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铁血之师:红二师的传奇与悲歌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红二师这个番号曾多次出现。人们最熟悉的是红一军团第二师,这支由南昌起义余部发展而来的劲旅,在陈光、刘亚楼等名将率领下屡建奇功。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鄂豫皖苏区还活跃着另一支红二师——鄂豫皖红一军第2师。这支英雄部队从诞生到消逝的历程,堪称一部浸透鲜血的革命史诗。
商城星火:从民团到红军
1930年4月的鄂豫皖苏区,革命烈火正炽。为整合革命力量,特委决定将分散的红军整编为红一军,其中由商南起义部队改编的红32师,成为了红一军第2师。这支新生的部队虽然顶着师的番号,实际仅有600余人,且多数是师长漆德玮从家乡带出的子弟兵。
漆德玮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传奇。这位出身商城大族的青年才俊,在笔架山农校求学时接触马克思主义,后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深造。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他毅然返回家乡开展武装斗争。凭借家族影响力,他巧妙打入国民党地方民团,暗中发展党组织,为商南起义埋下火种。在智取商城的战斗中,他指挥若定,以少胜多,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他也因此被任命为红32师副师长。
铁血征程:从皖西大捷到内部裂痕
1930年夏,中原大战正酣。红二师在军长许继慎率领下,抓住敌军空虚之机突入皖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漆德玮率部担任主攻,其勇猛作风令友军惊叹比土匪还凶悍。在独山、霍山连战连捷后,又巧施围点打援之计,在英山金家铺大破敌军,部队迅速扩编至1200余人。
然而辉煌战绩难掩内部危机。早在整编之初,红31师与红32师就因隶属问题爆发冲突。1930年8月会攻广水时,因通讯不畅导致红二师撤退被误解为临阵脱逃,加深了部队间的隔阂。10月光山整编中,屡立战功的漆德玮和参谋长漆海峰竟遭解职,后者不久即被错杀,为这支英雄部队蒙上阴影。
血色丰碑:西征路上的最后绝唱
1931年部队整编后,红二师余部分流。部分骨干编入红四军11师,后发展为红30军;少数人在长征后加入红三军团;更多人则永远留在了西征路上。漆德玮的结局更成历史谜团——或牺牲于中央苏区,或被害于赴任途中,这位传奇将领最终未能看到革命胜利的曙光。
如今,斑竹园的青山依旧,却少有人知道这里曾走出一支铁军。红二师将士用鲜血书写的壮烈篇章,虽不及主力部队广为人知,但他们的牺牲同样托起了新中国的朝阳。每当我们沐浴和平阳光时,都不应忘记这些埋骨青山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