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媒《每日新闻》10月8日的报道,最近当选为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正考虑是否取消原定于本月秋季大祭期间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的计划。
这一变化似乎表明,高市早苗的立场开始出现软化,虽然她还没有正式成为首相,但这种转变仍然能够理解。中日关系最近较为紧张,再加上中国国内对她强硬对华言辞的不满,都可能促使她调整立场,避免在尚未上任前就引发外交冲突。
另外,有消息透露,高市早苗的态度转变也与她身边人的劝告以及前首相石破茂的提醒有关。这一点也并不难理解,毕竟根据日本政治的惯例,自民党总裁几乎都能顺利成为首相。但当前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石破茂任内丢失了国会控制权,虽然席位依然不少,但已变成少数派。面对这种局面,高市早苗自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因强硬外交言辞激化内外矛盾。
首先,高市早苗在靖国神社的参拜问题上,早前的强硬立场已在中国引发不小的反感。无论是官方的严肃声明,还是民间对她态度的不满,都清楚地传达了一个信号:如果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势必会让中日关系更加紧张。对中国而言,靖国神社供奉的二战甲级战犯一事敏感且具有历史性,任何日本政客的参拜都可能激起强烈反应。高市早苗深知,自己要做的不是先在外交上犯错,而是稳步上任成为首位女首相。
此外,假如她坚决推动靖国神社参拜,除了中国可能的外交回应,民间的反感也有可能影响到两国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许多日本企业依赖中国市场,产业链和中国的合作密不可分,若中日关系恶化,首先受到影响的将是这些企业。就像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一样,日本也有相似的经济利益。如果高市早苗继续采取硬线政策,实际上是在冒着让日本经济蒙受损失的风险。
此外,高市早苗态度的软化,也离不开身边人的提醒,特别是石破茂的警告。石破茂在卸任时特别强调,日本需要“合作和宽容”,而不是“分裂和对立”。这番话显然是针对高市早苗的一种提醒,甚至可以看作是警告。石破茂自己当过首相,深知若继续沿着强硬路线走,将会在国内政治和外交上都遭遇困难。他的言辞中透露出的深意很明确:若继续坚持对立路线,高市早苗将不仅在外交上遇阻,国内的政策推进也将陷入困境。特别是在自公联盟目前成为国会中的少数派的情况下,政治决策本就容易受到制约。
事实上,石破茂在担任首相期间失去国会控制权,尝试采取更为柔和的政策来避免进一步内外压力。因此他非常清楚,日本当前的经济状况本就不容许冒险。中国作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若两国关系恶化,不仅会影响两国的经济合作,还可能对日本本国的经济复苏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他的警告中很明显地表达出对高市早苗路线的忧虑。
与此同时,高市早苗的决策也得到了身边人更多的支持和建议,这表明她的身边团队也意识到与中国对抗的风险。若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进而影响两国的贸易、投资甚至文化交流。特别是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业,大量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中日关系恶化,企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市场阻力。
从中可以看出,高市早苗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中国的警告和强硬立场并非空穴来风,其市场和影响力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而在国内,石破茂和自公联盟少数派的局面也让她不得不谨慎行事。她的软化姿态,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认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现实处境,以及国内经济和政治的制约。
因此,高市早苗的态度转变不仅仅是出于对中国的考量,更多的是出于对日本经济利益和国内政治局势的综合考量。如果她真的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可能会为自己带来难以承受的外交和经济压力,甚至动摇她成为首相的基础。