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灭亡后发生了一件令人唏嘘的往事。当年威震华夏的关羽,其留在成都的全家老小,竟被庞德的儿子庞会尽数杀害。这段恩怨,还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襄樊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时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这一仗打得曹操心惊胆战,甚至考虑迁都以避锋芒。庞德宁死不降的原因很现实——他的四个儿子都在曹操手中做人质。若他投降,恐怕会重蹈旧主马超的覆辙。当年马超在汉中全家遇害的惨状,庞德可是亲眼目睹的。
庞德与曹操的关系颇为微妙。他既非曹操嫡系,又无人脉根基,投降后首次出征就被派往前线。曹操扣留其家眷的举动,明显是对这位西凉降将心存戒备。毕竟庞德的堂兄庞柔正在蜀汉为官,旧主马超更是刘备麾下大将。在这种处境下,庞德唯有以死明志,才能保全家人。
曹操事后厚待庞德后人,封庞会为侯爵。这既是收买人心,也是为日后埋下复仇的种子。景元四年(263年),庞会随钟会伐蜀时,蜀汉已向邓艾投降。当钟会谋反事败引发军中大乱时,庞会趁机带兵冲进关羽府邸,将关氏满门屠戮殆尽。
与关羽家族的悲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飞后人的安然无恙。张飞作为蜀汉开国元勋,其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后主刘禅。更关键的是,张飞妻子夏侯氏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侄女。这层姻亲关系,加上皇亲国戚的身份,使张家在乱局中得以保全。
关羽长子关平早年在荆州殉难,次子关兴一脉本在成都延续。其孙关彝继承壮缪侯爵位时,恰逢庞会复仇。后世所谓关羽后裔,多属附会之说。若真有嫡系子孙存世,在历代追封关羽为帝时,理应像孔府那样留下明确世系记载。
这段历史恩怨印证了斩草除根的残酷逻辑。正如《雪山飞狐》中四大家族的百年世仇,庞会的复仇行为虽令人唏嘘,却是乱世中常见的悲剧。权力更迭时的血腥清算,往往让英雄后人难逃厄运,唯有那些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才能在乱世中成为保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