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女排世锦赛的硝烟刚刚散去,国际排联就马不停蹄地公布了2027年世锦赛的举办地。令人振奋的是,这届赛事将由美国和加拿大联合承办,开创了排球世锦赛在北美大陆举办的历史先河。据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市将作为决赛阶段的主办城市,承担八强赛及后续关键赛事。此外,美加两国还有四座城市将分别承办小组赛和16强阶段的比赛。
与2025年世锦赛相比,2027年赛事的分量更显重要。根据洛杉矶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规则,本届世锦赛的前三名将直接锁定奥运入场券。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女排在2026年亚洲锦标赛上未能夺冠,那么2027年世锦赛将成为她们冲击奥运资格的第二次机会,否则就只能等到2028年世界女排联赛结束才能再次争取。
对中国女排来说,2027年世锦赛将面临双重挑战。首先是长途跋涉带来的考验。相较于2025年在泰国举办的赛事,2027年移师北美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巨大的时差问题。中国与泰国仅有1小时时差,而与北美则相差11-12个小时。这不仅会影响国内球迷的观赛体验,更会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男排主教练海宁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我严重低估了12小时时差带来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仍然饱受睡眠困扰。我甚至不敢询问队员们的感受,因为答案肯定如出一辙。但比赛就在眼前,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除了时差,北美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也将成为中国女排需要适应的另一大难题。
第二个挑战则是如何重振旗鼓、一雪前耻。在2025年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在16进8的比赛中意外负于法国队,最终仅获得第九名,创下了近15年来的最差战绩。排管中心主任赖亚文曾明确表示,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的目标是站上领奖台。要实现这一目标,2027年世锦赛无疑是最好的试金石。若能在此次赛事中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必将极大提升全队的信心。
那么,如何在短短两年内实现逆袭呢?首先,要大力推进球员留洋计划。除了龚翔宇、王媛媛等经验丰富的老将应该继续海外历练外,吴梦洁、庄宇珊等中生代球员也应当走出国门,通过参加高水平联赛来提升实力。其次,要妥善安排老将的回归与状态保持。在年轻队员尚未完全成长起来时,需要袁心玥、朱婷等老将压阵,为球队保驾护航。
此外,教练团队也需要进行针对性调整。目前教练组中,仅有赵勇和杨昊是专业对口的专项教练,张晨、于飞、袁灵犀等人在专业背景上存在不足。建议赵勇主教练尽快重组教练团队,引进更多专业人才,避免浪费年轻球员的成长潜力。只有全方位提升,中国女排才能在2027年世锦赛上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