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丝路文明对话新篇章——晋乌联合考古助推“晋派考古”走出去
迪丽瓦拉
2025-10-13 06:32:04
0

当太原晋源区虞弘墓中出土的汉白玉石椁,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青铜时代遗址隔空对话,一段跨越千年的丝路文明交往史再度鲜活。2024年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携手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开启联合考古工作,从签署合作协议到成立研究中心,从数媒展览到遗址调查,晋乌双方以考古为纽带,在文明互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写下生动注脚。

溯源千年结连理

晋乌考古搭桥梁

“1400多年前,粟特人虞弘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山西,将中亚文化融入中原大地;如今,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带着山西的考古经验走进乌兹别克斯坦,续写文明交流的新篇章。”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岩道出了此次联合考古的深远意义。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始终扮演着“桥梁”角色。1999年,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现的虞弘墓,让这段历史有了实物佐证——墓主虞弘来自中亚粟特地区,墓中出土的汉白玉石椁、石俑及椁室雕绘的人物场景,生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中原与中亚文化交融的盛况,成为中乌历史渊源的“活化石”。而乌兹别克斯坦所处的中亚地区,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费尔干纳盆地更是东西方商贸与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汉代的大夏、大月氏、大宛,北朝隋唐时期的粟特商团,都曾在此留下文明互动的印记。

202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积极落实国家文物局《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将目光投向了这片与山西有着深厚历史联结的土地。同年10月,省考古研究院与费尔干纳国立大学正式签署《中国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高等教育、科学和创新部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合作协议》,明确在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物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这份协议不仅是一份合作文件,更是晋乌双方共同探索文明起源、传承丝路精神的承诺。”刘岩介绍说,协议中详细规划了联合考古发掘项目的实施路径、人员培养模式及科技考古应用方案,为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签约后,双方还举行座谈会,围绕费尔干纳盆地考古资源调查、粟特文化研究等议题深入交流,初步达成十余项合作意向,为后续工作拉开序幕。

多维协作结硕果

考古交流启新程

今年5月,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历史学院内,“费尔干纳—山西考古研究中心”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实验室”挂牌。这两个平台的成立,标志着晋乌联合考古工作从“框架协议”进入“实体运作”阶段,也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研究中心将聚焦费尔干纳盆地青铜—铁器时代遗存,结合山西的考古经验开展系统研究;修复实验室则会引入中国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为乌方培养专业人才。”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卡里莫夫表示,平台成立后,双方已联合开展多项工作,其中“虞弘的时代——1400年前的文化交响”数媒展览最具代表性。该展览由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省博物院与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共同举办,通过3D建模、VR体验等数字技术,将虞弘墓出土文物与费尔干纳盆地相关遗存“隔空联动”,让当地民众直观感受晋乌的历史联系,开展首月便吸引超万名观众参观。

与此同时,考古调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5月起,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范文谦带队的中方考古团队与乌方专家一道,对费尔干纳盆地10处青铜—铁器时代遗址进行实地勘察。“盆地南部(东南)区域此前考古工作较少,我们通过地表采集、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初步厘清了城址与墓地的分布关系,为后续发掘打下基础。”刘岩介绍,调查中发现的陶片、铜器残件等文物,与山西同期部分遗址出土器物存在相似特征,进一步印证了两地古代文化的交流互动。

在合作机制层面,双方还确定了“五年规划”与多元合作模式。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晋乌双方将以考古为核心,对费尔干纳盆地南部青铜—铁器时代遗存开展系统调查、勘探与发掘,同时依托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推进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展览展示等“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中方将联合山西大学、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等机构,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民族融合、山西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等课题;乌方则以费尔干纳国立大学为核心,联合州博物馆等机构,培养本土考古与文物保护人才,形成可持续的合作团队。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26家考古机构、高校已与国外43家机构合作,在25个国家开展35项联合考古项目。

作为文物大省,山西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研究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从虞弘墓到平城遗址,从晋商文化到佛教遗存,山西的考古成果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这为“晋派考古”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山西考古首次主动‘走出去’的项目,我们在看到合作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范文谦在谈到联合考古进展时说,尽管挑战不小,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山西开展涉外考古仍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范文谦表示,山西将以此次联合考古为起点,持续践行“大考古”工作思路,让“晋派考古”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太原到费尔干纳,从虞弘墓到青铜时代遗址,晋乌联合考古的脚步仍在继续。这段跨越丝路的文明对话不仅将揭开更多古代文化交流的秘密,更将为新时代中外考古合作与文化互鉴,书写属于山西的独特篇章。(王荔)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吴... 在战后中国的档案库里,有两串彼此呼应的脚印:一串通向福州的仓库门,298箱绝密文件在那儿静默地等待转...
原创 顾...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华历史的长河,明与清的交替,总是带着景山那棵老槐树的悲怆与山海关外铁骑入关的喧嚣。...
原创 为... 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正式将首都“汉城”的中文名称更改为“首尔”。这一决定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讨论,...
原创 得... 在清朝历史中,索额图的命运堪称一场跌宕起伏的过山车。曾经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他是康熙帝的亲信、得力助...
原创 在... 中国航母的试航总是伴随着特殊的信号旗,这些旗帜的组合虽简单,却传递着重要信息,提醒周围船只避让。这些...
原创 2...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有两个姓李的兄弟,分别叫李克明和李自恒。2014年春天,他们正在整理已故叔叔李...
原创 元... 《——·前言·——》 元朝的建立,虽然由成吉思汗的后代所创立,却与蒙古帝国有着显著的不同。从成吉思...
原创 慈... 近代中国经历了极为动荡的岁月,国家深陷各种不平等条约的重压,民众的生活艰难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腐败...
原创 军... 头条深一度1948年辽沈战役中,一场关乎锦州战局的任务被急匆匆地下达到了八纵指挥部。 然而,这份紧急...
原创 韩... 金在吉,一位韩国著名学者,因其提出“韩国古代历史本质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而遭到许多韩国人的激烈批评,...
原创 这... 玄武门事变之后,太子李建成被杀,秦王李世民最终成功登上皇帝的宝座。李世民能够称帝,少不了尉迟敬德、秦...
原创 美... 中美关系的历史,绕不开四位对中国友好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理查德·尼克松、吉米·卡特和乔...
原创 美... 美国在也门的困境:胡塞武装为何难以击败 说实话,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介入已经多年,但在也门的问题上却...
吴石牺牲后,陈诚冒死守护烈士遗... 吴石牺牲后,陈诚冒死守护烈士遗孤历史巨轮下的个体命运,因情义与勇气而闪耀人性光辉。 1950年6月...
原创 清... 清朝初年,八大铁帽子王以其卓越的战功和显赫的地位,成为了世袭王爵的象征。这些王爷的身份和地位,无疑是...
原创 宋...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一章,虽然故事出自小说,但它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改编自宋朝宋真...
原创 林... 提到林冲被发配的地方,很多人都会自然联想到沧州。在《水浒传》中,书中提到:“刺配远恶军州”,沧州的形...
原创 泰... 如果冬窗只替换洛佩斯,让后防线回归由本土中卫来担任,你能接受吗?传闻有超豪门盯上罗马尼亚国脚,计划在...
原创 荆... 江风迷雾里,许多人记住了糜芳倒戈,却忽略了荆州各处仍有火光起落。那些火光不是流寇的劫掠,而是关羽体系...
原创 老... 《将相和》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两位关键人物——赵国大将廉颇和赵国上卿蔺相如的传奇经历。 蔺相如凭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