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谁的手下叛徒最多?】
从人数上来看,刘备阵营的叛徒数量肯定不是最多的。毕竟刘备的势力规模有限,就算所有人都背叛他,总数也大不到哪去。要说叛徒数量冠军,那非曹操莫属。曹操不仅地盘大、人马多,还出了于禁这样重量级的叛将。当然刘备这边也有黄权带着整支军队投降曹魏的案例,确实拉高了叛逃的绝对值。
在天下大乱的年代,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很正常;等到局势明朗后,人才选择明主投靠更是人之常情。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从弱小到强大,都离不开其他势力投诚者的支持。可以说,没有这些降将的加入,他们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
具体分析叛逃原因,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保命型,比如张郃为躲避袁绍迫害投奔曹操,王平为求自保转投刘备,后期夏侯霸逃往蜀汉也属此类;另一类是发展型,这类更多,像曹操麾下的张辽、徐晃等五子良将,都是看中更好的发展平台才改换门庭的。
曹操的核心班底以宗亲为主,这些人与曹操利益深度绑定,叛变风险自然较低。反观刘备出身寒微,缺乏根基,打天下全靠招揽各方人才,这种拼盘式的团队结构,后期出现叛徒的概率自然更高。
东吴在三国中是个特例,叛变现象较少。这得益于其独特的权力结构:核心层是孙策带来的江北旧部,地方上则依靠江东士族支持。这些当地豪强的亲族根基都在东吴,叛逃成本太高。加上东吴实行部曲制,将领若带不走私兵,想叛变也难。
换个角度看,虽然曹刘阵营都出过不少叛徒,但他们也从敌方吸收了大量人才。比如蜀汉后期的姜维、王平,曹操麾下的张辽、徐晃、张郃等名将,原本都是降将。可以说,正是这些叛徒的流动,才成就了魏蜀两国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