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容海,安徽无为人,原姓洪。参加太平军后,为避天王洪秀全的讳改姓“童”。他嗓音洪亮,声如铜钟,被人称作“童大锣”。
最初,他隶属于翼王石达开麾下。童容海为人机敏,善于见风使舵,但同时敢打敢拼,屡次在战场上立功,逐渐得到石达开的器重和提拔。
随石达开出走
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掌管军政大权,但不久因屡遭洪氏兄弟猜忌、排挤,愤而离开天京,带领数十万精锐独立行动。童容海也跟随左右,随军转战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但因接连失利,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回广西。石达开在桂林、柳州久攻不下,只得占领庆远(今广西宜州)休整,并大封将领,童容海因此被封为“观天豫”。
脱离石达开
1860年,石达开军连遭败绩,军心不稳。童容海与彭大顺、朱衣点、吉庆元等人率二十万大军脱离石达开,北上转战湖南、江西、福建。这段艰苦卓绝的行军,被史称“万里归朝”。
1861年初,他们攻下福建汀州、连城。但在连城县迪坑村,彭大顺中伏身亡。童容海趁机想吞并彭大顺等旧部。为树立威信,他残忍杀害十余名反对的将领,以暴力镇压不满,随后自封“燕爵”。他的残酷震慑了军心,使其成为“归朝大军”的实际统帅。
归附李秀成
同年秋,童容海率大军与忠王李秀成在江西铅山会合。二十万兵力的加入,使李秀成实力大增,攻下广信府(今江西上饶)。这支“万里归朝”的部队被洪秀全赐名“扶朝天军”,童容海因此大出风头,并被提拔为“天将”。在攻打杭州时,他更是率先入城,立下大功。
1862年初,经李秀成推荐,童容海被洪秀全封为“保王”。然而,他的本性暴虐难改,不仅屡屡杀害知情将领以掩盖冒功夺权的事实,还在杭州大肆抢掠,甚至放火焚城,引发百姓怨声载道。
投降清军
不久,童容海奉命支援安徽宁国府守军,却按兵不动,眼看友军孤军奋战而不救。1862年夏,他率军袭取广德后旋即献城降清,并恢复洪姓,被清廷封为游击。随后,他追随湘军名将鲍超作战,屡立战功,最终升任总兵。
1864年,他参与镇压太平军残部,先后击败、劝降了听王陈炳文。此时,他的部下锐减,仅余不足十万,军心不稳。最终哗变爆发,几乎全军离散,仅剩三千人追随他,其余或死或逃。
结局未明
自此之后,史书中再无童容海的记载。他的最终下落不明。考虑到他一贯的残忍与反复无常,多半未能有好结局。
童容海的一生,是典型的草莽起家:他凭借胆识与狠辣崛起,又因贪婪与背叛而迅速衰落。既是乱世枭雄,也是反复无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