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的动向终于揭晓。根据官方信息的迹象,很多人猜测它会在近期南下进入南海服役。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0日当天,这艘八万吨级、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大型航母已经顺利驶出港口,直接南下。从这一刻起,几乎可以确认它将在本月正式服役。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弹射航母的国家,如今中国成功跻身这一领域,使“唯一”变成了“唯二”。
▲ 福建舰的历史性时刻到来
回顾历史,美国海军早在二战时期就开始筹备建造大型舰队航母,战后又在英国蒸汽弹射器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突破,最终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弹射航母。英国虽然拥有技术,但因60年代的财政和军备削减,最终放弃了大航母路线,转向成本更低的滑跃航母。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大型航母领域几乎没有对手,它们凭借这一优势掌控了全球海洋霸权,从中获得巨额利益。
▲ 美国航母独霸的局面持续数十年
苏联在80年代努力追赶,建造了“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还曾计划打造搭载蒸汽弹射器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但这艘航母最终未能下水,即便建成,也难与美国的十万吨级巨舰抗衡。此后近三十年,美国海军几乎没有真正的威胁对手,因此逐渐转向“由海向陆”的战略。然而外患消失也带来了内部问题,新一代“福特”级航母在研发过程中饱受成本和进度困扰,造价高达130多亿美元,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屡屡拖延。
▲ 外部压力消失后,美国海军内部矛盾显现
与此同时,中国的航母建设却在不断加速。从2002年“瓦良格”号抵达大连,到2012年“辽宁舰”正式服役,中国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步突破。七年后,完全自主建造的“山东舰”入列,再到今天的福建舰仅用六年完成舾装与海试,即将服役。国产航母的建造周期越来越短,与美国缓慢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 国产航母的节奏越来越快
根据外媒报道,新的国产航母已于2024年开工。由于福建舰成功解决了电磁弹射这一核心难题,后续航母的建造会更加顺畅。无论是继续保持单舰开工,还是一次性建造两艘,凭借我国造船工业的高效率,未来大型航母的交付速度将远快于美国。而随着福建舰的建造经验完全掌握,接下来的任务主要就是逐步升级和扩展规模。
▲ 完整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
在任务设想上,原本外界认为福建舰主要还是服务于近海作战,同时兼顾远洋任务。但随着印度洋局势的变化,福建舰未来很可能突破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执行远航。这艘航母配备歼-35、歼-15T和空警-600等完整舰载机群,若在印度洋地区展示实力,对周边国家的震撼效果将远超单纯的阅兵式。
▲ 歼-35走向远洋是必然的一步
尤其是中国正在推动歼-35E对外出口,如果舰载版歼-35能通过福建舰进行实战化展示,其宣传和推动作用将远胜于各类防务展。从这个角度看,福建舰未来的角色,很可能像当年055型首舰“南昌舰”一样,不断探索新航线,开创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