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他出身贫寒却开创了大明王朝,在位期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幅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贪官污吏的零容忍态度,一旦查实官员贪腐,往往直接处以极刑。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朱元璋严苛的治吏政策下,曾有一位死囚不仅获得特赦,更被赐予五次免死特权。
朱元璋的早年经历充满艰辛。他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家,因在家中排行第八,幼时被唤作朱重八。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地方官吏横征暴敛,常常巧立名目加征税赋。朱元璋一家经常食不裹腹,每逢官府催税,家中仅存的口粮都会被搜刮一空。这种刻骨铭心的贫困经历,为他日后痛恨贪官埋下了种子。
十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先是蝗灾肆虐庄稼,紧接着瘟疫蔓延乡里,他的父母和多位亲人相继离世。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兄弟二人被迫各奔东西。为了活命,朱元璋选择出家为僧,只为能在寺庙里吃上一口饱饭。然而好景不长,寺庙也难以为继,住持不得不遣散众僧。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只能四处流浪,甚至一度沦为乞丐。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他二十五岁那年。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在反抗元朝暴政的起义中崭露头角。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他很快在军中脱颖而出。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在1368年率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登基后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统治。
作为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特别重视农业发展。他大力推行屯田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使因战乱荒废的农田重现生机。但与此同时,他对官员的管控异常严格。为防止贪腐,朝廷给官员的俸禄仅够维持基本生活。这种严苛的制度源于朱元璋幼年时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因此他对贪污行为的惩处手段往往令人不寒而栗。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惩治贪官的手段堪称残酷。他不仅将贪官处死,还会将其剥皮制成人皮稻草人悬挂在衙门示众。虽然本意是震慑贪腐,但这种做法确实过于残忍。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规定贪污六十两白银即处死刑,连朝中大臣都觉得量刑过重。但性格刚烈的朱元璋从不容忍异议,这与善于纳谏的唐太宗形成鲜明对比。
有一次,一名官员因贪污六十两白银被判处死刑。就在行刑前夕,御史大夫范从文冒死进谏,指出该官员平日为官清廉,此次可能是初犯,且曾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建议从轻发落。这番谏言触怒了朱元璋,他不仅没有采纳建议,反而将范从文也打入大牢,准备一并处死。
范从文时任督察院御史大夫,以刚正不阿著称。他经常直言进谏,多次触怒朱元璋。这次为死囚辩护的行为,更是让龙颜大怒。按照明朝制度,所有死刑都需要皇帝亲自批复。正是这一制度救了范从文的性命。
朱元璋在批阅死刑名单时,注意到范从文的名字。这个范姓让他联想到自己最敬仰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立即召见范从文询问:你姓范?祖籍何处?与范文正公可有渊源?范从文如实回答:微臣祖籍苏州吴县,乃范文正公第十三代孙。
听闻此言,朱元璋当即赦免了范从文。原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理念深得朱元璋敬重。他认为范仲淹的后人必定品德高尚,这次进谏只是出于公心。更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还赐予范从文五道免死铁券,准许其本人及后代可以免死五次。这在明朝历史上实属罕见,也成为了朱元璋严苛法治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