力挽狂澜。在当时形势下,为争夺荆州而与东吴开战,只会加速蜀汉灭亡。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而东吴实力大增,此时想从东吴手中夺回荆州,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