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30日晚上,美国参议院未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紧接着白宫宣布,联邦政府将在当天晚上11点59分正式“关门”。这一突然停摆让很多美国民众感到震惊,也引发了外界的疑问:为什么美国政府能随时停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美国政治体制和两党激烈博弈的深层问题,而停摆所带来的影响正在悄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府停摆的直接原因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拨款法案上的分歧。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的开支必须经过国会批准,每年9月30日之前,国会需要通过下一年度的预算案。如果预算案未能通过,就只能依靠临时拨款法案维持政府运转。这次,正因为两党在资金分配上互不妥协,参议院的投票未能达到通过的门槛。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美国的行政和立法分权结构,通常总统和国会处于不同党派,加之两党近年来愈发极化,预算案变成了相互牵制的政治工具。虽然白宫在备忘录中将责任归咎于民主党,但实际上,双方都在试图通过拨款问题推动自己的政策议程,谁都不愿先做出让步,最终导致了政府“关门”。这种局面并不罕见,自1980年以来,美国已经经历了14次政府停摆,党派间的博弈成了常态。
停摆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尤为直接。首先,大量联邦雇员将面临困境。特朗普曾提到,可能会有很多人被裁员;即使不裁员,他们也可能被迫无薪休假。这些雇员中有负责护照办理、国家公园管理、疾病控制等工作的人,他们无法按时领到工资,生活压力剧增。同时,民众办理护照、游玩国家公园或访问博物馆都将受到影响,签证审批也会变得更加缓慢。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影响更为严重,孕妇和儿童的食品券可能会被延迟发放,住房援助和能源补贴也可能出现断档,许多地方的学前教育和学校午餐资助需要地方政府先行垫付,这无疑加重了本就紧张的州县财政负担。
从经济角度来看,停摆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分析指出,政府停摆每周可能让美国经济损失约70亿美元。联邦雇员无法按时领到工资,日常消费将减少,餐馆和商场等行业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此外,政府项目停工,承包商的账单无法及时支付,许多中小企业可能因此陷入资金困境。更糟糕的是,市场信心也会受到挫折,投资者因政策不确定性而不敢轻易投资,股市可能出现波动。如果停摆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与债务上限、财政赤字等问题交织,导致美国政府借款成本上升,给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政府的运作本身也会陷入混乱。除民生和经济领域外,军事、外交等部门也会受到影响。特朗普曾提到,如果军方将领不满意,他会“立即解职”,这一表态加剧了政府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原定的外交活动可能会被推迟,新的政策制定也将陷入停滞。疾控中心的日常监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审批也会变得缓慢,公共卫生安全将面临更大挑战。交通领域同样不容乐观,机场人员短缺可能导致航班延误,新航线的审批和飞行员执照的发放也会暂停,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没人知道这次停摆会持续多久。白宫表示,民主党态度强硬,局面难以打破,而两党目前都没有放松的迹象。这种反复的停摆危机,不仅消耗了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也让国际社会对美国政治稳定性产生疑问。美元的信誉和美债的稳定性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把钱投向一个连政府正常运转都无法保障的地方。对美国来说,眼下最紧急的任务是两党放下政治博弈,尽快达成拨款协议,否则,停摆带来的伤害只会不断加深,民众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都会陷入更严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